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娴娴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超临界
  • 2篇多孔
  • 2篇多孔炭
  • 2篇气化
  • 2篇气化过程
  • 2篇燃气
  • 2篇煤基
  • 2篇活性炭
  • 2篇焦油
  • 2篇传质传热
  • 1篇孔隙
  • 1篇褐煤
  • 1篇超临界水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山...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篇周娴娴
  • 3篇毕继诚
  • 3篇张荣
  • 3篇曲旋

传媒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煤在超临界水中转化制备活性炭同时副产燃气及焦油的方法和装置
一种煤在超临界水中转化制备活性炭同时副产燃气及焦油的方法是利用超临界水高压环境,具有较高的萃取溶解性及极强的传质传热性能的特点,采用煤为原料制取活性炭和高热值煤气及焦油,实现了超临界水对煤热解、气化及萃取耦合为一体的工艺...
毕继诚周娴娴曲旋张荣
文献传递
超临界水中煤基多孔炭孔隙形成过程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在半连续超临界水反应器(SCWR)中考察了不同温度、反应时间下昭通褐煤的转化特性,结合半焦有机官能团及碳微晶结构分析,推测在超临界水中半焦孔隙的形成过程以及煤中矿物质的作用。结果表明,超临界水首先快速萃取出褐煤热解产物,促进了半焦石墨化,形成良好的炭素前驱体,此过程对半焦孔结构基本无作用;当温度高于550℃,炭素前驱体发生气化反应,产生了较多的C-O-C交联结构,比表面积明显提高,逐渐形成多孔炭材料;脱灰后的煤在升温过程中具有更高的萃取率,形成有利于微孔产生的炭素前驱体,煤中的矿物质更有利于中孔的形成。
周娴娴曲旋张荣毕继诚
关键词:超临界水褐煤多孔炭
煤在超临界水中转化制备活性炭同时副产燃气及焦油的方法和装置
一种煤在超临界水中转化制备活性炭同时副产燃气及焦油的方法是利用超临界水高压环境,具有较高的萃取溶解性及极强的传质传热性能的特点,采用煤为原料制取活性炭和高热值煤气及焦油,实现了超临界水对煤热解、气化及萃取耦合为一体的工艺...
毕继诚周娴娴曲旋张荣
超临界水中煤基多孔炭孔隙形成过程分析
在半连续超临界水反应器(SCWR)中考察了不同温度、时间、流量条件下昭通褐煤转化产物组成分布,结合半焦有机官能团及碳微晶结构分析,推测在超临界水中半焦孔隙的形成过程,以及煤中矿物质的作用。结果显示超临界水首先快速萃取出褐...
周娴娴曲旋张荣毕继诚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