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雪
- 作品数:17 被引量:111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中药化学成分肝脏代谢研究进展概论
- 介绍了中药体内成分代谢主要途径之一,肝脏代谢.简述参与肝脏代谢的各种酶,及其主要代谢活性,根据实例总结几类中药化学成分肝脏代谢研究现状,为中药体内外代谢吸收研究提供依据.
- 杨光辉吴玲芳张晓雪朱丹邵岩岩毛鑫梁文仪陈文静张兰珍
- 关键词:中药化学成分肝脏代谢
- 人肠内菌对藏药余甘子鞣质部位代谢的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人肠内菌对藏药余甘子鞣质部位的代谢。方法采用人肠内菌与余甘子鞣质部位在厌氧条件下,37℃共温孵培养的方法进行代谢,代谢样品通过离心、甲醇沉淀蛋白后,运用HPLC-MSn法对代谢物进行定性分析,运用HPLC-UV法对样品进行定量分析,并绘制时间含量曲线。结果余甘子鞣质部位在人肠内菌作用下用HPLC-MSn检测出13个成分,其中4个为代谢成分焦性没食子酸、甲基没食子酸、尿石素B和尿石素A;4个为原型成分没食子酸、柯里拉京、galloyl glucose、digalloyl glucose和5个待指认成分。样品中没食子酸、柯里拉京、鞣花酸3个指标性成分的含量随人肠内菌代谢时间延长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结论余甘子鞣质部位可被人肠内菌代谢,代谢后其原型活性成分仍有保留,并且有新生成的抗癌活性成分出现。
- 杨光辉吴玲芳张晓雪朱丹邵岩岩毛鑫梁文仪陈文静石任兵张兰珍
- 关键词:代谢
- 丹参酚酸类成分研究进展被引量:83
- 2016年
- 丹参药用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现代研究表明酚酸类成分是丹参中的主要药效物质,具有保护心脑血管、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等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治疗。该文对丹参酚酸类化学成分和近十年国内外药理研究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其研究和开发前景,以期为丹参酚酸类成分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梁文仪陈文静杨光辉朱丹毛鑫邵岩岩吴玲芳张晓雪张兰珍
- 关键词:丹参丹酚酸心血管疾病抗肿瘤抗氧化
- 气道分泌物淀粉酶水平对呼吸机相关肺炎风险的预测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α-淀粉酶在早期评估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风险的应用价值,分析导致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ICU收治的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185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在入ICU第3天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检查,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α-淀粉酶水平;根据患者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第3~14天内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和非VAP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α-淀粉酶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导致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α-淀粉酶在早期预测VAP中的诊断效能。结果185例患者共发生37例VAP,发生率为20.00%;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显示,VAP组误吸危险因素数量、GCS评分、低蛋白血症比例、机械通气时间、应用催眠镇静药和质子泵抑制剂比例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α-淀粉酶水平与非VAP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存在误吸危险因素数量≥3个(OR=45.086)、低蛋白血症(OR=40.718)、机械通气时间越长(OR=1.464)、气管肺泡灌洗液中α-淀粉酶水平越高(OR=1.016)是导致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α-淀粉酶水平在早期预测VAP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87,高于误吸危险因素数量≥3个(AUC=0.733)、低蛋白血症(AUC=0.652)和机械通气时间(AUC=0.664),最佳截点值为580.90 U/L,预测VAP发生的敏感度为94.59%,特异度为75.00%。结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入院时误吸风险数量越多、机械通气时间越长、合并低蛋白血症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α-淀粉酶水平越高,其发生VAP的风险就越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α-淀粉酶可作为评估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风险的新生物学标志物。
- 张晓雪杨志旭盖小荣
- 关键词:Α-淀粉酶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肺炎
- 一测多评法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进展
- 一测多评(QAMS)是近年来新兴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能够在缺少对照品的情况下实现多成分质量控制。本文从"一测多评"法原理及其在含生物碱类、黄酮类、三萜皂苷类、苯丙素类、有机酸类及含醌类等化学成分中药中的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
- 邵岩岩朱丹杨光辉毛鑫孙雪飞赵海娟夏青吴玲芳张晓雪张兰珍
- 关键词:中药化学成分
- 文献传递
- 人参皂苷药代动力学研究及其产物生物活性活性研究进展
- 人参皂苷是人参的特征性成分,同时也是人参诸多药理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本文通过查阅有关人参皂苷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资料,归纳分析了其吸收和分布与代谢和排泄规律,并对其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总结.通过研究人参皂苷的药代动力学,...
