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儿童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医患
  • 1篇医患关系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哮喘
  • 1篇支气管哮喘患...
  • 1篇手足
  • 1篇手足口
  • 1篇手足口病
  • 1篇体检
  • 1篇气管
  • 1篇哮喘
  • 1篇哮喘患儿
  • 1篇哮喘控制
  • 1篇抗体
  • 1篇抗体检测
  • 1篇护理
  • 1篇患儿

机构

  • 4篇成都儿童专科...
  • 2篇成都市妇女儿...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崇州市人民医...
  • 1篇广安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宋晓燕
  • 1篇陈先云
  • 1篇邵惠明
  • 1篇赵秀芳
  • 1篇卢亚陵
  • 1篇涂国芳
  • 1篇彭程
  • 1篇牟杨
  • 1篇刘莉莉

传媒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手足口病病毒核酸及抗体检测的比较研究及应用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评价核酸与血清学抗体检测在手足口病诊断及防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成都儿童专科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71)及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核酸及抗体检测,选取任意一项结果阳性的患儿(290例)作为后续研究对象。治疗2周复诊时再次进行CA16、EV71核酸和抗体检测,分别计算患儿在初诊和病程2周复诊时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结果初诊患儿EV71与CA16核酸检出率为33.8%(98例),EV71与CA16血清学抗体检出率为84.5%(245例),两种检测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在初诊患儿中的检出率为98.6%。两种检测方法在不同年龄初诊患儿中的检出率比较,1~5岁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在不同年龄复诊患儿(病程2周)中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患儿与复诊患儿的核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患儿与复诊患儿的血清学抗体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酸检测有助于了解患儿恢复期病毒复制情况,对确定手足口病患儿在病程2周后是否仍需要延长隔离时间以及准确制订隔离期具有较大意义。病毒核酸与抗体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检出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赵云蔡晶娟彭程王紫荆尹清金孙照华牟杨卢亚陵蒋燕宋晓燕
关键词:手足口病核酸检测
成都市儿童意外伤害现状调查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了解成都市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情况、伤害类型及其结局,为进一步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8月成都市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现状及原因。[结果]儿童意外伤害各年龄段均有发生;男孩多于女孩,男女之比为1.57∶1;农村多于城市,比例为1.69∶1;意外伤害种类多样,以中毒占多数(65.3%),其次为各种动物咬伤、溺水、烧/烫伤等;绝大部分(76.9%)可以治愈。[结论]儿童意外伤害是危害儿童健康的重要原因,以男孩居多,应引起社会各部门的关注,提高儿童安全意识,预防意外伤害,保障儿童安全。
赵秀芳刘莉莉涂国芳陈先云宋晓燕邵惠明
关键词:儿童
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4
2021年
目的探讨在儿科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的效果。方法以2017年1-12月对成都儿童专科医院6770例住院患儿实施常规风险管理为实施前,以2018年1-12月对7059例住院患儿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为实施后,对比管理前后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结果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风险防范质量指标中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能力、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有明显提高(P<0.05);实施后家属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质量指标中护士沟通能力、危重患儿护理质量、专科护理记录质量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与实施后病房环境安全、急救药品/器械完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防范式护理实施后的风险防范能力、家属满意度、护理质量高于实施前;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安全管理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可预防不良事件发生,提高家属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宋晓燕
关键词:医患关系
12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哮喘控制家庭干预情况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成都儿童专科医院124例支气管哮喘儿童哮喘控制及家庭干预情况。方法选取2015-08/2017-03该院出院后的124例支气管哮喘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模式,医护及家长密切配合,积极参与治疗并定期追踪随访,对照组正常就诊随访,1年后观察两组患儿哮喘控制情况及其家庭干预效果。结果 (1)观察组完全控制率为45. 16%,高于对照组的25. 81%(P <0. 05);(2)观察组因哮喘加重住院、因哮喘加重急诊、因哮喘加重请假误课等均低于对照组(P <0. 05),平均住院天数、平均急诊次数低于观察组(P <0. 05),两组的平均误课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3)观察组坚持门诊随访、规律正确用药、参加哮喘防治讲座构成比依次是96. 6%、96. 6%和67. 2%,均高于对照组54. 5%、56. 4%和14. 5%(P <0. 05);(4)观察组家庭哮喘相关知识评分(34. 1±5. 4)分,采取干预措施评分(51. 5±8. 4)分,均高于对照组(32. 3±6. 2)分、(48. 3±7. 5)分(P <0. 05)。结论支气管喘儿童在予以家庭干预后哮喘控制效果明显,提高了家长对治疗的依从性,同时也提高了家长哮喘相关理论知识及干预能力,增强了自我护理能力。
宋晓燕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儿童家庭干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