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舜
- 作品数:11 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语义记忆障碍特征性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语义记忆障碍的特点,揭示语义知识在大脑中组织的性质。方法对43例AD患者及28例正常对照者进行一般认知功能测评和语义记忆评估。语义记忆评估选用常见的有生命类及无生命类物体,进行口头图片命名、口头声音命名、图片关联匹配、词语关联匹配测试。统计每一例被试对物体名称和物体语义关联匹配的正确比例,对数据进行群组分析和个体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D组对有生命物体和无生命物体的名称及语义关联匹配均有损伤。10例患者在有生命物体的语义任务上的成绩显著差于在无生命物体的语义任务上的成绩,而另外6例患者在无生命物体的语义任务上的成绩显著差于在有生命物体的语义任务上的成绩。结论 AD患者存在语义记忆障碍,部分AD患者可出现语义范畴特异性损伤,且可出现语义障碍的范畴双分离现象。这表明有生命物体和无生命物体范畴在大脑内相对独立表征,与大脑中语义知识的分布式表征理论一致。
- 腊琼毛善平董慧敏郭晓洁王舜
- 关键词:阿尔兹海默病语义记忆语义表征
- 52例睡眠期癫痫性电持续状态患儿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睡眠期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ES)患儿的临床特征并评估治疗模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21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小儿神经科脑电图数据,提取脑电图结果显示为ESES的患儿资料,查阅His系统住院及门诊医疗随诊记录,收集患儿一般信息、临床表现、癫痫发作特征、发育评估、头颅影像学、脑电图结果、治疗方案等相关信息。结果:共有52名患儿(男29例,女23例)纳入研究。ESES诊断时的年龄范围为28~148月龄(中位年龄为72个月)。癫痫发作是最常见的首发临床表现(75%),所有患儿病程中均出现癫痫发作。脑部影像学MRI结果显示异常20例(38.5%)。27例患儿(51.9%)存在某种形式的发育迟缓。32例ESES消除患儿的有效治疗方案为糖皮质激素[或联合人血丙种免疫球蛋白(IVIG)]免疫治疗19例(59.4%),大剂量安定5例(15.6%),抗癫痫药物3例(12.5%),同时应用大剂量安定和抗癫痫药物5例(15.6%)。年龄越大(≥10岁)ESES达到缓解的趋势越明显。癫痫控制无发作率在ESES消除组较ESES无缓解组高(P=0.024)。不伴有发育迟滞的患儿ESES缓解率(73.9%)较发育迟滞组57.7%高(P=0.027)。ESES患儿脑部影像学正常组(23/30,76.7%)较异常组(9/19,47.4%)更易达到ESES消除(P=0.036)。结论:ESES患儿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联合IVIG)进行免疫调节治疗,可能有助于促进ESES消除;合并发育迟滞和颅脑结构影像学异常可能是ESES消除的不利因素;ESES消除与癫痫控制无发作和年龄增长(超过10岁)相关。
- 张海菊余诗倩夏利平王舜麻莉娜姚宝珍
- 关键词:癫痫神经损伤复发预后
- 线粒体自噬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7年
- 1线粒体自噬1.1概念细胞自噬(Autophagy)是真核细胞中进化上高度保守的、用于降解和回收利用细胞内生物大分子和受损细胞器的过程。根据底物进入溶酶体内的途径不同可将自噬分为3种类型:微自噬(microautophagy)、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haperonemediatedautophagy,CMA)、巨自噬(macroautophagy)[1]。大多数情况下所指的自噬即为巨自噬或大自噬。巨(大)自噬可以分为选择性和非选择性,之前的研究认为自噬对降解底物没有选择性,
- 方聪聪毛善平董慧敏刘宝辉王舜
- 关键词:细胞衰老溶酶体线粒体膜电位分子伴侣生物大分子
- 帕金森病伴发抑郁和焦虑及其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调查帕金森病(PD)伴发抑郁、焦虑的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83例PD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采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及贝克焦虑自评量表(BAI)对其进行评定,将性别、疾病临床类型、年龄、病程、起病年龄、受教育年限、MMSE评分、Mo CA评分、UPDRSⅢ评分、Hoehn&Yahr分级、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纳入研究,对相关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及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83例PD患者中抑郁发生率为45.8%,焦虑发生率为41.0%;PD抑郁组与非抑郁组之间及PD焦虑组与非焦虑组之间年龄、起病年龄、受教育年限、LED(mg/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PD患者的BDI评分与年龄(r=-0.280,P=0.01)、受教育年限(r=-0.237,P=0.03)及LED(mg/d)(r=-0.222,P=0.04)呈负相关,PD患者BAI评分与年龄(r=-0.295,P=0.007)、LED(mg/d)(r=-0.328,P=0.003)呈负相关。结论 PD患者常伴发抑郁及焦虑,其发生与患者年龄、受教育年限、抗帕金森药物的使用密切相关,是内源性的生物学因素、外源性的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王舜毛善平腊琼郭晓洁方聪聪
- 关键词:帕金森病抑郁焦虑
- 抑郁对帕金森病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抑郁对帕金森病(PD)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1例PD患者及20例对照组进行整体认知功能、执行功能及抑郁状况的评定。整体认知功能评定使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执行功能评定包括言语流畅性测验(VFT),连线测验(TMT),Stroop字色干扰测验(SCWT),画钟测验(CDT),数字符号替换测试(DSST)及数字广度测试(DST)等;使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评估抑郁状态。结果抑郁组SFT,PFT,DST,DSST,CDT,TMA,TMB,Stroop-B,Stroop-C,SIE评分均差于对照组(P<0.05);非抑郁组PFT,DST,DSST,TMA,TMB,Stroop-C,SIE评分差于对照组(P<0.05);与非抑郁组比较,抑郁组SFT,PFT,DST,DSST,TMA,TMB,Stroop-B,Stroop-C,SIE评分较差(P<0.05)。结论 PD患者存在明显的执行功能障碍,抑郁可以明显加重PD患者的执行功能障碍。
