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野

作品数:19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专利
  • 6篇学位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水利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水力
  • 5篇水力特性
  • 4篇粘菌素
  • 4篇拦污
  • 4篇拦污栅
  • 4篇多粘菌素
  • 3篇双模态
  • 3篇水流
  • 3篇同系物
  • 3篇两相流
  • 3篇多粘菌素B
  • 2篇芽孢
  • 2篇芽孢杆菌
  • 2篇水流流速
  • 2篇水流条件
  • 2篇平均流速
  • 2篇种子培养
  • 2篇相含率
  • 2篇量测系统
  • 2篇流速分布

机构

  • 19篇天津大学

作者

  • 19篇袁野
  • 8篇朱洪涛
  • 8篇高学平
  • 3篇程景胜
  • 3篇元英进
  • 2篇谭超
  • 2篇董峰
  • 2篇刘帅
  • 2篇董虓霄
  • 1篇刘帅

传媒

  • 2篇水力发电学报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年份

  • 5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调控多粘菌素B同系物组分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多粘菌素B同系物组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构建pMAD‑△A和pMAD‑△C,(2)将pMAD‑△A转化菌株CJX518,筛选,得到转化成功的菌株,再培养传代得到质粒丢失菌株,通过PCR测序验证...
程景胜袁野元英进
文献传递
一种调控多粘菌素B同系物组分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多粘菌素B同系物组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构建pMAD‑△A和pMAD‑△C,(2)将pMAD‑△A转化菌株CJX518,筛选,得到转化成功的菌株,再培养传代得到质粒丢失菌株,通过PCR测序验证...
程景胜袁野元英进
一种进/出水口拦污栅模拟试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进/出水口拦污栅模拟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模型、稳流装置、流量控制系统和量测系统,所述试验装置通过流量控制系统控制来流稳定;所述稳流装置保证进出流平稳、水位恒定;所述量测装置实时量测试验模型中的拦污栅前后断面...
高学平袁野刘殷竹朱洪涛
基于演化博弈的NN软件公司合作营销收益分配机制研究
博弈模型作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模型之一,对于解释当前很多复杂的经济学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产业分工与行业分工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更能体现出良好的理论前瞻性。本文研究的课...
袁野
关键词:合作营销收益分配机制演化博弈
一种进/出水口拦污栅模拟试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进/出水口拦污栅模拟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模型、稳流装置、流量控制系统和量测系统,所述试验装置通过流量控制系统控制来流稳定;所述稳流装置保证进出流平稳、水位恒定;所述量测装置实时量测试验模型中的拦污栅前后断面...
高学平袁野刘殷竹朱洪涛
分离三组分物系精馏方式的模拟和优化选择
精馏是化工生产中最常用的分离技术,但是也为耗能高的过程。热集成和热耦合方式是常见的精馏节能方式。常见的热集成方式有前馈集成和反馈集成,热耦合方式有部分热耦合与全部热耦合(即隔板塔DWC)。一些研究表明,全热耦合塔相对于传...
袁野
关键词:精馏技术
利用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共培养提高多粘菌素产量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共培养提高多粘菌素产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多粘类芽孢杆菌的二级种子和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的二级种子,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在28~35℃、180~220rpm的条件下发酵72~96h。...
程景胜孙慧中卫斯毓袁野元英进
引入退货结构的一类多级供应链牛鞭效应的研究
牛鞭效应是现代供应链系统中威胁各级成员库存、成本、信息稳定运行的重大问题之一,它产生于供应链逐级传递的订单变化中,表现为市场最初的需求信息波动通过供应链的传递。由于信息无法共享、前置期的影响、价格变化引起批量订货和与实际...
袁野
关键词:多级供应链牛鞭效应市场占有率
两相流分相流速声电双模态测量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相流分相流速声电双模态测量方法,所采用的双模态传感器包括一套电学传感器和一套超声多普勒探头,测量方法为:利用电学传感器采集信号并获取水相含率、油相含率和两相流混合密度;确定超声多普勒探头的测量空间,计算测...
谭超袁野董虓霄董峰
文献传递
竖井式进出水口水力特性研究进展
2024年
竖井式进出水口是抽水蓄能电站水道系统两端控制水流的常用进出水口型式之一。竖井式进出水口双向过流,水流在短距离内经历两次90°流向转变(水平-竖直-水平),流向变化剧烈,水力条件复杂,深入研究竖井式进出水口水力特性,进而优化其体型结构,对抽水蓄能电站设计及施工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介绍竖井式进出水口应用背景及体型特点,分析竖井式进出水口水力特性存在的问题;其次,对竖井式进出水口孔口流量分配、拦污栅断面流速分布、漩涡和水头损失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最后,归纳了竖井式进出水口水力特性研究方法,探讨了今后研究应聚焦的主要方向。
高学平袁野朱洪涛刘殷竹
关键词:抽水蓄能电站水力特性研究方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