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天 作品数:8 被引量:45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69245部队 更多>> 发文基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哲学宗教 医药卫生 军事 更多>>
士兵训练倦怠自评问卷信度及效度的验证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编制士兵训练倦怠自评问卷,并对其信度、效度进行验证。方法:随机整群抽取968名士兵为研究对象,分 A(485名)、B(483名)两个组。用编制的士兵训练倦怠自评问卷对两组数据进行测查。A 组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相关分析,B 组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经检验,问卷 Cronbach's α系数为0.778,各因子的 Cron-bach's α系数范围0.670~0.721;问卷的折半信度为0.754,各维度间的折半系数为0.654~0.680。问卷维度间相关系数0.312~0.486(P 〈0.01),各维度与问卷总分间相关系数为0.663~0.785(P 〈0.01)。经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问卷结构和理论模型与新兵训练倦怠自评问卷一致,问卷的一阶三因素模型(χ2/df=3.548, GFI=0.959、AGFI=0.938、NFI=0.911、CFI=0.934、IFI=0.934、RMSEA=0.058)拟合效果比较理想。问卷总分及3个维度与职业倦怠总分及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 〈0.01)。结论:士兵训练倦怠自评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训练倦怠测查工具使用。 丁魁 李权超 王燕 孟新珍 秦天 赵小强关键词:士兵 信度 新疆维稳民兵生活满意度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调查新疆民兵维稳期间生活满意度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维稳民兵的心理应激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新疆维稳民兵832名,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觉察压力量表、领悟性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青年民兵生活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党(团)员民兵(P〈0.01);无灾难经历民兵生活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有灾难经历民兵(P〈0.05);一般地域民兵生活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特殊地域民兵(P〈0.01);有兴趣爱好民兵生活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无兴趣爱好民兵(P〈0.05);大学专科文化程度民兵生活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其他文化程度民兵(P〈0.01);服役13年以上民兵生活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5年及以下、6~8年民兵(P〈0.01);对民兵不同管理态度中,关心组、比较关心组民兵生活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非关心组(P〈0.01)。(2)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因素包括家庭外支持、超载感、服役时间、兴趣爱好、生活地域,共解释总变异的18.2%。(3)领悟社会支持在超载感与生活满意度间的中介效应值为0.059 8,占总效应值(0.059 8+0.19=0.249 8)的23.9%。结论 新疆维稳民兵生活满意度在不同政治面貌、兴趣爱好、文化程度、服役时间等之间有明显不同;影响民兵生活满意度的多因素中,家庭外支持影响更为明显;领悟社会支持在超载感与生活满意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丁魁 李权超 孟新珍 赵小强 秦天关键词:生活满意度 领悟社会支持 维稳 民兵 进疆某部新兵职业倦怠与适应不良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调查了解进疆某部新兵职业倦怠与适应不良的相关性,为维护其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进疆某部新兵520名采用军人职业倦怠量表和军人适应不良自评量表进行测评。结果年龄16~18岁新兵职业倦怠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19岁新兵(P<0.01);初中文化程度新兵职业倦怠总分及自我评价得分显著高于高中及中专新兵(P<0.05,P<0.01)。进疆新兵职业倦怠量表总分及各因子与适应不良总分及各因子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环境适应、情感障碍、年龄进入职业倦怠总分回归方程,可解释职业倦怠20.2%的变异量。结论环境适应、情感障碍、年龄是影响进疆某部新兵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 丁魁 孟新珍 秦天关键词:职业倦怠 影响因素 驻疆新兵训练倦怠及应对方式与抑郁的关系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驻疆新兵训练倦怠、应对方式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并检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方法随机整群选取驻疆某部新兵407名,运用新兵训练倦怠自评问卷、流行病学调查中心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urvey,depression scale,CES-D)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使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中介作用。结果①抑郁与训练倦怠各维度、积极应对呈明显负相关(P<0.01),与消极应对呈明显正相关(P<0.01)。②训练疏离、低成就感、身心耗竭、消极应对、积极应对是抑郁的重要影响因素,共解释总变异33.8%。③路径分析显示:身心耗竭、低成就感通过消极应对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抑郁,训练疏离、低成就感通过积极应对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抑郁。