- 王舜毛善平董慧敏腊琼郭晓洁方聪聪
- 关键词:帕金森病抑郁
- 大鼠早期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USP10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与自噬的关系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早期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中再灌注不同时间点USP10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与自噬的关系。方法将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脑缺血2 h再灌注6 h模型组、脑缺血2 h再灌注12 h模型组、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模型组;采用线栓法致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给予神经行为学评分,用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透射电镜观察梗死周边区皮层神经元自噬,Western blot法检测梗死周边区皮层USP10和自噬相关蛋白LC3B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梗死周边区皮层神经元中USP10及LC3B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免疫荧光双标显示模型组自噬蛋白阳性细胞数与存活神经元数均于再灌注12 h最多(P<0.05),二者某种程度上趋势一致;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双标均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USP10及LC3B蛋白在模型组中表达上调(P<0.01),且于再灌注12 h组达到高峰(P<0.05);透射电镜显示再灌注不同时间点自噬强度的变化与免疫荧光自噬蛋白表达水平的趋势基本一致。结论早期脑I/R损伤中自噬的激活某种程度上可减轻神经元的损伤,而USP10可能通过某种机制调控脑I/R中自噬的发生发展。
- 方聪聪毛善平曾智董慧敏刘宝辉王舜谭华威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自噬LC3
- 癫痫儿童行为问题与学习障碍的研究及相关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癫痫儿童行为问题及学习障碍的发生率,并研究行为问题与学习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Conners父母问卷及学习障碍儿童筛查量表对(PRS)50例癫痫儿童及52例正常儿童进行测评及结果分析。结果:癫痫组行为问题检出率34%,学习障碍检出率14%,癫痫伴学习障碍儿童中行为异常发生率为42.86%,不伴学习障碍的癫痫儿童中则为32.56%,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χ^2=0.285,P=0.011),剖宫产、发作频率高是癫痫儿童出现行为问题的高危因素,OR(95%CI)分别为18.618(1.596-217.181)、2.566(1.249-5.273),PRS得分高是保护因素,OR(95%CI)=0.900(0.832-0.973)。结论:癫痫儿童的行为问题及学习障碍发生率高,共患学习障碍的患儿更易表现出行为问题。
- 叶静萍朱恒博余诗倩王舜姚宝珍
- 关键词:癫痫儿童行为问题
- 卒中后失语症康复机制的事件相关电位与功能影像学研究
- 目的:探讨右侧大脑在卒中后汉语失语症患者康复期的作用。方法:收集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首次单发卒中并伴有失语症患者10例作为实验组,选择年龄性别与实验组相仿的健康人10例作为对照组,签定知情同意书。实验组患者于卒中急性期(...
- 谭华威毛善平胡荣华腊琼郭晓洁王舜
- 关键词:康复机制事件相关电位功能影像
- 缺血后处理对PC12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致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PC12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PC12细胞分为3组:正常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缺血再灌注组予以糖氧剥夺12 h后正常培养,缺血后处理组经糖氧剥夺12 h后予以3个循环的正常培养(10 min)→糖氧剥夺(10 min),再正常培养12 h后通过Hoechst染色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Caspase-3活化蛋白及磷酸化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PCR检测各组细胞NF-κB及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结果Hoechst染色显示缺血后处理可降低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细胞凋亡;与对照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磷酸化NF-κB/p65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高;缺血后处理组磷酸化NF-κB/p65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NF-κB和Caspase-3的mRNA表达趋势与蛋白表达基本一致。结论缺血后处理可以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PC12细胞凋亡,这可能与NF-κB/p65信号通路有关。
- 郭晓洁毛善平董慧敏刘宝辉腊琼王舜方聪聪
- 关键词:缺血后处理PC12细胞NF-ΚB/P65凋亡
- 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 2016年
- 帕金森病(PD )是一种发生于中老年人的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为中脑黑质多巴胺(D A )神经元变性、坏死和胞质路易小体形成,其运动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等。
- 王舜腊琼郭晓洁方聪聪毛善平
- 关键词:帕金森病抑郁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