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东
- 作品数:9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下调lncRNA DSCAM-AS1表达通过负调控miR-338-3p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机制
- 2023年
-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DSCAM-AS1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将miR-NC组(转染miR-NC)、miR-338-3p组(转染miR-338-3p mimics)、si-NC组(转染si-NC)、si-DSCAM-AS1组(转染DSCAM-AS1)、pcDNA组(转染pcDNA)、pcDNA-DSCAM-AS1组(转染pcDNA-DSCAM-AS1)、si-DSCAM-AS1+anti-miR-NC组(共转染si-DSCAM-AS1和anti-miR-NC)、si-DSCAM-AS1+anti-miR-338-3p组(共转染si-DSCAM-AS1和anti-miR-338-3p)均用脂质体法转染至结直肠癌SW480细胞中;采用qRT-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iR-338-3p和DSCAM-AS1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荧光活性;各组细胞侵袭和迁移采用Transwell检测;细胞活性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与正常结直黏膜上皮细胞NCM460相比,结直肠癌细胞SW480、HT29、SW1116中DSCAM-AS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miR-338-3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下调DSCAM-AS1、过表达miR-338-3p均可显著抑制SW48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及CyclinD1、MMP-2、MMP-9蛋白表达(P<0.05)。DSCAM-AS1抑制miR-338-3p表达,靶向调控miR-338-3p的表达,部分逆转下调DSCAM-AS1对SW480细胞侵袭、迁移和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lncRNA DSCAM-AS1对结直肠癌细胞的调控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miR-338-3p有关,可对癌细胞的侵袭、迁移、增殖起到抑制作用,可为结直肠癌的治疗、预防和诊断提供新靶点。
- 袁泉良郭跃张庆东
- 关键词:结直肠癌增殖
- 参芪颗粒对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参芪颗粒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3年5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14例CRF患者分为观察组(n=57)和对照组(n=57)。两组均给予健康教育、有氧运动等常规干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参芪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CRF程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42%(P<0.05)。观察组无疲乏或轻度疲乏患者显著增多(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85.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P<0.05);对治疗的满意率98.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1%(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多为Ⅰ~Ⅱ级,观察组患者的腹泻、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颗粒治疗CRF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患者疲乏状态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及临床满意度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 张庆东袁泉良吕柯
- 关键词:参芪颗粒结直肠肿瘤癌因性疲乏
- 超声多普勒痔动脉结扎术与吻合器上黏膜环切术治疗Ⅲ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比较超声多普勒痔动脉结扎术(DGHAL)与同期吻合器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Ⅲ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Ⅲ度混合痔患者120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PPH组与DGHAL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围手术期指标、临床疗效及远期预后情况。结果 DGHAL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低于P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DGHAL组患者术后疼痛、切口水肿、直肠肛门狭窄、轻度肛门狭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P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 745,P=0. 186)。结论DGHAL治疗Ⅲ度混合痔,可有效缩短手术、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袁泉良张庆东
- 关键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
- 化湿通络方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观察化湿通络方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2组均以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加用化湿通络方灌肠,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评定腹痛、腹泻、血便和里急后重评分,检测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5(IL-5)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6%,对照组总有效率7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腹痛、腹泻、血便和里急后重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4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5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TNF-α、IL-5和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湿通络方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患者,能有效减轻症状、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高。
- 张庆东袁泉良孙晓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美沙拉嗪肠溶片中药灌肠
- 基于NF-κB p65通路研究自拟五倍子汤对大鼠肛瘘术后镇痛及炎症抑制的作用机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自拟五倍子汤对大鼠肛瘘(anal fistula,AF)术后镇痛及炎症抑制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从40只SD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其余大鼠建立AF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自拟五倍子汤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五倍子汤组大鼠使用自拟五倍子汤煎剂100 mL擦洗创面15 min,擦洗后给予常规包扎;阳性对照组大鼠使用高锰酸钾稀释液100 mL擦洗创面15 min,擦洗后给予常规包扎;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擦洗创面,擦洗后给予常规包扎,每次1次,连续干预14 d。给药第1、7、14天后,记录各组大鼠首次舔舐肛周潜伏时间、5 min内扭体反应次数和舔舐肛周总时长;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IL-6的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创面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各组大鼠创面组织核转录因子-κB p65(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 p65,NF-κB p65)、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结果:给药后第1、7、14天,与模型组比较,自拟五倍子汤组大鼠5 min内扭体反应次数及舔舐肛周总时长显著减少(P<0.05),首次舔舐肛周潜伏时间显著增加(P<0.05)。与给药后第1天比较,给药后第7、14天后,自拟五倍子汤组大鼠5 min内扭体反应次数及舔舐肛周总时长显著减少(P<0.05),首次舔舐肛周潜伏时间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NF-α、IL-1β、IL-6的水平及NF-κB p65和COX-2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自拟五倍子汤组大鼠TNF-α、IL-1β、IL-6的水平及NF-κB p65和COX-2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HE染色显示:自拟五倍子汤可明显改善大鼠创面组织结构受损,减少胞间渗出液及炎性细胞浸润现象。结论:自拟五倍子汤能明显改善AF大鼠炎症因子水平,在一定程度上�
