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群
-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三亚市气象局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 GPM卫星资料在分析“杜苏芮”台风降水结构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8年
- 利用GPM卫星探测的数据产品2A-DPR和1C-GMI以及三亚市30个自动气象站降雨数据对2017年第19号台风"杜苏芮"的降水率、雨顶高度、降水类型、降水微波信号、云水路径、冰水路径、降水三维结构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杜苏芮"加强阶段,近地面降水率主要集中在20. 0 mm·h-1以下,部分区域为40. 0~100. 0 mm·h-1,最大值高达299. 8 mm·h-1;雨顶高度集中在6~10 km,最大为12 km;降水率和雨顶高度的大值区均处在台风外围的螺旋雨带中;台风降水中层云降水占68. 5%,对流降水占27. 1%,对流云降水的平均降水率是层云降水的3. 2倍;低频(18. 9 GHz)、中频(89. 0 GHz)和高频(183. 31±8 GHz)的微波亮温表明台风云系中存在大量的水粒子和冰粒子,且高频对冰粒子的探测更为敏感;台风螺旋云带中对流发展旺盛,且存在大量的降水柱,近地面降水率较大的区域所对应的降水柱也较为密实,降水柱的高度也比较高。
- 朱梅何君涛方勉尹群
- 关键词:降水率降水类型
- 三亚市气候特征及气候舒适性分析
- 2025年
- 稀缺的冬适气候类型、优质的空气质量是三亚市气候康养产业发展、气候+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依托。为深挖三亚市气候资源优势,利用三亚市6个气象站逐日气温、降水、风速、相对湿度等常规观测数据,及空气质量数据,选取温湿指数、风效指数、人体舒适度指数、气候旅游指数、空气质量指数等指标对三亚气候条件及重点旅游景点气候舒适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三亚市气候具有暑热期短、严寒期无、降雨充沛、干湿季分明、太阳能资源丰富等特点。11月—次年3月三亚市各旅游景区的气候舒适性处于舒适/偏热等级,适宜居住、避寒和旅游;5—9月三亚气候舒适性降至热/闷热等级,综合气候条件不太理想。气候旅游指数全年始终保持在6级以上,旅游气候条件优越,且空气优良率99.7%,六大污染物均处于一级标准。研究结果可为三亚市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朱梅方勉尹群
- 关键词:气候特征
- 三亚市秋季一次大暴雨过程的对流云特征分析
- 2024年
- 利用自动气象观测站降水数据、ERA5再分析数据和葵花8号卫星数据,对2020年10月18日三亚市出现的大暴雨过程的对流云物理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强烈的南海辐合带和南下的大陆高压相互作用,及低空偏东风急流相伴,为此次大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和水汽条件,海上中尺度对流云团在偏东气流引导下移入三亚市,造成三亚市陆续出现强降水。对流云团的红外窗区通道和水汽通道亮温差能较好地反映雨强的大小,降水强度超过20.0 mm·h^(-1)时,出现亮温差小于0℃的亮温逆转现象。云顶高度、云光学厚度与雨强的相关性优于云顶温度的,而云粒子有效半径与雨强的相关性较差。20.0 mm·h^(-1)以上的短时强降水对应的云顶温度为-67.9℃、云顶高度为15.1 km、云光学厚度为114。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对中尺度对流云团亮温、云特征参数进行深入分析得到的重要特征可为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提供参考依据。
- 尹群朱梅冯杰荆琦方勉盛立芳
- 关键词:大暴雨亮温差
- 气候变暖背景下热带地区气候生产潜力研究——以三亚市为例
- 2024年
- 以热带地区三亚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09—2023年三亚市6个气象观测站日降水量、日平均气温等观测数据,利用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三亚市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十五年来,三亚市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和气候生产潜力分别以0.54℃/10a、-227.6 mm/10a、-67.4 kg/(hm^(2)·10a)的速率变化,仅气温的变化趋势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三亚市各分区的气候生产潜力年际变化存在较大波动,各分区的年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328.8~394.0 kg/(hm^(2)·a)。空间分布上,气温呈现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分布特点;降水和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总体上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三亚市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与气候生产潜力分别存在正向和负向的相关关系,其中降水对气候生产潜力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
- 朱梅尹群方勉
- 关键词:热带地区气候生产潜力降水
- 三亚市雷暴气候特征统计分析
- 2024年
- 利用1981—2013年三亚市逐日雷暴观测数据,对海南三亚地区雷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1—2013年三亚市年平均雷暴日数为57.2 d,频发时段在5—10月,年际变化特征显著,年雷暴日以6.584 d/10 a的速率在减少;雷暴日年变化具有单峰型特征,5月雷电活动逐步增多,雷电活动高峰期出现在6月、8月;夜间及午后2个时段时雷暴活动的强势期,降水和气温两个要素与雷电活动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研究结论可为做好雷电灾害天气预测预警、有效开展气象防雷减灾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进一步研究三亚市雷暴的形成机理奠定基础。
- 卢小冬尹群
- 关键词:雷暴日
- 浅述海南专业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 2018年
- 海南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在国民经济建设及人民安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海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行业对气象服务内容及时效性、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海南省专业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彰显出明显的不足,为此应转变发展理念,逐步提升发展意识,重视气象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并使气象科技服务能力建设及区位特色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得到提高,确保专业气象科技服务工作顺利开展。
- 尹群
- 酒店气象专用电视频道技术方案
- 2003年
- 阐述了酒店气象专用电视频道的工作原理,同时还推荐了本系统软硬件具体的配置,最后对专用系统软件的工作流程及其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 郑虹晖尹群翁锦辉
- 关键词:酒店视频输出硬件配置闭路电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