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宗翰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厌氧
  • 3篇厌氧消化
  • 3篇厌氧消化污泥
  • 3篇植物毒性
  • 3篇微好氧
  • 3篇污泥
  • 3篇消化污泥
  • 3篇好氧
  • 2篇反应器
  • 2篇高温好氧
  • 1篇土地利用
  • 1篇资源化
  • 1篇资源化处理
  • 1篇资源化处理工...
  • 1篇温度
  • 1篇含固量
  • 1篇好氧消化
  • 1篇高温好氧消化
  • 1篇处理工艺

机构

  • 3篇同济大学

作者

  • 3篇戴晓虎
  • 3篇李小伟
  • 3篇李宗翰
  • 2篇戴翎翎
  • 2篇刘志刚
  • 2篇陈阳
  • 1篇董滨
  • 1篇黄君洁
  • 1篇唐燕飞

传媒

  • 1篇环境工程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温度对微好氧消化处理高含固厌氧消化污泥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微好氧消化对高含固厌氧消化污泥进行后处理,考察了在常温、中温及高温条件下反应器的运行性能以及污泥植物毒性的改善。结果表明:在污泥停留时间为8 d,供气量为2.4 L/min的微氧条件下,高含固厌氧消化污泥VS进一步降解,比耗氧速率降低,挥发性脂肪酸及氨氮等小分子物质浓度显著降低,污泥趋于更加稳定的状态。随着处理温度的提高,污泥VS、比耗氧速率和总氨氮呈逐渐下降趋势。种子发芽实验表明:经微好氧消化处理后,污泥对向日葵、矢车菊、牵牛花等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均逐渐下降,说明微好氧消化有利于改善高含固厌氧消化污泥的植物毒性。而且随着处理温度的增加,处理后污泥的植物毒性呈增加趋势,这可能与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增加有重要关系。总体看来,与常温和高温条件相比,中温微好氧消化是改善高含固厌氧消化污泥土地利用性能更为可行的工艺。
李宗翰李小伟戴晓虎董滨韦妍宏唐燕飞黄君洁
关键词:土地利用温度植物毒性
一种改善高含固厌氧消化污泥土地利用性能的工艺
本发明属固废资源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含固厌氧消化污泥土地利用的资源化处理工艺。主要步骤为:将高含固厌氧消化后污泥置于经1~2个SRT驯化后的微好氧反应器中,提供中温、微量供气及缓慢搅拌的运行条件,使沼渣在4‑8天内有机...
戴晓虎李小伟戴翎翎李宗翰陈阳刘志刚韦妍宏
文献传递
一种改善高含固厌氧消化污泥土地利用性能的工艺
本发明属固废资源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含固厌氧消化污泥土地利用的资源化处理工艺。主要步骤为:将高含固厌氧消化后污泥置于经1~2个SRT驯化后的微好氧反应器中,提供中温、微量供气及缓慢搅拌的运行条件,使沼渣在4-8天内有机...
戴晓虎李小伟戴翎翎李宗翰陈阳刘志刚韦妍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