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伟
-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正常人骨盆骶棘韧带的解剖学及MRI成像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明确骶棘韧带MRI最佳扫描平面角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1)正常成人新鲜尸体骨盆标本8具,观察骶棘韧带起止点及其形态特点;(2)利用36例正常人骨盆CT数据,测量骶棘韧带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冠状面的角度;(3)对10名志愿者进行3D MRI扫描,记录骶棘韧带角度并与CT数据对比;比较斜冠状面与常规3个面的显像效果。结果 (1)骶棘韧带起于骶尾部连接至坐骨棘。(2)骶棘韧带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冠状面的角度CT数据测量结果为(61.32±8.71)°,在双侧及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3)MRI测量结果为(57.53±2.12)°。CT数据与MRI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斜冠状面的成像优于常规扫描(P<0.05)。结论骶棘韧带MRI扫描在(60.0±5.0)°斜冠状面上显像较好,是常规扫描的重要补充。
- 汪祎然曹生鲁凌伟冯凯彭赓许乙凯王钢
- 关键词:骨盆骶髂关节骶棘韧带MRI
-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矢状面旋转移位的临床病例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在骨盆前后位透视下,通过测量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损伤侧半骨盆在矢状面旋转的影像学参数来判断移位类型,探讨不同移位类型的比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5年6月至2015年6月就诊的82例单侧骨盆环骨折患者资料,男48例,女34例;平均年龄为43岁;骨折按Tile分型:B型48例,C型34例。通过测量骨盆前后位X线片的髂嵴最高点至坐骨结节最低点的距离以及髂嵴最高点至耻骨结节最高点的距离改变来判断骨盆骨折矢状面的前后旋转移位。计算不同移位方向的比率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82例患者通过术前x线片测量,确定有矢状位移位者36例,占43.9%,其中后旋移位28例,占矢状位移位的77.8%;前旋移位8例,占22.2%。术前CT三维重建图片证实与术前X线片判断一致。48例B型骨折患者中21例(43.8%)发生矢状位移位,34例C型骨折患者中15例(44.1%)发生矢状位移位036例存在矢状位移位的患者闭合复位成功率为66.7%(24136),其中前旋、后旋移位患者的闭合复位成功率分别为62.5%(5/8),67.9%(19128),均低于本研究82例患者的总体闭合复位成功率(84.1%)。结论骨盆骨折矢状面旋转移位(前旋和后旋)可通过骨盆正位X线片上特殊的线和点来确定,矢状面旋转移位患者中后旋移位更常见。存在矢状面旋转移位的骨盆骨折患者闭合复位成功率更低。
- 曹生鲁汪祎然冯凯凌伟彭庚王钢
- 关键词:骨盆骨折闭合复位X线
- Stoppa入路内髂坐钢板固定治疗累及后柱的复杂髋臼骨折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探讨采用Stoppa入路内髂坐钢板治疗累及后柱的复杂髋臼骨折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共16例采用Stoppa入路内髂坐钢板治疗累及后柱的复杂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12例,女4例;年龄31-65岁,平均46.7岁;交通伤12例,高处坠落伤3例,挤压伤1例;Letournel—Judet分型:横断骨折3例,前柱伴后半横断骨折4例,双柱骨折9例。显露耻骨联合到耻骨支、髋臼前壁、髋臼内壁、四方体、后柱内侧面、真骨盆缘、坐骨大切迹及骶髂关节,分别复位前柱及后柱骨折,安放后柱内髂坐钢板和前柱钢板,术中X线透视调整螺钉的进钉方向与角度,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相关并发症。术后摄骨盆X线片,依据Matta评分系统评估后柱骨折的复位情况,采用Matta改良的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评价术后一年患侧髋关节功能。