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海涛

作品数:7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骨折
  • 2篇神经导管
  • 2篇关节
  • 2篇关节炎
  • 1篇导管
  • 1篇导管修复
  • 1篇导管治疗
  • 1篇动力加压
  • 1篇动力加压钢板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化
  • 1篇遗传学
  • 1篇有限接触动力...
  • 1篇置换术
  • 1篇治疗肱骨
  • 1篇治疗肱骨干骨...
  • 1篇融合术
  • 1篇神经缺损
  • 1篇神经损伤
  • 1篇手术

机构

  • 7篇武汉大学

作者

  • 7篇曾海涛
  • 5篇邱波
  • 5篇刘世清
  • 4篇吴飞
  • 2篇邓明
  • 2篇龚明
  • 2篇王海涛
  • 1篇周炎
  • 1篇张锐
  • 1篇雷源

传媒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年份

  • 3篇2017
  • 4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神经导管治疗周围神经损伤
2017年
近数十年,由于人们对神经导管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很大进展,神经导管应用于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已成为趋势。神经导管类型可分为生物型导管和合成型导管,又可分为非降解型导管和可降解型导管。研究者们已经探索了空心导管、含神经营养因子支架的材料导管及以雪旺细胞或其干细胞为种子细胞的神经导管。随着神经导管的材料、结构、内含神经营养因子及支持细胞种类的不断更新,神经导管的疗效也逐渐令人满意。今后,神经导管将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届时有望看到它在神经损伤功能修复方面的预期成果。
曾海涛刘世清吴飞邱波何启艇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神经导管
壳聚糖培养对间充质干细胞干性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比较壳聚糖薄膜培养和常规平板培养对间充质干细胞(MSCs)干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从脐带中分离MSCs并分别进行壳聚糖薄膜培养和常规平板培养。采用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SCs干性相关基因Nanog、Sox2、c-Myc、Oct-4 m 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壳聚糖薄膜培养的MSCs能形成类球状体。壳聚糖薄膜培养的MSCs干性相关基因Nanog、Sox2、c-Myc、Oct-4 m 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较常规培养组显著增加,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常规培养的MSCs比较,壳聚糖薄膜培养的MSCs能形成类球状体,更能保持MSCs的干性。
何启艇邱波龚明王海涛曾海涛
关键词:壳聚糖间充质干细胞干性骨关节炎
踝关节炎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6年
踝关节炎(ankle osteoarthritis)是临床常见疾病,疼痛为主要症状,对于处于不同阶段的患者,其临床表现不一样,治疗方式也有所不同,大体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早期症状较轻,以保守治疗为主,中晚期患者,保守治疗难以缓解症状,大多选择手术治疗。目前,踝关节融合术依然是其治疗的标准方法,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全踝关节置换术也正在被采用。文对踝关节炎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何启艇邱波龚明朱世振王海涛曾海涛雷源
关键词:踝关节炎踝关节融合术踝关节置换术
血管化纳米复合材料n-PDLLA/PRGD/HAP/VPA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
2017年
目的:探讨血管化复合纳米材料n-PDLLA/PRGD/HAP/VPA神经导管对损伤大鼠坐骨神经再生及修复的效果。方法:将60只SPF级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均于右侧制备坐骨神经15mm缺损模型。A组:PDLLA/PRGD/HAP/VPA神经导管桥接+局部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pHVEGF16);B组:单纯PDLLA/PRGD/HAP/VPA神经导管桥接;C组:自体神经移植;D组:硅胶管桥接。术后每隔2周检测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每4周检测腓肠肌湿重,3个月后取材并进行神经肌肉电生理、组织学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检测。结果:A组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最快(P<0.05),腓肠肌湿重检测优于B、D组(P<0.05)。术后12周,A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轴突计数结果较B、D组好(P<0.05)。A组再生坐骨神经纤维较B、D组排列密集且成熟,接近正常神经组织,脱髓鞘改变和雪旺细胞空泡样改变少见。结论:运用n-HAP/PRGD/PDLLA/VPA复合神经材料导管合并局部注射pHVEGF16对大鼠15mm坐骨神经缺损显示出了良好的神经修复效果,说明此种复合神经材料导管对于损伤神经再生和血管化效果明显。
曾海涛刘世清吴飞邱波邓明何启艇
关键词:血管化神经导管
骨质疏松症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骨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临床上较为常见,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越来越高,由于骨质疏松骨折具有相当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探究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尤为重要。骨质疏松发病原因复杂,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影响,具有高度的遗传决定性。近几年,骨质疏松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s)取得了巨大进步,开启了骨质疏松症的遗传学研究新时代。本文对骨质疏松症的遗传流行病学及骨质疏松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现状和展望进行综述。
曾海涛吴飞何启艇刘世清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密度脆性骨折表观遗传学
开放性跟骨骨折围手术期治疗进展被引量:7
2017年
开放性跟骨骨折常伴高能创伤,因后足解剖结构复杂,具有皮肤坏死、骨髓炎、骨缺损等并发症高发的特点。开放性跟骨骨折周围软组织破坏增加,不合理的措施可致伤口感染、骨髓炎甚至截肢。如何掌控软组织修复和骨折复位间的尺度,在恢复后足骨性结构和保存后足功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保护周围软组织,降低感染率是治疗开放性跟骨骨折的关键,也是骨科医师面临的重大挑战。文章就近年开放性跟骨骨折围手术期治疗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曾海涛刘世清吴飞邓明邱波何启艇
关键词:跟骨围手术期
LC-DCP与LCP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与适应证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比较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与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5—2014—10采用LC—DCP与LCP内固定治疗的156例肱骨干骨折,其中LC—DCP组64例。LCP组92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肩肘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时采用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平均18(12-28)个月随访。LCP组术中出血量少于LC—DP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LC—D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肩肘关节活动度、UCLA及Mayo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P组内固定失效率明显低于LC—D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0.05);但2组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及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DCP和LCP均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有效固定材料,相比于LC—DCP,LCP内固定具有骨折愈合时间短、内固定失败率低及适应证广的优点。
夏韶襁刘世清周炎张锐曾海涛熊菡萏
关键词:肱骨干骨折锁定加压钢板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