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佳星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上皮
  • 2篇上皮内
  • 2篇上皮内瘤
  • 2篇上皮内瘤变
  • 2篇皮内
  • 2篇转归
  • 2篇瘤变
  • 2篇内瘤
  • 2篇基因
  • 2篇宫颈
  • 2篇宫颈上皮
  • 2篇宫颈上皮内
  • 2篇宫颈上皮内瘤
  • 2篇宫颈上皮内瘤...
  • 2篇HTERC基...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原位杂交
  • 1篇荧光原位杂交...
  • 1篇原位
  • 1篇原位杂交

机构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孙佳星
  • 1篇米贤军
  • 1篇罗小婉
  • 1篇陈昂
  • 1篇肖琳
  • 1篇符丽华
  • 1篇栾峰
  • 1篇王莹
  • 1篇李玉鹏

传媒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hTERC基因在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进展和转归中的价值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宫颈石蜡包埋切片中人类染色体端粒酶RNA(h TERC)基因扩增情况,在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进展和转归中的价值。方法:收集55例CINⅠ患者的宫颈石蜡包埋病理标本,随访后根据病理学确诊情况分为3组,CINⅡ、Ⅲ及宫颈癌组(进展组)13例、CINⅠ组(持续组)19例、正常或炎症组(转归组)23例。采用FISH技术检测不同组中宫颈石蜡包埋切片中h TERC基因扩增情况。结果:共有54例CINⅠ患者的宫颈石蜡包埋病理标本纳入研究,h TERC基因扩增阳性22例,其中进展组12例,持续组9例,转归组1例,阳性率分别为进展组100.00%,持续组47.37%,转归组4.35%。3组h TERC基因扩增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常信号比2∶3、2∶4、4∶4和N∶≥5的细胞数比例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FISH技术检测宫颈石蜡包埋切片中h TERC基因扩增情况可以预测CINⅠ的进展和转归;异常信号比为4∶4和N∶≥5可能可以用来预测CINⅠ的进展。
孙佳星王莹肖琳米贤军罗小婉栾峰符丽华陈昂李玉鹏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石蜡包埋切片
hTERC基因在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进展和转归中的价值
在世界范围内,宫颈癌的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四位,每年有大约53万新发病例,其中死亡例数高达266,000例。在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6.2万,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的30%,是仅次于乳腺癌而引起妇女生殖系癌症相关死亡的重...
孙佳星
关键词: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基因表达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