结论训练倦怠和应对方式是导致抑郁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消极应对、积极应对在训练倦怠与抑郁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李权超 丁魁 丁魁 宋永斌 赵小强 孟新珍关键词:新兵 抑郁 中介作用 驻疆某部新兵军事训练伤与训练倦怠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驻疆某部新兵军事训练伤与训练倦怠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整群抽取驻疆某部新兵700例,在调查了解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情况的同时,采用新兵训练倦怠自评问卷对新兵训练倦怠状态进行测评,并分析新兵军事训练伤与训练倦怠的相关性。结果: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627份,发生军事训练伤246例,发生率为39.2%。其中,软组织损伤187例(76.0%),关节损伤54例(22.0%),器官损伤5例(2.0%);急性损伤223例(90.6%),慢性损伤23例(9.3%)。有军事训练伤新兵的训练倦怠总分及心身耗竭、训练疏离分值非常显著高于无军事训练伤新兵(P<0.01);低成就感两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新兵军事训练伤与训练倦怠总分及心身耗竭、训练疏离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与低成就感相关不显著(P>0.05)。结论:驻疆某部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率较高,军事训练伤与训练倦怠显著相关。 丁魁 郭新梅 李权超 杨艳萍 秦天 梁莹关键词:新兵 军事训练伤 应激状态下新兵训练倦怠与血压、心率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应激状态下,新兵训练倦怠与血压、心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新兵采用问卷调查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问卷为新兵训练倦怠自评问卷,以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为观察指标,采用相关及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训练倦怠与血压、心率的关系。[结果](1)新兵任务期血压和心率值高于基线期、结束期(P=0.000)。训练倦怠高分组任务期和结束期SBP、DBP、HR值高于低分组(P<0.01)。(2)身心耗竭得分与任务期HR值呈负相关(r=-0.139,P=0.005);训练倦怠总分及身心耗竭、训练疏离得分均与任务期-基线期HR波动值、任务期-结束期HR波动值呈负相关(P<0.05或0.01)。(3)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任务期和结束期HR对身心耗竭得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t=-4.137、2.519,P=0.000、0.012);任务期-结束期HR对训练倦怠总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t=-2.637,P=0.009)。[结论]新兵的血压、心率在受到心理应激时反应强烈,身心耗竭、训练疏离与心率变化有一定关联,加强身心耗竭、训练疏离的调控有利于其心率的控制。 丁魁 李权超 秦天 孟新珍关键词:新兵 血压 心率 驻疆官兵心身健康水平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 2017年 目的调查新疆部队官兵(以下简称"驻疆官兵")心身健康水平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为维护其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驻疆官兵1939名,进行简易军人心身健康量表和军人职业倦怠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1)军官心身健康总分及骨骼肌症状、心血管症状、消化症状、焦虑症状得分显著高于义务兵(P<0.05或0.01);2年军龄官兵心身健康总分及消化症状、言语症状得分显著低于3~5年、≥6年军龄官兵(P<0.05)。(2)驻疆官兵心身健康与职业倦怠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3)自我评价、成就感、躯体化、消极怠工、人际关系进入心身健康总分回归方程,可解释"心身健康"67.0%的变异量。结论驻疆军官心身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士兵,职业倦怠是影响驻疆官兵心身健康的重要因素。 丁魁 孟新珍 刘晓明 秦天关键词:心身健康 职业倦怠 影响因素 驻疆某部新兵训练倦怠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驻疆某部新兵训练倦怠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整群抽取驻疆某部入伍1个月新兵420例,采用新兵训练倦怠自评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军人社会支持量表对其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并根据训练倦怠分值平均分值加减1个标准差,分为倦怠低分组76例和倦怠高分组73例,比较两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军人社会支持量表测评结果的差异,分析训练倦怠的影响因素。结果:倦怠高分组积极应对、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分值非常显著低于倦怠低分组(P<0.01),消极应对分值非常显著高于倦怠低分组(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训练倦怠各因子(心身耗竭、训练疏离、低成就感)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与积极应对方式呈非常显著负相关(P<0.01),与消极应对方式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主观支持、消极应对、积极应对、支持利用度进入以训练倦怠总分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P<0.05,P<0.01)。结论:主观支持、消极应对、积极应对及支持利用度与新兵训练倦怠显著相关。 丁魁 李权超 赵小强 秦天关键词:新兵 社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