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
-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患者116例临床分析
- 2021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隔离病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患者116例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治疗和转归,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6日至6月30日南京江北医院隔离病房收治的116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胸部CT影像资料、治疗及预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6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患者,男性70例(60.3%),女性46例(39.7%),中位年龄46.1岁;南京市91例(78.4%),湖北省患者5例(4.3%);18~59岁患者85例(73.3%);合并有基础疾病患者27例(23.3%)。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1例,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115例。发热和咳嗽是常见临床症状。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中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损害较其他患者常见,磨玻璃影和实变是疑似感染患者胸部CT早期常见改变。呼吸支持治疗4例,升白细胞治疗3例,保肝治疗14例。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病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与多种疾病混淆,应密切关注病情进展,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查结果,及时研判病情变化,尽早明确诊断,调整治疗方案,努力提高相关疾病救治成功率。
- 杨震彭程卜顺林
- 关键词:流行病学胸部CT预后
- 血栓弹力图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凝血功能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技术在监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凝血功能中作用。方法对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57例AECOPD患者(AECOPD组)和48例在体检中心体检患者(健康对照组)采取新鲜血标本,使用血栓弹力图技术检测相关指标(R值、K值、α角、Ma值和LY30、EPL值),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之间的凝血因子功能、血小板功能和纤维蛋白功能差异;其次检测AECOPD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g)、血浆D-二聚体、国际正常化比值(INR)及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以求了解上述传统凝血功能检测指标与血栓弹力图检测指标相关性;通过Logistic相关分析了解AECOPD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与血栓弹力图相关检测指标相关性。结果 (1)AECOPD组患者R值:(5.97±1.54)min、K值:(1.69±0.43)min、α角:(64.63±7.83)°、Ma值:(66.16±5.89)mm,Ly30:40.82%,EPL:39.92%;对照组患者R值:(7.15±1.23)min、K值:(1.83±0.44)min、α角:(61.74±8.68)°、Ma值:(63.08±4.19)mm,Ly30:67.46%,EPL:68.53%,AECOPD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中发现:α角与TT负相关(P=0.02,r=-0.308);K值与D-二聚体负相关(P=0.01,r=-0.320);Ma值与D-二聚体正相关(P=0.033,r=0.281);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α角与吸烟指数负相关(P=0.03,r=-0.381),与COPD患病时间负相关(P=0.02,r=-0.303)。(3)激素治疗组和非激素治疗组α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心衰组和非心衰组M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呼吸衰竭组和非呼吸衰竭组TEG检测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血栓弹力图技术与传统凝血功能在监测AECOPD病人凝血功能时存在相关性,不能相互替代。(2)糖皮质激素治疗、吸烟指数和COPD患病时间可能是AECOPD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重要影响�
- 杨震夏明成孙鸿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血栓弹力图D-二聚体吸烟指数血小板计数
- 结核性大叶性肺炎2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分析及归纳结核性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以便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方法分析南京江北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2例结核性大叶性肺炎病例。以"肺结核""大叶性肺炎"为检索词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对中文文献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00至2016年,共筛选出17篇,分析517例影像学呈大叶性肺炎表现的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者起病急骤,表现为高热、咳嗽、咳痰,酷似大叶性肺炎临床症状,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波动于4.0~10.0×109/L,影像学显示病变位于单侧肺叶,抗生素治疗无效,经抗结核治疗后症状缓解。517例患者中,男320例,女197例,男女比例1.62∶1,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胸痛、血痰等。412例(79.7%)白细胞计数为4.0~10.0×109/L、239例(46.2%)痰找抗酸杆菌阳性。影像学表现病变为单侧485例(93.8%),其中单侧上叶为335例。487例(94.2%)患者抗结核治疗1周~1个月,肺内病灶明显吸收。结论肺结核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为非典型性与多样性,易造成临床上误诊、漏诊、误治;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决定此类不典型肺结核预后的关键。
- 盛维伟杨震彭程夏明成
- 关键词:肺结核大叶性肺炎影像学抗结核治疗
- 南京市江北新区化工工人与钢铁工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了解南京市江北新区化工产业工人和钢铁产业工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率,发现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相关产业工人职业防护提供有益帮助。方法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在南京江北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接受职业体检的9509例化工产业工人和在南京南钢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接受职业体检的5764例钢铁工人的肺功能数据、职业信息,并对符合COPD的患者进行相关职业危害因素调查。结果南京市江北新区化工工人COPD现患率9.66%(919/9509),钢铁产业工人COPD现患率13.55%(781/5764),后者COPD患病率显著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60,P<0.01)。化工产业工人COPD患者的职业危害因素以接触刺激性气体(氮氧化合物、氨气、氯气和苯化合物)为主,高达88.90%;钢铁产业工人COPD患者的职业危害因素以粉尘(硅尘和金属烟尘)为主,高达88.22%。结论化工产业工人和钢铁产业工人COPD现患率有差异,其相关职业危害因素不同,根据不同生产工艺改进生产流程,才能保护产业工人健康。
- 杨震朱蛇锁杨帆谢之俭
- 关键词:钢铁工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多站式培训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临床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新时代医学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我们希望通过培训提高临床诊断技能。方法采取分阶段强化培训的方式,逐步提高医学生们的临床实践技能水平,使他们掌握规范的体格检查。在培训前、培训中期和结束后对所有接受培训的学生进行临床技能测试,分别得出成绩1(培训前)、成绩2(培训中期)和成绩3(培训后)。结果临床专业组的成绩3较成绩1、成绩2提高(P均<0.05);影像专业组的成绩3与成绩1、成绩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成绩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专业组的医学生培训结束时,能够独立、熟练、规范地进行体格检查。如何提高影像专业实习生临床技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 刘颖王国品黄晓丽杨震王平周惠
- 关键词:医学生体格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