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瑞红
-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太原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资源配置和社区居民及职工满意度调查
- 2015年
- 目的了解太原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为提出推进措施提供有力的事实依据。方法 2012年6~8月招募山西医科大学学生作为调查员,对通过分层随机抽样产生的太原市7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机构资源配置(人力和经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和居民及职工满意度调查。结果太原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公卫医师、人员编制配置和政府拨款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67、0.65和0.79;居民对服务中心(站)的诊疗费用满意度最低,likert评分值仅为2.66和2.78;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所在社区居民了解居民健康档案的比率分别为19.23%和13.60%;居民建档率分别为65.38%和61.30%;居民就医调用健康档案的比率分别为16.15%和7.28%;非编制员工占服务中心(站)所有职工的55.48%(157/283),其对收入水平、个人发展和培训机会的满意度得分均在3分以下,低于在编职工(P〈0.01)。结论社区卫生服务公卫医师配置仍有不足;机构员工中多为"临时工",待遇低,缺乏业务技能培训,岗位稳定性差;居民健康档案多为一次性的"死档",不能充分利用;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了解程度不高,对其方便性较为满意,对其医疗技术水平和药品价格较不满意。
- 武永春高瑞红张志琴马利刚苏斌
-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调查
- 农业县三级妇幼保健网网底与社区的交叉初探
- 1998年
- 分析了外户籍人口占大兴县总人口近1/4及外地孕产妇占全县医院分娩总数1/3强的现状,指出了建立在户籍基础上的三级妇幼保健网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而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应运而生的社区与三级网尤其是网底并存的现象,提供了扩大三级网的涵盖范围,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使两者有机结合,将全县境内的所有孕产妇的管理落到实处的可能性,抛砖引玉。
- 邓坊非高瑞红
- 关键词:户籍
- 北京市大兴区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了解大兴区流动孕产妇和儿童妇幼保健服务现状与需求。方法:分层整群抽样确定4个镇,进行问卷调查与定性访谈。结果:共调查700例孕产妇,723例儿童。儿童看护人文化程度普遍低,保健知识缺乏,对卫生保健服务知晓率存在差异,计划免疫率98.9%、定期体检率59.1%、新生儿访视率19.9%,对呼吸急促、大便带血严重的疾病危险症状识别率较低为15.5%、15.2%;流动孕产妇70%以上来京后妊娠,孕期系统管理率明显低于户籍人口(P<0.01),产前检查少于4次占49.44%;产前检查总费用,在正规医院78.13%500元以上,在私人诊所90.72%在200元以下;孕妇对危险因素识别能力不足,大多数人认为只有阴道出血和肚子疼的时候再找医生;91.60%的孕产妇期望接受产前检查,85.8%的儿童看护人认为需要定期体检。结论:现有妇幼保健服务利用率较低;对私人接生打击力度不够;妇幼保健服务需求依然存在,应加强宏观管理,细节管理,摸索区域管理模式。
- 朱金丽高瑞红刘广美游红薛春光
- 关键词:流动人口妇幼保健影响因素
- 大兴区流动人口妇幼保健网格化管理模式初探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 探索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网格化管理模式.方法 采取基线调查、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专家论证和预实验等在试点地区进行网格化管理模式研究.结果 网格化管理模式实施后,区-镇-村(居)三级妇幼保健管理网络进一步延伸;建立了监测与部门联动机制;拓展了流动人口妇幼保健人群信息监测的途径;2009年试点地区流动孕妇和0~6岁流动儿童建册率分别为55.05%和65.56%,相对于2008年的32.05%(χ^2=257.81,P〈0.01)和58.86%(χ^2=49.95,P〈0.01)有了较大的提高.结论 妇幼保健网格化管理模式可行有效,且需进一步巩固,以保障运行.
- 高瑞红朱金丽丁辉游红刘广美薛春光
- 关键词:流动人口妇幼保健网格化
- 北京市大兴区1997—2008年出生缺陷监测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兴区出生缺陷发生情况,探讨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成效。【方法】按照北京市出生缺陷监测工作要求,运用描述性研究方法监测全区助产机构出生围产儿。【结果】平均出生缺陷发生率146.26/104,呈上升趋势;先天性心脏病639例,肢体畸形224例,唇腭裂125例,神经管畸形88例,居前四位;出生缺陷儿产前确诊307例,占22.86%,超声诊断缺陷儿889例,占66.20%。【结论】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依托妇幼保健三级网络,临床与保健有机结合,推行"5-3-5"核心干预措施有成效。
- 朱金丽丁辉高瑞红董鸥刘广美樊航
- 关键词:干预措施
- 太原市空气污染对小学生呼吸系统症状的急性影响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了解太原市重工业造成的空气污染对儿童呼吸系统症状的急性影响,探讨儿童呼吸系统症状与空气污染的相关性。方法于2008年7月1日-2009年6月30日以定群研究方法选择479名6—11岁儿童,通过填写小学生健康日志来记录每日呼吸系统症状。同时收集距学校1.5km处空气监测点PM10、SO2、NO2、CO日均浓度。应用广义估计方程(GEE)建立空气污染与小学生呼吸系统症状的剂量反应关系,估计污染物危险度。结果调整了个体水平的危险因素之后,SO2影响的估计值稳定。在滞后效应中,lagl~lag3和lag5危险度相对较高,SO2浓度每升高1个四分位数间距(63μg/m3),儿童呼吸系统症状增加8%~17%。在累积效应中,危险度随累积天数的增加而上升,SO2浓度每升高1个四分位数间距,儿童呼吸系统症状增加25%-74%。累积效应大于滞后效应。调整了其他污染物的影响之后,SO2的危险度略有升高,分析结果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气SO2污染可能导致本次调查的小学生呼吸系统症状发生率上升。
- 高瑞红马利刚凌小凤张志琴刘力张燕萍赵宝新
- 关键词:空气污染呼吸系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