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治平

作品数:8 被引量:7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哲学
  • 1篇道教
  • 1篇德里达
  • 1篇独尊儒术
  • 1篇形而上学
  • 1篇性情
  • 1篇学术
  • 1篇学术氛围
  • 1篇意识形态
  • 1篇灾异
  • 1篇哲学话语
  • 1篇政治哲学
  • 1篇知性
  • 1篇中国哲学
  • 1篇儒术
  • 1篇儒学
  • 1篇终结
  • 1篇主导意识形态
  • 1篇著作
  • 1篇尊儒

机构

  • 5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8篇余治平

传媒

  • 1篇河北学刊
  • 1篇哲学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新疆大学学报...
  • 1篇纪念康德逝世...
  • 1篇中国哲学史学...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中国哲学与后现代》
在承认、正视并充分尊重历史背景、主题内容、表述形态、思维方法、话语系统方面的巨大差异的基础上,《中国哲学与后现代》一书以生活在当下时代的中国人的眼光去解读西方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后现代哲学,并在西方后现代的语境中去重新诠...
余治平
关键词:传统文化后现代科学
汉武帝独尊儒术的虚与实——论汉帝国主导意识形态的最初确立被引量:14
2004年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帝国确立主导意识形态的现实需要,是政治"大一统"的必然结果。但统治集团的标榜、口号与其政治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并非完全一致。汉武帝及其以后,儒学始终未获独尊,百家也没遭致罢黜。整个汉代乃至历代所有帝王君主,其治国施政的策略和手段一贯都是王霸兼用、儒法并采的,儒术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其实际所起的作用。
余治平
关键词:汉朝汉武帝主导意识形态军事政策学术氛围
天:王之为王的可能与根据——董仲舒对王者之名的哲学诠解被引量:5
2006年
董仲舒在天与王的先验关系中,建构出国主人君之位的基本性质和伦理的、道德的、政治的客观要求。通过对天的绝对权威和无上尊严的确认,确立起人君国主的德性标准和行为规则。从哲学的高度论证出“皇帝”即“天子”,是董仲舒的发明。王,既作为类群性质的人的社会核心性因素而存在,而且也已被置入到“天——地——人”的三重结构之中。为君作王的重要职责就是把天、地、人三者有机贯穿起来,形成一个彼此融合的宇宙整体。王者应该在自己的政治生活中体现出对天道的效法和绝对遵循。
余治平
董仲舒政治哲学之新议
余治平
文献传递
性情形而上学:儒学哲学的特有门径被引量:20
2003年
余治平
关键词:性情形而上学佛教道教
儒学话语对哲学话语的积极涵摄
2005年
无疑,儒学在当代已经遭遇了被西方哲学话语所宰制的命运.在国外,儒学被翻译成西方文字之后,使得西方人只能够在他们的语境中理解儒学,儒学被曲解、误解的可能性也在增大.在国内,一方面,儒学的经典著作出现了大量的现代汉语译本,越来越多的国人无法直接通过古籍原典而接触儒学,解读儒学;另一方面,在业内,儒学被来源于西方的各种哲学思想所诠释,不论是否属于儒学自身的思维内容(西方的、宗教的、文化的或别的什么)统统塞进儒学的大口袋里来,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明显的趋势.西方飘来的任何一派思想、一种思潮都可以在儒学的领地上随意耕耘一番,儒学的主体精神面临着失落、缺位的危险.儒学的失语状况固然有必要予以纠正,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纠正.在目前中国的儒学研究者内部,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便有不同的路径选择.
余治平
关键词:儒学哲学话语西方哲学西方人经典著作
知性本体论的终结、转向与解构——从康德、海德格尔到德里达
传统的西方哲学对本体所作理解的总的倾向是:以为本体是一种“知性的绝对体”,是表象世界的基础与本质。康德哲学中,物自体在经历了经验认识领域里的失败之后,却在实践的世界中发现了成功的希望和出路。批判哲学的整个体系便水到渠成地...
余治平
关键词:本体德里达
文献传递
董仲舒的祥瑞灾异之说与谶纬流变被引量:34
2003年
祥瑞谴告,在孔子思想中已有萌芽,但到董仲舒这里才上升到理论化的高度,在"天———地———人"相统一的宇宙结构体系中获得准逻辑化的论证。天人感应的思想是祥瑞灾异之说的理论来源。祥瑞、灾异与人事行为尤其是政治得失之间存在着因果关联,为政的好坏直接能够感召出祥瑞、灾异。流行于西汉末并兴盛于整个东汉时代的谶纬就直接继承了董仲舒的感应、灾异之说,在综合网罗了古代各种方术之后,竟发展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纬书中有许多地方甚至直接吸取了董仲舒的文字。魏晋以后,谶纬的主流朝两个方向发展,或为道教、佛教所消化吸收,依托于一定的宗教形式而存在和演化;或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在民间信仰中继续传播和扩散,虽历经焚禁,但仍代有传人,好之者不绝。
余治平
关键词:灾异谶纬纬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