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世同

作品数:5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证候
  • 2篇中医
  • 2篇转归
  • 1篇单胞菌
  • 1篇动功
  • 1篇炎症
  • 1篇运动功能障碍
  • 1篇真菌感染
  • 1篇针灸
  • 1篇针灸治疗
  • 1篇诊疗
  • 1篇证候学
  • 1篇证候学特征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哮喘
  • 1篇治疗糖尿病
  • 1篇治疗支气管哮...
  • 1篇射干
  • 1篇射干麻黄汤
  • 1篇枢机

机构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赵世同
  • 2篇王成祥
  • 2篇王兰
  • 2篇徐红日
  • 2篇王佳
  • 2篇王玉婷
  • 2篇马洁
  • 2篇刘国星
  • 1篇刘志顺
  • 1篇刘涓
  • 1篇刘宇
  • 1篇苗青
  • 1篇翟炎冰
  • 1篇姚兴伟
  • 1篇孔令博
  • 1篇林英
  • 1篇贾宁
  • 1篇常桂娇
  • 1篇宋文杰
  • 1篇李艳鹏

传媒

  • 2篇现代中医临床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中医药研...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中医证候学特征与转归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中医证候学特征与转归,为进一步中西医结合治疗IPFI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详细采集的104例IPFI患者中医四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判断其确诊时的中医证候,并用SPSS 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IPFI多发于75岁以上的老年人,常患有多种基础疾病,长期反复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常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2)中医症状表现为咳嗽,痰色白,痰液黏稠或呈拉丝状,咯痰不易,喘息,胸闷,咽干,口渴,气短懒言,神疲乏力,纳呆,寐差,便秘,小便短赤等。舌象以舌红,舌苔黄腻、少苔或无苔为主。脉象以弦、滑、细、数为主。(3)IPFI的证候分布以痰热壅肺证和气阴两虚证为主。证候分布与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无相关性。(4)IPFI的转归与证候分布具有相关性,热陷心包证的预后最差。结论 IPFI具有其独特的证候学特征,其转归与确诊时的中医证型相关;在病原学证据尚不足阶段通过详辨其证候特征,综合施治IPFI,有望提高疗效。
徐红日宋文杰王成祥王兰孔令博刘涓苗青刘宇贾宁李艳鹏马洁刘国星赵世同王玉婷
关键词:肺部感染中医证候转归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所致肺炎炎症“瀑布效应”的发生机理与扶正解毒化瘀方的治疗被引量:15
2018年
铜绿假单胞菌是引起医院内感染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具有检出率高、耐药性强、致死率高等特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所致的肺炎治疗难度大、预后差、病死率高,已成为临床医学抗感染领域最棘手的问题之一,亟待解决。铜绿假单胞菌致病的核心机制之一在于脂多糖通过Toll样受体4信号转导通路激发炎症"瀑布效应",可导致脓毒症,甚至脓毒性休克。肺炎属于中医风温肺热病的范畴,"正气亏虚、热邪炽盛,毒瘀互结"的病机贯穿在风温肺热病的始终。我院热病课题组发现扶正解毒化瘀方切合这一病机,并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所致的肺炎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该治法方药抑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所致的炎症损伤、促进炎症损伤的修复、延缓或抑制甚至可能逆转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与抗生素协同抑菌等有关。
徐红日马洁常桂娇姚兴伟马林沁王兰赵世同林英刘国星王玉婷王红平韩思维王成祥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肺炎
射干麻黄汤加调理枢机药治疗支气管哮喘冷哮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临床中射干麻黄汤加调理枢机药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但对于其具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仍未完全明确,本研究采用射干麻黄汤加调理枢机药治疗支气管哮喘冷哮证患者,通过比较中医证候评分,哮喘控制问卷(ACQ6)评分、哮喘生活治疗...
赵世同
关键词:随机对照试验射干麻黄汤支气管哮喘
修丽梅老师中医治疗糖尿病经验总结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疾病,可归于中医'消渴'的范畴.传统认为'消渴'多以燥热为标,阴虚为本.修丽梅老师曾跟师过林兰及仝小林两位内分泌专家,结合自己30临床经验,提出'湿热致消'的观点,认为'消渴'以湿热留恋,胃肾阴虚为多见....
王佳赵世同肖智慧李海雪修丽梅
关键词:消渴中医治疗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针灸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诊疗特点分析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所致二便、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的诊疗特点,为临床治疗方案优化提供依据。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知网(CNKI,1997—2015年)、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1997—2015年)、维普数据库(VIP Date,1997—2015年)、PUBMED(1997—2015年)中关于针灸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的文献,总结具体的干预措施、治疗介入时机、辨证及选穴特点、治疗频次、总治疗时间、疗效及其评价指标、随访及其安全性。结果:针灸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导致的二便、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以单纯电针为主,占40.82%(20/49),介入时机多在发病3个月以内;其辨证特点以辨病结合辨主症为主,占81.63%(40/49);膀胱功能障碍以下腹部和腰骶部的任脉和膀胱经的中极、关元、肾俞、次髎及损伤部位夹脊穴为主;肠道功能障碍以下肢部和腹部的胃经和任脉的天枢、关元、上巨虚及损伤部位的夹脊穴、督脉穴为主;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以四肢部和背部的膀胱经、大肠经和胆经的阳陵泉、曲池、合谷、环跳、委中及损伤部位夹脊穴等为主;治疗频次以1次/d,1周5~6次为多,占63.27%(31/49);总治疗时间处于1~29周不等,以4周为最常见。针灸治疗二便、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的疗效为75.0%~96.7%,随访示有一定远期疗效,未出现不良反应报道。结论:针灸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所致二便、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有一定的疗效,但由于多数是非随机对照文献,且其疗效标准不一,故确切疗效有待于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针灸治疗安全性较高。
王佳翟炎冰赵世同程延君刘志顺
关键词:创伤性脊髓损伤二便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