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筱青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4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植物
  • 5篇古环境
  • 4篇三叠
  • 3篇植物群
  • 3篇三叠世
  • 3篇晚三叠世
  • 2篇植被
  • 2篇植物形态
  • 2篇植物形态学
  • 2篇孢粉
  • 2篇孢粉学
  • 2篇煤岩
  • 2篇煤岩学
  • 2篇环境意义
  • 2篇火灾
  • 2篇古环境意义
  • 2篇古生态
  • 2篇古植被
  • 1篇须家河组
  • 1篇野火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南...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四川省煤田地...

作者

  • 7篇张筱青
  • 3篇李丽琴
  • 3篇王岩
  • 2篇王永栋
  • 2篇董重
  • 2篇周宁
  • 1篇张廷山
  • 1篇金建华
  • 1篇邓春涛
  • 1篇鲁宁
  • 1篇张国权
  • 1篇宋宜
  • 1篇席书娜
  • 1篇张喜

传媒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三叠系-侏罗系界线古火灾事件研究:方法、进展及展望被引量:8
2016年
三叠纪-侏罗纪之交发生了一次显著的全球生物大灭绝事件,为地质历史时期的五大灭绝事件之一,这一重大地质转折时期的古生态和古环境变化越来越受到科学界的重视。众多研究已经发现,沉积地层夹层中煤和含煤层的煤岩学特征、惰质组含量、植物化石形态、孢粉组合、碳同位素偏移等证据,均可以反映出古生态、古气候以及古环境的细微波动变化,因此三叠系-侏罗系界线(Triassic-Jurassic Boundary,简称为TJB)古火灾活动及其古环境可以通过以上证据来进行判定与恢复。本文旨在介绍国际上古火灾事件研究的几种主要方法、TJB古火灾事件研究进展,并对中国开展三叠纪-侏罗纪之交古火灾事件与古环境、古生态研究提出展望。
张筱青张国权席书娜李丽琴邓春涛王岩周宁王永栋宋宜
关键词:古生态古环境煤岩学植物形态学孢粉学
粤中及粤北地区晚三叠世植物群及其古环境意义
晚三叠世时期,位于华南的广东地区发育了一套良好的海陆交互相地层,包括中部地区的小坪组以及北部地区的艮口群(红卫坑组、小水组、头木冲组序列),植物群十分发育,化石类型众多,为了解华南板块三叠纪晚期古植被、古气候与古生态环境...
张筱青王永栋董重金建华林小明
关键词:晚三叠世植物多样性古植被古环境
三叠纪—侏罗纪界线野火事件研究:方法、进展及展望
重大地质转折时期的古环境与古生态变化研究一直是地质学界较为关注的科学问题之一。三叠纪末期,发生了地质历史时期中的第四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即三叠纪—侏罗纪界线(Triassic-Jurassic Boundary,简称TJB...
张筱青李丽琴王岩周宁王永栋
关键词:煤岩学植物形态学孢粉学
文献传递
粤中晚三叠世小坪组植物研究进展
重大地质转折时期的古环境与古生态变化研究一直是地质学界较为关注的科学问题之一。三叠纪末期,发生了地质历史时期中的第四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即三叠纪—侏罗纪界线(Triassic-Jurassic Boundary,简称TJB...
张筱青王永栋董重林小明
关键词:晚三叠世植物群古环境古生态
三叠纪末期四川盆地湖泊风暴记录及其驱动机制
2024年
风暴岩是由风暴形成的事件性沉积序列.风暴的形成理论上要求水体温度26.5℃以上.由于宽度和水温的限制,使得湖泊上空不太可能形成热带气旋并出现风暴岩.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一套辫状河三角洲-湖泊相建造,近年来广泛报道有风暴沉积记录.广元紫兰坝剖面须五段古土壤层面的原位树木化石材料提供了风暴的新证据.9例材料中6份原位树木的倒伏方向集中呈北西向,与下伏地层中古水流数据相反,推测广元地区三叠纪末期曾盛行东南风.新店子剖面和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内砂岩内普遍发育有呈撕裂状或具塑性变形的泥砾.泥砾无搬运痕迹,显“八”字型特征,被解释为风暴滞留沉积,表明须家河组沉积时期曾普遍受到风暴作用的影响.晚三叠世期间盛行“巨型季风”气候,“巨型季风”因其表面风最大风速低,并非四川盆地须家河组风暴沉积的原因.“巨型季风”气候体制下,须家河组风暴岩的驱动机制是特提斯洋上空热带气旋东移登陆四川盆地西缘的结果.环特提斯域风暴岩对比统计数据显示,三叠纪末期特提斯低纬度地区普遍出现大规模风暴潮,四川盆地须家河组顶部广泛出现的风暴岩很可能是三叠纪末期极热事件的沉积响应.
曾建理张廷山Mihai Emilian POPA王永栋王永栋李丽琴张喜鲁宁李丽琴
关键词: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热带气旋
粤中晚三叠世小坪组植物群及古环境意义
三叠纪-侏罗纪之交发生了地质历史上最大的五次大灭绝事件之一,并伴随着强烈的中大西洋岩浆省火山活动、大气CO2浓度升高、气候变暖等地质事件,同时全球古气候、古生态、古环境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相较于海相而言,对于海陆交互相晚...
张筱青王永栋董重林小明金建华
关键词:晚三叠世植物群古植被古环境
文献传递
煤中惰质组在泥炭沼泽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惰质组是煤中一种常见的显微组分。它不仅能用来鉴别成煤前植物的木炭化程度,而且还是泥炭沼泽古环境恢复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欧洲学者利用惰质组成功推算了地史时期三叠纪—侏罗纪之交(T—J)的古火灾温度及类型,并重建了古植被类型及泥炭沼泽古生态环境变化。与其它方法相比,利用煤中惰质组含量及其反射率进行古环境恢复的工作对于植物种类繁多、沉积岩层中夹杂的煤层或煤炭、尤其对于古气候环境波动较大的地质转折时期最为理想。因此,利用惰质组的部分参数对我国含煤沉积盆地的古生态恢复以及成煤环境的研究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王岩李丽琴张筱青
关键词:反射率泥炭沼泽古环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