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奕文 作品数:7 被引量:120 H指数:5 供职机构: 华北石油管理局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呼吸机管路内细菌污染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2 2017年 目的探讨呼吸机管路内细菌与下呼吸道感染时间的相关性,为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入住综合ICU行机械通气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22例,于上机后在不同时间段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呼吸机湿化罐、进气口及出气口冷凝水集水杯、螺纹管呼气接口内壁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观察不同部位细菌生长情况,记录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等。结果 122例机械通气患者,共收集培养标本1 898份,呼吸机湿化罐、进气口及出气口冷凝水集水杯、螺纹管呼气接口内壁细菌生长率与机械通气时间呈正相关(r=0.8545,0.9636,0.9636,0.9394;P<0.05);出气口冷凝水集水杯细菌出现最早,呼吸机湿化罐细菌出现最晚;各部位与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全部患者中发生VAP19例,VAP发生率15.57%,随着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VAP发生率逐渐增加,机械通气时间<5d与>7d分组比较,VAP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VAP患者中,出气口冷凝水集水杯、螺纹管呼气端接口端内壁、进气口冷凝水集水杯及呼吸机湿化罐与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一致性分别为66.48%、63.45%、40.26%及54.32%,进气口冷凝水集水杯及呼吸机湿化罐的细菌出现时间与下呼吸道病原菌的出现时间基本一致。结论呼吸机管路细菌污染状况及VAP的发生与机械通气时间均存在相关性,呼吸机管路细菌污染可能是造成VAP发生的原因之一,建议定期更换呼吸机管路。 朱明华 毕艳华 刘华 张换春 那奕文 苗勤 方玲 刘英杰 刘海涛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细菌污染 呼吸机管路 下呼吸道分泌物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常用炎症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幽门螺杆菌(Hp)慢性感染人群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慢性胃炎患者110例作为慢性胃炎组,健康体检人群1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检测血清PCT、CRP、13C尿素呼气试验,收集全部病例的性别、年龄等资料,并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胃炎组患者CRP水平较健康人群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胃炎组中Hp阳性患者PCT水平较健康人群(Hp阳性、Hp阴性)无明显升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慢性胃炎组、健康人群组中,不同年龄组间的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人群血清PCT水平无升高。 那奕文 李彦琦 尚超辉 崔幸琨 何敬堂 李国强 田艳生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慢性胃炎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无创正压通气在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合并呼吸衰竭支气管扩张症患者11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8例行常规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心率、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气分析、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APACHEⅡ评分、6min行走距离(6MWD)、插管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治疗24 h后心率、RR、二氧化碳分压[p(CO_2)]、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和呼吸困难评分均明显下降,氧分压[p(O_2)]、pH值、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百分比(FEV1/FVC)均明显上升(P均<0.05),而对照组直至出院前上述指标才出现显著改善(P均<0.05),出院前2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6MWD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13例插管患者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100例未插管患者(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确切,可以更快、更好地改善肺通气功能,降低插管率,缩短住院时间,但对于APACHEⅡ评分较高的危重患者选择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更为适宜。 邱志红 朱明华 刘华 那奕文 刘海涛 王建新 何敬堂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 支气管扩张症 呼吸衰竭 动脉血气分析 肺功能 柳氮磺胺吡啶与微生态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2例 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柳氮磺胺吡啶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血清IL-8、IL-10和TNF-α的影响。方法:将6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口服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IL-8、IL-10及TNF-α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的81.2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疾病活动指数(DA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观察组DA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L-1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柳氮磺胺吡啶与微生态制剂配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以有效的抑制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 何敬堂 何敬之 那奕文 刘小丽 刘小娟维持气管导管套囊压力恒定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维持气管导管套囊压力恒定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12月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行气管插管并且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96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试验组,实施人工气道集束化管理与测压表定时测定并维持导管套囊压力恒定的管理模式,记录初始采用指捏法判断所得到的导管套囊压力,校正初始压力为30 cm H2O(1 cm H2O=0.098 k Pa)后,采用不同间隔时间测量导管套囊的压力并记录。回顾该ICU 2014年1月-12月仅采用人工气道集束化管理的88例同种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时间、ICU住院时间、VAP发病率等。结果试验组患者初始指捏法估测导管套囊压力经压力表测量后结果显示仅11.46%的导管套囊压力介于25~30 cm H2O,82.29%的导管套囊压力〉30 cm H2O;采集8、7、6、5、4、3 h不同间隔时间的导管套囊压力值,其压力维持于25~30 cm H2O的比例分别为41.32%、43.75%、64.20%、76.54%、91.13%、91.85%;试验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71,P〈0.001;t=4.061,P〈0.001);试验组VAP患者的发病时间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7,P=0.032)。结论指捏法经验性估测气管导管套囊压力存在较大误差,采用测压表监测套囊压力的推荐间隔时间为4 h,采用人工气道集束化管理联合测压表定时测定并维持导管套囊压力恒定的管理模式,可以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延迟VAP的发生。 朱明华 邱志红 刘华 那奕文 李红 刘英杰 苗勤 何敬之 戴坤鹏 刘海涛关键词:集束化管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锁骨中点定位腋静脉置管到位率的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锁骨中点定位腋静脉穿刺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需行中心静脉置管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50例采用超声测量引导法,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盲穿法。观察2组穿刺操作时间、穿刺次数、穿刺成功率、置管到位率及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操作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穿刺置管深度较对照组深(P<0.01),一次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高(P<0.05),2组置管到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误伤动脉、气胸、穿刺部位异常出血、导管堵塞等并发症。2组住院期间穿刺部位无1例发生感染。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经腋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术成功率和到位率高,并发症少,住院期间穿刺部位感染发生率低,安全可靠,且操作时间少,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戴坤鹏 那奕文 鲍勇 孔继昌 何敬之 李双成关键词:腋静脉 不同方式预防剖宫产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1 2016年 目的评价不同干预方式对剖宫产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产科收治的剖宫产患者2 949例作为入组研究对象,根据接受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 527例、低分子肝素治疗组(肝素组)492例、踝泵运动组(踝泵组)397例、间歇充气压力泵组(压力泵组)533例,比较4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住院费用情况。结果肝素组(2.24%)、踝泵组(1.76%)、压力泵组(2.25%)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3.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组、踝泵组和压力泵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踝泵运动及间歇充气压力泵治疗均可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刘华 朱明华 张换春 那奕文 何敬之关键词:剖宫产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低分子肝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