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静
- 作品数:41 被引量:231H指数:9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多组学联用在中药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7
- 2021年
- 组学技术的运用主要基于高通量分析检测技术,包括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生物信息学的飞速发展,为探索中药治疗疾病的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在过去的数十年间,组学技术广泛应用于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当中。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单一通路研究难以诠释中药"整体观念"的治疗思想,而多组学联用研究与这一观点不谋而合。查阅近年文献,对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及16S rRNA测序等联用在中药治疗疾病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综述。
- 张改君苗静郭丽颖贾建伟崔换天
- 关键词:组学技术中药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
- 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低病毒血症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状态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评估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中低病毒血症人群外周血T、B、NK淋巴细胞情况,为解决低病毒血症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收集344例治疗后慢性HBV感染者的基本情况、生化、凝血、HBV DNA、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PD1及CD28、NK淋巴细胞穿孔素及颗粒酶B等数据,分为低病毒血症(low-level viremia,LLV)组与完全病毒学应答(complete virological response,CVR)组,比较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PD1及CD28表达、NK淋巴细胞穿孔素及颗粒酶B表达,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验证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对162例LLV者和182例CVR者进行疾病诊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和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和比例,以及CD4^(+)/CD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LV组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PD1和CD28表达高于CV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LV组外周血CD19^(+)B淋巴细胞计数高于CV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LV组外周血CD19^(+)B淋巴细胞比例高于CV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LV组外周血CD16^(+)CD56^(+)NK淋巴细胞计数及穿孔素表达低于CV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LV组外周血CD16^(+)CD56^(+)NK淋巴细胞比例及颗粒酶B低于CV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倾向性评分匹配后108例LLV者和108例CVR者,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LLV组CD4^(+)T淋巴细胞比例与CD4^(+)/CD8^(+)比值高于CVR组,CD8^(+)淋巴细胞比例低于CV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D3^(+)、CD4^(+)、CD8^(+)T淋巴细胞PD1和CD28表达仍高于CV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VR组比较,LLV组外周血CD19^(+)B淋巴细胞计数及比例差异无统计学�
- 郭丽颖李晓燕苏瑞曹宇王静雷金艳李澎任玮宋涛涛贾建伟赵洁伍喜良苗静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淋巴细胞
- 七氟醚对脂多糖致热大鼠体温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观察七氟醚短暂重复性麻醉脂多糖致热大鼠的体温变化,探讨七氟醚调节体温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24只,体重210~230 g,随机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模型+七氟醚组(S组),每组8只。C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kg),M组腹腔注射脂多糖(LPS)20μg/kg制备大鼠发热模型,S组腹腔注射LPS(20μg/kg)后,每隔1 h置入1.5%七氟醚麻醉罐中麻醉,每次吸入30 s^1 min。造模后每隔30 min平行监测三组大鼠体温1次,共监测10 h。记录三组大鼠的生理情况、体温、体温升高时点、体温峰值、体温峰值时点。记录体温升高持续时间<10 h和≥10 h发生情况。结果 M组和S组注射LPS后都出现体温升高,有寒颤、竖毛、蜷缩精神萎靡等表现,个别出现轻微腹泻。M组和S组均表现为三相热,S组体温升高时点明显晚于M组(P<0.05),S组体温峰值明显高于M组(P<0.05),体温峰值时点明显晚于M组(P<0.05)。M组和S组体温峰值明显高于C组(P<0.05),体温峰值时点均明显晚于C组(P<0.05)。M组和S组体温升高持续时间(≥10 h)的比例分别为37.5%、87.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短暂重复性麻醉脂多糖致热大鼠,可推迟大鼠体温升高和体温峰值时点且可升高体温峰值,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赵立聪苗静翁奉武孙小雪李力尹美君郭丽颖周国强贾建伟
- 关键词:七氟醚体温脂多糖
- 白虎加人参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脂代谢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研究白虎加人参汤对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腺苷一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固醇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STZ)注射建立T2DM模型大鼠,并用不同剂量的白虎加人参汤灌胃。通过检测各组大鼠造模给药后血清中相关生化指标和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评估白虎加人参汤对T2DM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然后,运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蛋白质免疫分析法检测白虎加人参汤干预后,各组大鼠肝组织中AMPK/SREBP1信号通路关键因子腺苷一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脂肪酸合成酶(FASN)、ATP柠檬酸裂解酶(ACLY)基因及蛋白水平,初步探究白虎加人参汤治疗T2DM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结果:白虎加人参汤可明显降低T2DM模型大鼠血清中空腹血糖(FB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同时改善T2DM模型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qPCR及蛋白质免疫分析结果显示,白虎加人参汤可显著降低T2DM模型大鼠肝组织中AMPK基因与蛋白水平,上调SREBP1、ACC1、ACLY、FASN基因与蛋白水平。结论:白虎加人参汤对T2DM模型大鼠具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肝组织中AMPK/SREBP1信号通路,改善脂代谢有关。
- 吕树泉张辉张淑芳潘保朝姚彬苏秀海王元松李文东李函舟田甜苗静
- 关键词:白虎加人参汤2型糖尿病脂代谢
- 苗静:手脚湿冷、手心潮湿当心寒湿困脾型脂肪肝
- 2024年
- 记者问: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和发病原因是什么?苗静教授:近年来,脂肪肝患者的数量逐年上升,并且患者群体越来越年轻化。目前脂肪肝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尚未完全清楚,但现在被广泛接受的理论是“二次打击学说”或“多次打击学说”,主要涉及肝脏内脂肪沉积和脂肪酸的代谢紊乱失衡。然而,中医对于脂肪肝的发病有不同的理解,中医注重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因此需要先进行辨证分型,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例如,除了常见的分型的4型或5型脂肪肝,中医还有一种寒湿困脾型脂肪肝,这种类型在临床上.
