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乔

作品数:14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辽宁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病毒
  • 4篇耐药
  • 4篇基因
  • 3篇杆菌
  • 3篇埃希菌
  • 3篇大肠埃希菌
  • 2篇药敏
  • 2篇遗传演化分析
  • 2篇圆环病毒
  • 2篇嗜血杆菌
  • 2篇全基因组
  • 2篇犬病
  • 2篇猪传染性胃肠...
  • 2篇猪繁殖
  • 2篇猪繁殖与呼吸...
  • 2篇猪流行性腹泻
  • 2篇猪轮状病毒
  • 2篇猪伪狂犬病
  • 2篇猪圆环病毒
  • 2篇猪圆环病毒2...

机构

  • 14篇辽宁省动物疫...
  • 9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4篇梁乔
  • 7篇李井春
  • 6篇赵凤菊
  • 6篇杨本勇
  • 6篇张健
  • 5篇顾贵波
  • 5篇王宏燕
  • 4篇关淼
  • 3篇申贯男
  • 3篇赵晓彤
  • 3篇李蓉
  • 1篇于学武
  • 1篇曹东
  • 1篇石霖
  • 1篇魏园园
  • 1篇杨国丽
  • 1篇李清竹

传媒

  • 6篇现代畜牧兽医
  • 3篇动物医学进展
  • 2篇养猪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畜牧兽医科技...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年份