- 袁泉良张庆东郭跃赵文博
- 关键词:肛瘘术后镇痛炎症抑制
- 祛腐生肌中药直肠滴入对肛瘘术后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 探讨祛腐生肌中药直肠滴入对肛瘘术后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肛瘘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直肠滴入组,各55例,常规组术后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和龙珠软膏治疗,直肠滴入组在常规基础上联合祛腐生肌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比较两组创面修复疗效、康复进程、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创面愈合情况、血管内皮相关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水平、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术后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创面修复总有效率均为100.00%,其中直肠滴入组患者创面修复显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直肠滴入组疼痛消失、水肿消退、创面渗出物消失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术后3、7、14 d,直肠滴入组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14 d,创面愈合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术后7 d,直肠滴入组血清VEGF、VEGFR-2水平均高于常规组,IL-6、TNF-α、IL-8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直肠滴入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祛腐生肌中药直肠滴入治疗肛瘘术后患者,可减轻炎症反应,提升VEGF、VEGFR-2表达,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术后疼痛,加快康复进程。
- 曹东升齐焕青张庆东
- 关键词:肛瘘直肠滴入疼痛程度
- 中草药直肠滴入对肛瘘术后患者恢复、疼痛及肛肠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探究中草药直肠滴入对肛瘘术后患者恢复、疼痛及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肛瘘术后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于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坐浴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草药直肠滴入联合高锰酸钾坐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1 d、3 d及5 d后的疼痛程度(VAS评分),治疗前、治疗1周及2周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白介素-6 (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创面愈合相关指标[纤维连接蛋白(FN)、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肛肠动力学指标[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LCT)、直肠静息压(RR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肛管静息压(ARP)],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 d、3 d、5 d后的VAS评分分别为(3.41±0.97)分、(2.26±0.68)分、(1.15±0.3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6±1.08)分、(3.05±0.81)分、(1.81±0.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周、2周后的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周、2周后血清EGF、VEGF、FN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周、2周后的RRP、AR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便血消失时间、脓苔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上皮生长时间分别为(7.81±1.53) d、(5.13±0.64) d、(8.42±0.75) d、(12.15±1.42)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26±1.71) d、(6.29±0.87) d、(9.91±0.83) d、(15.37±1.91)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草药直肠滴入能促进肛瘘术后患者恢复,缓解术后疼痛,调节炎性因
- 曹东升齐焕青张庆东
- 关键词:肛瘘肛肠动力学疼痛程度创面愈合
- 培土止泻汤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脾胃虚弱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观察培土止泻汤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脾胃虚弱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有效性以及对降钙素相关基因肽(CGRP)和水通道蛋白-8(AQP-8)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将110例IBS-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口服治疗,3次/d,2粒/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培土止泻汤内服,1剂/d,2次/d。两组疗程均为6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进行评分;采用IBS生活质量问卷(IBS-QOL)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GRP和AQP-8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为81.8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胀、腹痛、腹泻和粪便性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精神状态、情绪状况、饮食影响、睡眠状况、日常运动、精力改变、日常社交和工作影响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GP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AQP-8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土止泻汤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脾胃虚弱证IBS-D能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明显降低了患者的血清CGRP水平和升高AQP-8水平。
- 张庆东袁泉良
-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马来酸曲美布汀脾胃虚弱证
- 耳穴贴压联合清热解毒生肌方对火毒蕴结型急性肛周脓肿引流术后疼痛控制及创面愈合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联合清热解毒生肌方对火毒蕴结型急性肛周脓肿引流术后疼痛控制及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期间于某院接受引流术治疗的89例火毒蕴结型急性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5)。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抗感染治疗,对照组患者内服外用清热解毒生肌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愈合指标(创面愈合时间、腐肉脱落时间、创面愈合度、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术后首次排尿量)、创面分泌物评分、肉芽生长情况评分、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腐肉脱落时间、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创面愈合度、术后首次排尿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天、14天和21天创面分泌物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4天和21天肉芽生长情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换药前、换药中和换药后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75.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15.56%)低于对照组(38.64%,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清热解毒生肌方可提高火毒蕴结型急性肛周脓肿引流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创面愈合情况,且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曹东升齐焕青张庆东吴毅娟
- 关键词:耳穴贴压急性肛周脓肿创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