- 朱丹邵岩岩杨光辉毛鑫梁文仪陈文静张晓雪吴玲芳张兰珍
- 关键词:人参皂苷药代动力学生物活性
- 文献传递
- HPLC测定不同产地粉萆薢中原薯蓣皂苷和薯蓣皂苷含量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同产地粉萆薢中原薯蓣皂苷和薯蓣皂苷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C18 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08 nm,柱温30 ℃,进样量20 μL.结果 原薯蓣皂苷在1.73~8.64 μg(r=0.999 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98%(RSD=1.53%);薯蓣皂苷在1.03~8.20 μg(r=0.999 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60%(RSD=2.41%).10 个不同产地粉萆薢中原薯蓣皂苷含量在0.89%~2.24%之间,薯蓣皂苷含量在0.75%~3.22%之间.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定量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粉萆薢药材质量控制方法.
- 邵岩岩肖潇吴玲芳朱丹杨光辉张晓雪张兰珍
- 关键词:中药产地原薯蓣皂苷薯蓣皂苷
- 氯化钠诱导白木香悬浮细胞合成苯乙基色酮类成分的LC-MS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Q-Exactive-M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QQQ-MS/MS)对氯化钠诱导的白木香悬浮细胞中苯乙基色酮类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UPLC-Q-Exactive-MS和UPLC-QQQ-MS/MS均采用Waters T3色谱柱(2.1 mm×50 mm,1.8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分别进行梯度洗脱色谱分离,质谱分析均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采集。利用UPLC-Q-Exactive-MS从氯化钠诱导的白木香悬浮细胞样品中鉴定出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47个,其中简单苯乙基色酮及其苷22个、四羟基四氢苯乙基色酮10个、三元氧环四氢苯乙基色酮15个。通过UPLC-QQQ-MS/MS技术对氯化钠诱导处理后白木香悬浮细胞中25个苯乙基色酮进行了定量。通过2种液质联用技术快速、高效地对氯化钠诱导白木香悬浮细胞中苯乙基色酮类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为利用体外培养等生物技术制备沉香中主要的药效和香味物质苯乙基色酮提供重要参考。
- 杜宇张晓雪张泽坤王雯静张蓓蓓张明亮王阳葛祥宇史社坡
- 关键词:白木香悬浮细胞
- 白木香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功能鉴定被引量:2
- 2022年
- 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cytochrome P450 reductase,CPR)是细胞色素P450酶电子传递链的组成部分,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电子传递作用。本研究从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愈伤组织细胞中克隆得到1个CPR基因(Ascpr1),Ascpr1含有一个2124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707个氨基酸残基,其蛋白分子质量为78.82 kD。系统进化分析显示,AsCPR1为Ⅱ型CPR蛋白,与来源于可可树(Theobroma cacao)的CPR蛋白亲缘关系较近。跨膜预测结果显示该蛋白的第52~71位氨基酸为跨膜区,在大肠杆菌Transetta(DE3)中成功表达了N-端缺失67个氨基酸残基的融合蛋白,经亲和色谱纯化后获得对细胞色素C具有还原能力的融合蛋白AsCPR1。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P450酶参与的白木香防御物质合成及CPR在白木香防御反应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 海燕丁宁张泽坤张蓓蓓杜宇张晓雪李娜葛祥宇高博闻史社坡
- 关键词:白木香基因克隆
- 中药成分体内代谢研究现状及代谢产物的鉴定方法
- 中药在体内发挥药效的物质可能是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内代谢产物,产生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原因也可能与中药成分或与体内代谢产物有关。本文总结中药成分体内代谢研究现状,代谢产物鉴定方法及体内代谢研究发展方向,希望为中药成分的...
- 杨光辉朱丹邵岩岩毛鑫赵海娟孙雪飞夏青吴玲芳张晓雪张兰珍
- 关键词:中药化学成分体内代谢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