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珊珊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3篇高压线塔
  • 2篇点云
  • 2篇点云数据
  • 2篇三维激光扫描
  • 1篇三脚架
  • 1篇特征点
  • 1篇特征线
  • 1篇体积
  • 1篇气泡
  • 1篇下沉盆地
  • 1篇截面
  • 1篇开采沉陷
  • 1篇基础沉降
  • 1篇脚架
  • 1篇角点
  • 1篇概率积分
  • 1篇概率积分法
  • 1篇GPS-RT...
  • 1篇沉降
  • 1篇沉孔

机构

  • 4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4篇蔡来良
  • 4篇刘云备
  • 4篇王珊珊
  • 2篇杨望山
  • 1篇郭增长
  • 1篇张业明
  • 1篇李永强
  • 1篇莫小华
  • 1篇徐支松

传媒

  • 2篇测绘科学
  • 1篇金属矿山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矿区高压线塔基础沉降动态预计与监测被引量:8
2016年
为确保开采沉陷区高压线路正常运行,研究了某矿区高压线塔基础沉降预计和监测方法。首先基于概率积分法地表下沉动态预计原理,设计了高压线塔基础沉降动态预计方法,预计了不同时段输电线塔基础中心点的下沉值和倾斜值,并根据高压线路运行的相关规范,分析了高压线塔的安全等级;然后采用GPS-RTK技术对研究区高压线塔基础点进行了位移监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拟合原理的高压线塔基础倾斜值计算方法;最后将高压线塔基础中心点的实测值(下沉值、倾斜值)与预计值(下沉值、倾斜值)进行对比,进一步分析了预计方法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受GPS-RTK技术观测精度的影响,在下沉盆地中心附近高压线塔基础中心点的预计值(下沉值、倾斜值)与实测值(下沉值、倾斜值)较接近,而在下沉盆地边缘附近高压线塔基础中心点的预计值(下沉值、倾斜值)与实测值(下沉值、倾斜值)偏差较大,表明开采沉陷区高压线塔基础变形动态预计与监测方法切实可行,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采用精度优于RTK技术的方法对下沉盆地边缘附近的高压线塔进行变形监测。
蔡来良刘云备孟万利徐支松王珊珊
关键词:开采沉陷概率积分法GPS-RTK下沉盆地
特征线的高压线塔变形监测被引量:3
2016年
针对传统单点测量技术在监测范围及效率方面存在的问题,该文研究了一种基于特征线的高压线塔变形监测方法。因为高压线塔的塔腿对其安全运行起着重要作用,所以选取塔腿棱线作为特征线,分析塔腿变化情况。通过截面角点提取、塔腿提取及塔腿棱线提取等过程,求取同期塔腿棱线不同分段之间以及不同时期塔腿棱线相同分段之间的偏移角度和方向。基于某高压线塔两期点云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从复杂的高压线塔点云数据中,提取出塔腿部分点云,进而提取塔腿棱线,最后根据特征线的方向向量分析塔腿偏移角度及方向,得出高压线塔仍处于安全状态的结论。
蔡来良刘云备王珊珊杨望山孟万利
关键词:点云数据特征线
点云的高压线塔主斜材交叉点提取被引量:2
2018年
针对无标志点状态下高压线塔变形监测问题,提出了基于点云的变形监测方法,该方法根据高压线塔的结构特点选取不同高度处对称分布的主斜材部分点云,通过平面分割、点云投影、边界提取、直线分割和直线拟合等过程获取交叉点坐标。采集山西柳林某高压线塔四期点云数据进行实验,利用本文方法求得高压线塔特征点坐标并与手动提取结果进行对比,证明提取方法具有一定的精度,得出高压线塔存在变形且主要因素是由不均匀下沉导致。
蔡来良刘云备王珊珊杨望山孟万利
关键词:高压线塔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特征点
一种实用的平面三维激光扫描合作标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用的平面三维激光扫描合作标靶,它涉及标靶技术领域。它包含平面标靶(1)、安装杆(2)和活动水准气泡(3),平面标靶(1)的下方嵌套有安装杆(2),安装杆(2)的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沉孔,沉孔内安装有活动...
蔡来良莫小华刘云备郭增长张业明李永强张西童孟万利王珊珊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