- 张美玲苗静
- 关键词:审因论治辨证求因脂肪肝脂肪沉积
- 化浊开郁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SREBP-1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研究化浊开郁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理。方法:SD健康雄性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化浊开郁方低、中、高剂量组。高脂饲料12周建立NAFLD模型。阳性药组灌胃二甲双胍,化浊开郁方低、中、高剂量组灌胃化浊开郁方,连续给药8周。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血脂相关指标,行肝组织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SREBP-1)、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ATP-柠檬酸裂解酶(ATP-citrate lyase,ACLY)、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结果表明化浊开郁方能显著缓解NAFLD模型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气球样变和炎细胞浸润;油红O染色结果表明化浊开郁方可显著降低NAFLD模型大鼠肝脏中脂质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及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显著升高(P<0.05,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中SREBP-1、ACC、ACLY、FASN基因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化浊开郁方中、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及血清TC、TG、LDL-C显著降低(P<0.05,P<0.01),HDL-C(P<0.05)显著升高,化浊开郁方低、中、高剂量组SREBP-1、ACC、ACLY、FASN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化浊开郁方可通过降低SREBP-1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模型大鼠肝脏中脂肪堆积,发挥治疗NAFLD的作用。
- 王钰铭靳露露苗静贾建伟徐懂张翟轶崔换天温伟波王洪武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脂代谢
- 贾建伟教授从正气理论调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状态验案被引量:2
- 2020年
-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世界约20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2.4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1]。HBV和宿主免疫系统是驱动疾病进展的两大因素,其中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是导致HBV感染慢性化的一个重要原因[2]。抗病毒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关键,免疫调节有望成为未来更重要的治疗手段[3]。
- 赵立聪孙小雪翁奉武尹美君苗静王静贾建伟郭丽颖
- 关键词:免疫
- 基于中医典籍浅析温病中“金汁”的应用特点被引量:6
- 2017年
- 金汁是由人类粪便经过炮制形成的特殊的药物,具有除大热解百毒的作用,中国医家运用它来治病救人已逾千年,特别是在治疗温病发热疾病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当时控制疫疠做出了贡献,是中医药的伟大发明。现代由于其制作及卫生安全问题已基本废用,但不可否认其治疗温病的历史功绩,文章根据中医典籍就温病中金汁的应用特点进行浅析。
- 石斌豪贾建伟伍喜良苗静
- 关键词:中医典籍温病
- 中医辨证施治乙型肝炎病毒-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思考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中医证候规律,探讨中医证候实质和中西医结合治疗HBV-ACLF的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HBV-ACLF患者的病例资料,收集入院时患者的中医证候信息,包括症状评分和舌脉积分,采用聚类分析归纳疾病证候特点,评价不同证型的疗效,比较各证型间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时间(PT)、总胆汁酸(TBA)、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纤维蛋白原(FIB)、甲胎蛋白(AFP)等反映肝脏损伤、合成及再生能力指标的差异,分析HBV-ACLF各中医证型的实质.结果64例HBV-ACLF患者的证候、舌质、舌苔、脉象等47项指标信息主要聚类为热毒炽盛证、肝脾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肝郁脾虚证、湿热蕴结证5个证型,所占比例分别为10.94%、10.94%、12.50%、23.43%、42.19%.HBV-ACLF早期患者多为肝郁脾虚证(10例)和湿热蕴结证(12例);HBV-ACLF中期患者中,热毒炽盛证(5例比0例)和肝肾阴虚证(3例比1例)患者较早期患者增多;HBV-ACLF晚期患者中,肝肾阴虚证(4例比3例、1例)和肝脾血瘀证(5例比1例、1例)患者较早期和中期患者增多;各期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郁脾虚证、湿热蕴结证患者近期疗效明显优于肝脾血瘀证、肝肾阴虚证和热毒炽盛证(治愈为6例、4例比0例、0例、1例,显效为3例、8例比1例、1例、0例,有效为2例、5例比2例、2例、0例,均P<0.05).TBIL、TBA在热毒炽盛证患者中表达最高〔TBIL:(295.09±75.30)μmol/L,TBA:(253.66±44.70)U/L,均P>0.05〕,其次依次为肝郁脾虚证、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肝脾血瘀证,但各证型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LT、AST在热毒炽盛证患者中表达最高,在肝脾血瘀证患者中的表达最低;2个证型间的A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L:301.20(105.80,638.60)比73
- 郭丽颖王静李秋伟苗静翁奉武尹美君徐懂贾建伟
- 关键词:中医证候证型中西医结合治疗
- 你不认识的寒湿型脂肪肝
- 2023年
- 中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认为脂膏属于五谷之精微(谷之稠者),津液为其主要的载体。“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中焦之气,蒸津液,化其精微,溢于外则皮肉膏肥,余于内则膏肓丰满”,说明膏脂的正常代谢有赖于脾胃功能的正常。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素问·经脉别论篇》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 贾建伟苗静雷金艳
- 关键词:脾胃功能脾主升清寒湿型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