结果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后手术,手术时间130-270min,平均165.5min;出血量600-5600ml,平均1245.6ml;术中平均输注浓缩红细胞约6单位。Matta评分显示髋臼后柱骨折达解剖复位12例,满意复位3例,不满意复位1例。术后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2个月。Matta改良的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为8-18分,平均15.8分,其中髋关节功能优11例,良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7.5%(14/16)。术中1例患者出现髂外静脉破裂,1例出现膀胱破裂,均及时缝合修复;1例发生臀上动脉损伤,结扎止血。结论对累及后柱的复杂髋臼骨折,采用Stoppa路内髂坐钢板复位固定可以较全面、安全地显露手术区域,较好地对髋臼后柱骨折进行复位及固定,患者术后恢复好,并发症少。
- 杨运平曹生鲁凌伟郭东鸿彭赓冯凯胡稷杰王钢
- 关键词:髋臼骨折内固定器
- 应用三维重建技术比较不同性别髋臼后柱内髂坐钢板置钉的安全性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应用三维重建技术比较不同性别髋臼后柱内髂坐钢板置钉的安全区和安全角度。方法收集52例成年人(男27例,女25例;年龄为18~74岁,平均47.2岁)正常骨盆的CT扫描数据,重建出骨盆3D模型。对髋臼进行增厚5mm处理,测量放置内髂坐钢板安全区的宽度(d)和闭孔管顶点到坐骨大切迹的垂直距离(W),计算d/w的比值(r)。过髋臼中心、垂直于方形区和坐骨大切迹对装配后的髋骨进行截骨得到截面。男性在大切迹前方1.0、1.5、2.0和2.5cnq处取4点,于截面上分别测量方形区与增厚的髋臼外缘切线所成的角度∠a、∠b和∠c和∠d;女性在大切迹前方1.0、1.5和2.0em处取3点,测量∠a、∠b和∠c比较男、女性之间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男性和女性放置内髂坐钢板安全区的d平均分别为(28.56±2.44)、(24.36±2.47)mm,r平均分别为0.61±0.07、0.54±0.05。男性置钉的安全角度∠a、∠b和∠c和∠d平均分别为88.04°±3.18°、77.81°±3.85°、68.01°±4.11°和56.81°±4.81°;女性∠a、∠b和∠c平均分别为91.29°±4.52°、76.23°±3.82°和62.79°±3.51°男、女性之间d,r∠a和∠c和∠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内髂坐钢板固定髋臼后柱骨折时,应考虑性别的差异,根据钢板的位置选择特定的安全角度。
- 凌伟曹生鲁冯凯彭赓郭东鸿钟子毅童凯王钢
- 关键词:髋臼骨板骨钉
- 三维重建技术比较不同性别髋臼后柱髂坐钢板置钉的安全性
- 目的 应用三维重建技术比较不同性别髋臼后柱髂坐钢板置钉的安全区和安全角度.方法 收集52例成年人(男27例,女25例;年龄为18~74岁,平均47.2岁)正常骨盆的CT扫描数据,重建出骨盆3D模型.对髋臼进行增厚5 mm...
- 曹生鲁王钢凌伟
- 关键词:髋臼三维重建髋臼后柱
- 髋臼闭孔后缘螺钉通道解剖学参数的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为闭孔后缘螺钉通道置钉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收集50例正常成人骨盆(男女各25例)CT扫描数据,"轴位透视法"在半骨盆三维重建模型上测量闭孔后缘螺钉通道置钉参数,并于13具半骨盆骨性标本上验证。结果最大螺钉直径男、女性分为(6.48±1.07)mm、(5.87±1.34)mm,最大螺钉长度男、女性分为(98.03±4.08)mm、(87.34±4.76)mm;OA值男、女性分为(7.93±2.30)mm、(3.77±1.37)mm,AB值男、女性分为(55.99±4.83)mm、(63.66±4.74)mm;∠θ男、女性分为(79.17±9.89)°、(71.81±10.61)°;∠ψ男、女性分为(108.72±6.13)°、(98.12±7.43)°。所有的测量参数均存在男女之间的统计学差异(P<0.05)。13具半骨盆骨性标本除1例女性标本外均于该通道成功置入1枚3.5 mm克氏针。结论根据测量所得参数,于闭孔后缘螺钉通道置入一枚长度合适、直径至少为3.5 mm的拉力螺钉是可行的,可以此为基础设计相关置钉瞄准装置。
- 冯凯曹生鲁郭东鸿凌伟彭赓王钢
- 关键词:髋臼骨折三维成像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