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璇
-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郑州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8年
- 近年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治疗方案已经发展到了个体化阶段。"微移植"(microtransplantation)是指在治疗AML时,将化学疗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细胞免疫治疗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治疗模式。被称为治疗AML的"新利器"。
- 王璇郭树霞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
- 生血宝合剂辅助治疗对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毒副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观察生血宝合剂辅助治疗对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毒副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血液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生血宝合剂治疗。2组均完成3个疗程的化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液指标(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免疫学指标(CD3+、CD4^(+)、CD4^(+)/CD8^(+))、血液系统毒副反应程度分级及常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CD3+、CD4^(+)、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观察组上述6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毒副反应分级情况均优于对照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皮肤反应、局部刺激、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血宝合剂辅助治疗能够改善血液肿瘤患者化疗的毒副反应,保护血液系统,改善免疫功能损害,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 王璇
- 关键词:血液肿瘤化疗毒副反应免疫功能
-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思路初探被引量:3
- 2021年
- 淋巴结转移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恶性肿瘤的转移使其预后极差。中医学认为癌病是正气内虚、感受邪毒、情志怫郁、饮食损伤、素有旧疾等因素引起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产生气滞、血瘀、痰凝、湿浊、热毒等变化,蕴结于脏腑组织,相互搏结,日久积渐而成。笔者认为恶性肿瘤淋巴道转移的主要病机为痰毒血瘀互结,治疗上宜活血化瘀、化痰散结,辅以理气行滞,临床拟用化痰散结方(夏枯草、猫爪草、喜树果、浙贝母、皂角刺、海藻、昆布、山慈菇、天花粉、白芥子、川芎、半夏、枳壳、白术、茯苓、黄药子、桔梗)随症加减治疗,收到较好的效果。
- 王璇
- 关键词: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活血化瘀化痰散结
- 从姐妹共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探讨家族性MPN的发病机制
- 目的:通过本单位一组同胞姐妹共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病例,引起对"家族性MPN"诊治的重视.方法:复习国内外有关家族性MPN的文献报道.结果和结论:家族性MPN发病率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点、预后转归等尚需系统...
- 秦娜陈兴华王璇郭树霞
- 伊达比星对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价值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伊达比星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2月~2014年2月我院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研究组,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接受伊达比星+阿糖胞苷巩固治疗,对照组接受柔红霉素+阿糖胞苷巩固治疗。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治疗期间白细胞最低值。(2)研究组和对照组6个月无病生存率。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治疗期间白细胞最低值分别为[(15.4±3.9)d、(1.4±0.6)109/L]、[(8.6±2.5)d、(2.3±0.9)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6个月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伊达比星对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肯定。
- 王璇
- 关键词:伊达比星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
- 姐妹共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对家族性骨髓增殖性肿瘤发病机制认识的启发
- 2016年
- 1病例报告例1(先证者):患者女,64岁。因“头晕2年余,加重伴头痛2个月”于2012-07-28入郑州人民医院。患者2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与体位变化无明显关系,间断发作,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无言语不利和肢体活动障碍等,休息后症状可减轻或缓解,自认为血压升高所致,均未诊治。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头晕加重,以头位突然改变时为著,伴头痛、双手麻木,
- 秦娜陈兴华王璇郭树霞
- 关键词:骨髓增殖性肿瘤同胞姐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发病机制
- 穿孔素与颗粒酶B对诊断鼻NK/T细胞淋巴瘤的价值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穿孔素与颗粒酶B对诊断鼻NK/T细胞淋巴瘤的价值。方法收集10例2013年2月~2014年12月我院诊断为鼻NK/T细胞淋巴瘤的患者。选取同期我院诊断为"B细胞淋巴瘤"的10例患者与诊断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10例患者作为对照。分析(1)鼻NK/T细胞淋巴瘤组织学。(2)鼻NK/T细胞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穿孔素和颗粒酶B表达情况。结果 (1)瘤细胞呈多形性,散布或弥漫性分布,血管呈"袖套样"改变。(2)鼻NK/T细胞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穿孔素和颗粒酶B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70%)、(20%,30%)、(40%,30%),3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鼻NK/T细胞淋巴瘤中穿孔素与颗粒酶B的表达阳性率高于B细胞淋巴瘤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可作为诊断标记物。
- 王璇
- 关键词:穿孔素颗粒酶B鼻NK/T细胞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