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宏
- 作品数:4 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黄山市科技计划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肾损伤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低甲状腺激素血症或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H)抵抗而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谢综合征,其中原发性甲减占所有甲减的95%以上。TH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组织、器官生长和发育,调节新陈代谢,所以,几乎可影响全身各器官功能,当TH缺乏时机体物质及能量代谢减慢可影响全身大部分器官功能并造成损伤。
- 韦小庆汪宏
- 血清Cys C、RBP和尿mALB检测对肾小球滤过功能及肾功能损伤诊断分析被引量:27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及尿尿微量白蛋白(m Alb)检测对肾小球肾炎的滤过功能及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2例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观察组、39例健康体检合格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Cys-C、RBP及m Alb水平,观察组不同预后者肾功能指标水平,观察组不同预后者血清Cys C、RBP及尿m ALB水平,两组血清Cys C、RBP及尿m ALB检出率。结果:观察组血清Cys C、RBP及尿m AL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73±0.72)mg/L vs(0.85±0.21)mg/L,(104.72±21.36)mg/L vs(37.69±8.91)mg/L,(39.51±4.02)mg/L vs(7.08±1.26)mg/L](P<0.05);10例CRF/CKD和病情缓解或无进展24h尿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血肌酐、尿素氮显著高于病情缓解或无进展组[(105.76±12.37)μmol/L vs(92.09±11.01)μmol/L,(17.02±2.73)μmol/L vs(7.15±1.06)μmol/L](P<0.05);CRF者血清Cys C、RBP及尿m ALB水平均显著高于病情缓解或无进展者[(3.91±0.56)mg/L vs (2.08±0.35)mg/L,(182.36±31.23)mg/L vs(47.08±9.35)mg/L,(258.68±70.27)mg/L vs (16.03±3.24)mg/L](P<0.05);血清Cys C、RBP及尿m ALB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3.33%、76.19%、73.80%,联合检测率为92.85%,联合检出率显著高于单项指标检出率(P<0.05)。结论:血清Cys C、视黄醇结合蛋白及尿m ALB三者联合检测有效率较高,可用作评估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滤过功能及肾功能损伤,观察患者预后。
- 方芳汪宏耿克明张赟辉罗军
- 关键词:滤过功能肾功能损伤
- 西那卡塞+骨化三醇+碳酸镧联合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观察对尿毒症血液透析(HD)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开展西那卡塞+骨化三醇+碳酸镧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黄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尿毒症HD伴SHPT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骨化三醇治疗)和研究组(40例,西那卡塞+骨化三醇+碳酸镧联合治疗),比较两组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甲状旁腺体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钙磷乘积、iPTH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钙磷乘积、iPTH更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甲状旁腺体积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6个月颈动脉IMT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6个月IMT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3个月、6个月甲状旁腺体积、IMT更低(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50%,与对照组的1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2,P=0.762)。结论对尿毒症HD伴SHPT患者,应用西那卡塞+骨化三醇+碳酸镧联合治疗,可改善钙磷代谢,调节iPTH,减少甲状旁腺体积和颈动脉粥样硬化风险,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 汪成军汪宏宛家奎邵珏
-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化三醇
- 糖尿病肾病治疗药物新进展被引量:7
- 2018年
-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引起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 D)的主要原因之一,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较为棘手的问题,亟待解决。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得到了进一步深入,目前出现了很多新的治疗措施,本文对糖尿病肾病药物治疗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 章丹汪宏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