  • 2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起仔猪大肠杆菌与猪A群轮状病毒混合感染的诊断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解抚顺市某猪场仔猪腹泻疫情的病因,对发病猪进行了病理剖检,并采取病料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A群轮状病毒(PRV-A)三种病毒性腹泻病原的三重实时荧光RT-PCR检测。结果表明:细菌分离鉴定所分离到的菌株培养特性及生化反应特性与大肠杆菌基本一致,经血清学鉴定所分离菌株菌体抗原血清型为O8;所分离菌株存在多重耐药现象,对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青霉素类药物均耐药;该猪场存在PRV-A感染。
梁乔赵凤菊赵晓彤曹东顾贵波杨本勇李井春
关键词:仔猪细菌分离鉴定RT-PCR检测大肠杆菌A群轮状病毒耐药性检测
辽宁地区猪伪狂犬病毒病原学检测与遗传演化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筛选伪狂犬病毒阳性样品,建立PCR方法特异性扩增阳性毒株LNP-1株gD、gE基因,并进行测序及遗传演化分析。结果表明LNP-1株gD、gE基因与近年来我国流行毒株遗传关系接近。通过基因序列比对发现,LNP-1株gD基因与经典疫苗毒株Bartha株gD基因相比在831-836位之间存在连续6个碱基插入,并有多个A-G替换,gE基因在第142~144位和1 488~1 490位分别存在GAC和CGA碱基插入,符合近年国内伪狂犬变异毒株gE基因突变特征,推断其为伪狂犬变异毒株。从而为判断辽宁地区流行伪狂犬毒株类型,伪狂犬净化和疫苗选择提供参考。
杨洺扬杨本勇申贯男关淼李井春梁乔张健李蓉王宏燕杨国丽
关键词:猪伪狂犬病毒GD基因GE基因遗传演化分析
副猪嗜血杆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5
2018年
为建立一种快速鉴别诊断副猪嗜血杆菌的方法,本试验针对副猪嗜血杆菌infB基因序列,利用Premier5.0软件设计并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针对副猪嗜血杆菌的PCR鉴别诊断方法,优化了退火温度,检测了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PCR检测方法的最佳退火温度为49℃。敏感性试验表明,该PCR检测方法最低能检测到的DNA浓度为18.1×10-6μg/mL。通过特异性试验表明,本方法仅可由副猪嗜血杆菌中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病原菌中扩增不出相应的条带,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同时,通过对本方法检测出的阳性样品infB序列分析发现,与GenBenk中公布的副猪嗜血杆菌infB序列同源性均在98.2%~99%。表明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以应用于副猪嗜血杆菌的实验室诊断。
梁乔杨本勇杨本勇李井春石霖赵凤菊
关键词:副猪嗜血杆菌聚合酶链反应
猪葡萄球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被引量:5
2018年
为查明猪场仔猪渗出性皮炎的致病菌及确定其有效治疗药物,对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从肺脏、心脏及病变皮肤等部位分离细菌后进行纯化,通过镜检、生化反应、细菌鉴定仪鉴定确定该致病菌为猪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青霉素类、林可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药物均耐药,对头孢类药物较敏感,建议用作仔猪渗出性皮炎的治疗。
张健梁乔梁乔
关键词:仔猪猪葡萄球菌药敏试验
一起猪水肿病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被引量:3
2016年
为查明猪群的发病原因,对发病猪进行了临床剖检及实验室检测,通过分子病原学检测,排除了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4种病原感染,并对病料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发现,所分离到的菌株培养特性及生化反应特性与大肠埃希菌基本一致,经进一步鉴定菌体抗原血清型均为O65和O68;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存在多重耐药现象,其对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氨曲南类药物均呈不同程度耐药,而其对氨基糖苷类、磺胺类药物均较敏感,进一步试验验证分离株均能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梁乔赵凤菊于学武李井春赵晓彤
关键词:猪水肿病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2016~2017年辽宁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全基因组进化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为了解近几年辽宁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流行趋势和流行特点,对辽宁地区14个市共3 430份屠宰场样品采用荧光PCR方法进行检测,其中,2016年为1 580份,2017年为1 850份。并通过PCR方法对7株PCV2阳性病料进行全基因组扩增,并用DNA Star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和分析。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两年间PCV2病原学阳性率分别为83.54%、85.62%,呈上升趋势;测序结果表明:7株PCV2毒株基因核酸序列同源性为93.9%~100%,其中,有4株属于PCV2d基因型,2株属于PCV2a基因型,1株属于PCV2b基因型。
梁乔张健张健王宏燕申贯男杨洺扬王宏燕
关键词:猪圆环病毒2型病原学检测
猪流行性腹泻的实验室诊断技术被引量:1
2016年
猪流行性腹泻于2010年在中国暴发并流行至今,该病发生范围广、强度大、致死率高,且常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等传染病混合感染,临床诊断并不能对该病确。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旨在对该病的防控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1病原学检测方法1.1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吴玉璐等针对PEDV的ORF3基因的缺失区设计引物,建立了可区分PEDV野毒株与疫苗株的RT-PCR诊断方法,
梁乔
关键词: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PEDV疫苗株
2016年辽宁规模化猪场病毒性腹泻流行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为了解辽宁地区规模化养猪场PEDV、TGEV、PRV-A的流行特征以及PEDV S1基因的遗传演化情况,2016年从辽宁地区14个地市采集700份仔猪粪便样品,通过问卷调查及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这3种引起猪腹泻的病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使用特异性引物对PEDV S1基因进行RT-PCR扩增并测序,应用DNA Star软件对该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和遗传演化分析。结果显示,问卷调查中发生腹泻的场阳性率为58.6%,哺乳仔猪更易发病,发病率为12.2%,死亡率为4.5%。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腹泻的发生主要集中在冬春交接的第一季度,PRV-A样品阳性率(41.3%,31/75)高于PEDV样品阳性率为(36%,27/75),未检出TGEV。遗传演化分析显示12株2016年PEDV辽宁分离株之间的同源性为92.6%~100%,主要属于第3亚群。以上结果表明,在辽宁地区引起猪腹泻的病毒主要为PEDV和PRV-A,且PRV-A更为流行。PEDV在辽宁地区存在不同分支的病毒株流行,且在发展过程中核酸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关淼赵晓彤周晨阳顾贵波杨本勇李井春赵凤菊杨洺阳申贯男李蓉王宏燕张健梁乔
关键词: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遗传演化分析
辽宁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抗体的检测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解辽宁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免疫抗体水平,本试验采用ELISA方法对辽宁地区2 260份血清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免疫抗体水平检测,以期准确了解该病的免疫效果,及时做好相关的补免工作。结果显示:猪群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抗体阳性率为95.13%,免疫效果较好,地区间差异不明显,春季和秋季免疫力略低,哺乳仔猪免疫抗体阳性率要低于其他时期的猪群,散养户要低于种场和商品代场户,不同品系中长白猪的阳性率最高。
梁乔
关键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抗体
辽宁地区猪源大肠埃希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检测与分析被引量:13
2017年
为了解辽宁地区猪源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采用K-B纸片法对65株猪源大肠埃希菌菌株进行6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药敏试验,同时采用PCR方法对耐药菌株rpsl基因和4种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基因aac(3)-Ⅳ、aad A、aac(6')-Ⅰb-cr、aac C4进行检测及序列分析,并将阳性样品与Gen Bank中登录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辽宁地区猪源大肠埃希菌对链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6.2%、15.4%、18.5%、29.2%、4.6%、21.5%;23株耐药菌株rpsl基因检出率为100%;4种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基因aac(3)-Ⅳ、aad A、aac(6')-Ⅰb-cr、aac C4检出率分别为13.0%、8.7%、69.6%、4.3%。以上结果表明,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耐药性最低的是丁胺卡那霉素,rpsl基因及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基因普遍存在于辽宁地区猪源大肠埃希菌中。
梁乔赵凤菊顾贵波杨本勇李井春魏园园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PCR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