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晗
- 作品数:19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艺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1907-1940:中国早期话剧与基督教文化关系考被引量:1
- 2008年
- 对1907年之后1940年之前的中国早期话剧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的研究,既是当下研究的冷门,也是现代文学、现代文化研究领域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研究主题。1907年中国早期话剧形成之后,基督教文化对中国早期话剧文化形态、戏剧精神、审美特点等产生了诸多方面的影响。
- 韩晗
- 关键词:中国早期话剧基督教戏剧
- 底层叙事一种:乡村写实下的“言语解殖”——陈应松小说艺术论被引量:1
- 2009年
- 陈应松是当下文坛一位争论较大的作家,其神农架题材既被评论界称为"乡土文学",也被称为"批判意识"或"底层叙事",笔者试图从斯皮瓦克、巴雷克的"言语解殖"与德勒兹的"意识形态解域化流动"为理论切入点,着重谈谈陈应松作品在"底层叙事"上的内在含义。
- 韩晗
- 关键词:底层叙事
- 论电子传媒中文本的分裂与再生——兼谈电子传媒时代的文学标准被引量:3
- 2008年
- 一、电子传媒下文学场的生成
正如雅克·德里达所说,进入二十世纪后期,文本的传播开始呈现出了比“机械复制”更为迅速的速度。本雅明所恐慌的机械复制终于在二十世纪末期在全球呈现出了一种急速膨胀的倾向,大量的艺术作品开始利用电子计算机创作,利用因特网进行传播。软件公司开发出的字符输入软件与绘图软件开始让艺术创作表现出了后机械复制化的征兆。尤其是文学创作,在二十世纪的后十年,逐渐显露出了一种非常特殊的变革。无纸写作与网络传播为这种变革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
- 韩晗
- 关键词:电子传媒文学标准传媒时代文本机械复制
- 后现代语境下的个人叙事、大众传播与媒介失语——也谈“博客出版”诸问题
- 源于因特网的博客出版(Blog publish)既是一种新兴的出版形式,也是互联网传播的一种延伸和扩展。在后现代语境下,这种全新出版形式更是彰显出了其以消费文化、流行文化等新兴文化代言与传播的本质。本文特以"博客出版"为...
- 韩晗
- 关键词:博客出版个人叙事大众传播
- 文献传递
- 传统戏曲如何实现与互联网传播的联姻?被引量:10
- 2008年
- 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恩格斯《反杜林论》著名学者麦克卢汉1964年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断言,随着媒介技术的日益提高及传媒在全球的迅速传播,"形成了全球的普遍的经验和普遍的意识,加快了地球村的到来"。
- 韩晗
- 关键词:戏曲传播剧中人物传统戏曲古代戏曲互联网传播文艺传播
- 大众话语空间的建立与都市媒介文化的崛起——关于中国早期电台“民营热”问题的探讨与反思
- 2008年
- 中国早期广播电台的民营,既是大众媒介走向"现代性"的尝试,也是中国都市文化融入"世界性"的缩影。在传媒产业化、资本化的今天,对于中国早期电台民营化的研究与反思,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 韩晗
- 关键词:电台资本民营
- 辩中求变:兼论学术谱系史范畴下当代西方文论研究——以陈永国《理论的逃逸》为例
- 2009年
- 从"辩"到"变"实际上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学术界对于当代西方文论研究的一个总趋势,即从之前的"辩"——对于西方文论的知识性、资料性整理过渡到进入深层次的文化反思与对终极价值的探寻,从而获得一种知识上的融汇变通,构成带有独特语境下并带有个体参与性的文论体系,即本文所称的"变"。然而国内关于西方文论的变通性研究成果则以论文、评论为主,一直缺乏对西方文论的整体性研究。清华大学教授陈永国的新著《理论的逃逸》则打破了这一束缚,勇于在"辩"中求"变",为当代中国的西方文论研究打开了一条学术谱系史范畴下的研究之路。
- 韩晗
- 关键词:西方文论非西方
- 大众话语空间的建立与都市媒介文化的崛起——关于中国早期电台“民营热”问题的探讨与反思
- 2008年
- 中国早期广播电台的民营,既是大众媒介走向"现代性"的尝试,也是中国都市文化融入"世界性"的缩影。在传媒产业化、资本化的今天,对于中国早期电台民营化研究与反思,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 韩晗
- 关键词:电台资本民营
- 后现代语境下的个人叙事、大众传播与媒介失语——也谈“博客出版”诸问题
- 源于因特网的博客出版(Blog publish)既是一种新兴的出版形式,也是互联网传播的一种延伸和扩展。在后现代语境下,这种全新出版形式更是彰显出了其以消费文化、流行文化等新兴文化代言与传播的本质。本文特以“博客出版”为...
- 韩晗
- 关键词:博客出版个人叙事大众传播
- 文献传递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学评论——兼就“两韩之争”谈文学评论的终极价值与道德底线
- 2008年
- 文学评家者应以追求真理为己任,执守道德操守,可是当下文学评论已呈现恶俗化、庸俗化甚至媚俗化,分析"两韩之争",对于消除功利评论的危害,有积极意义。
- 韩晗
- 关键词:文学评论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