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H^+交换阻滞剂对离体鼠心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1993年
- 为评价Na^+—H^+交换阻滞剂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在改良的Langendoff装置上采取主动脉逆灌方法,用成年Wistar大鼠的离体鼠心完全停灌60min,然后100%再灌注30min造成再灌注损伤模型。阿米洛利(0.2、20、100~μmol/L)和速尿(10~μmol/L)为药物保护组及不加药物的对照组。结果显示;阿米洛利和速尿对再灌注时心肌收缩力、冠脉流量的恢复及抑制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明显的作用,阿米洛利抗心律失常的效果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因此提示具Na—H交换阻断作用的阿米洛利和速尿有明显的抗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 王峰王培卢才义刘宣力贾广兴
- 关键词:阿米洛利呋喃苯胺酸再灌流损伤心肌缺血
- 离体鼠心缺血和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比较研究
- 1992年
- 将12只Wistar大鼠的离体心脏在改良的Langendorff装置上灌流,造成全心缺血和再灌注心律失常模型进行观察。结果发现:(1)单纯心肌缺血时罕见快速性心律失常;(2)缺血时发生的缓慢性心律失常与再灌注时不同,前者最终发展为心脏停搏。由此认为:(1)再灌注时频发室性早搏的出现可能是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先兆;(2)缺血性和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可能是特点、类型和机制都极不相同的二种心律失常。
- 卢才义刘宣力王峰王培贾广兴
- 关键词:心律失常再灌注性
- Amiloride对实验性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 1993年
- 在改良的Langendorff主动脉逆灌装置上制成离体鼠心再灌注损伤模型,评价H^+—Na^+交换阻滞剂Amiloride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结果表明再灌注期间:(1)Amiloride各剂量组心肌收缩力及其收缩和舒张速率的恢复为60%以上,对照组为252<以下(P<0.01);(2)Amiloride各剂量组冠脉流量的恢复在再灌注头15min均达802<以上,在后15min为60%~80%,对照组为40%以下(P<0.05和0.01);(3)对照组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00%,而不同剂量的Amiloride各组:0.2,20,100μM/L分别为100%、25%和0。提示Amiloride对再灌注损伤心肌具有保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
- 卢才义刘宣力王峰王培贾广兴江一清
-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心肌缺血
- 呋喃苯胺酸抗离体鼠心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研究
- 1992年
- 在Langendorff主动脉逆灌装置上初步发现,呋喃苯胺酸(FRM)对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FRM保护组(10um/L)冠脉流量及心肌收缩力的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FRM保护作用的剂量依赖性及其潜在的负性肌力作用等问题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 卢才义刘宣力王岩王峰王培贾广兴
- 关键词:呋喃苯胺酸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力冠脉流量
- Na^+-H^+交换阻滞剂对离体鼠心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 1993年
- 为评价Na^+-H^+交换阻滞剂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在改良的Langendoff装置上采取主动脉逆灌方法,用成年Wistar大鼠的离体鼠心完全停灌60min,然后100%再灌注30min造成再灌注损伤模型。阿米洛利(0.2、20、100μmol/L)和呋喃苯胺酸(10μmol/L)为药物保护组及不加药物的对照组。结果显示:阿米洛利和呋喃苯胺酸对再灌注时心肌收缩力、冠脉流量的恢复及抑制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明显的作用,阿米洛利抗心律失常的效果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因此提示具Na^+-H^+交换阻断作用的阿米洛利和呋喃苯胺酸具明显的抗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 王峰卢才义刘宣力王培贾广兴
- 关键词:阿米洛利呋喃苯胺酸再灌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