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澄宇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髓
  • 3篇多发
  • 3篇多发性
  • 3篇多发性骨髓瘤
  • 3篇硼替佐米
  • 3篇骨髓瘤
  • 2篇地塞米松
  • 2篇细胞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1篇低钾
  • 1篇低钾性
  • 1篇低钾性麻痹
  • 1篇地塞米松治疗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性疾病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增多
  • 1篇阳性
  • 1篇阴囊

机构

  • 7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7篇李澄宇
  • 3篇庞缨
  • 3篇谢玮
  • 2篇叶絮
  • 2篇冯莹
  • 1篇徐米清
  • 1篇许浦生
  • 1篇叶子冠
  • 1篇汤勇波
  • 1篇刘捷
  • 1篇郭锐
  • 1篇李小维
  • 1篇蔡晓东
  • 1篇刘凌

传媒

  • 2篇广东省医学会...
  • 1篇河北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广东省医学会...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PDD与PTD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及IL-6水平的影响比较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研究对比PDD(硼替佐米+脂质体阿霉素+地塞米松)与PTD(硼替佐米+吡柔比星+地塞米松)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及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初治MM患者38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PDD组19例,PTD组19例。分别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IL-6水平、M蛋白、瘤细胞数、β_2微球蛋白等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PDD组治疗总缓解率(sCR+CR)为31.58%(6/19),与PTD组的5.26%(2/1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而PDD组又低于PTD组,且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治疗后PDD组M蛋白、瘤细胞数以及β_2微球蛋白水平均低于PTD组,且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PDD组与PTD组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DD组在脱发及心脏毒性方面的发生率比PTD组明显减少。结论:PDD方案治疗MM的临床疗效更佳,且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清IL-6、M蛋白、瘤细胞数、β_2微球蛋白水平,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谢玮庞缨叶絮冯莹李澄宇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脂质体阿霉素白细胞介素-6
病程记录书写中的常见错误与改进建议被引量:1
2019年
如何书写合格的病程记录是每个年轻医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临床工作中比较容易犯错的部分。其常见错误主要表现在书写病程时缺乏分析、照搬照抄、信息丢失、理解错误和记录不按时等。造成错误的原因既有轻视心理、懒惰思想等主观问题,也有基础薄弱、缺乏指导、工作负担重等客观因素。因此,建议从端正心态、勤学多问、加强指导、合理减负等几方面加以纠正,以不断提高年轻医师的病程记录书写质量。
李澄宇李小维叶子冠许浦生徐米清
关键词:病程记录
维甲酸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致阴囊皮肤损害1例
患者男性,39岁,因'皮肤瘀斑伴咽部肿痛5天'入院.查血常规示:WBC 3.8×109/L,RBC 3.0×1012/L,HGB 93g/L,PLT9×109/L,骨髓形态学见异常早幼粒细胞67.5%,流式:CD117+...
李澄宇
以血小板增多伴BCR-ABL融合基因阳性为表现的骨髓增殖性疾病2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分析探讨BCR-ABL融合基因阳性伴血小板增多的骨髓增殖性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观察分析2例以血小板增多为首发表现伴BCR-ABL融合基因阳性患者的诊断、治疗以及转归,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均表现为血小板明显...
李澄宇
硼替佐米对多发性骨髓瘤CLC-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接受硼替佐米化疗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在化疗前后CLC-3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硼替佐米对MM患者CLC-3的影响及疗效的变化。方法:流式细胞技术分离12例初发、及复发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浆(瘤)细胞,检测其CLC-3蛋白表达情况。然后所有观察病例均予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至少4(4-6)个疗程,检测其CLC-3蛋白表达的水平,了解该指标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12例MM患者治疗前的CLC-3均存在高表达。经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后,其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6例完全缓解(CR)及4例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的患者,CLC-3表达水平恢复接近正常。结论:硼替佐米可以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CLC-3的表达情况产生影响,CLC-3表达水平与硼替佐米疗效呈负相关性。硼替佐米直接能否下调CLC-3水平,以及氯通道可否作为治疗该病的新靶点值得进一步研究。
庞缨汤勇波李澄宇谢玮郭锐刘捷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氯通道CLC-3
地塞米松联合甲氨蝶呤及阿糖胞苷鞘内注射致低钾性麻痹1例
本文就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进行了研究,该患者在注射甲氨蝶吟lOmg+阿糖胞昔SOmg+地塞米松1Omg出现了低钾性麻痹,补钾后症状迅速缓解,对于鞘注后出现单纯肢体无力而无感觉障碍,无明显脊髓损伤平面,无伴病理反射的瘫痪病...
李澄宇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低钾性麻痹
文献传递
硼替唑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20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与疗效有关的预后因素及化疗毒副反应.方法:2009年9月至2013年4月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20例初治、难治和(或)复发MM患者接受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
庞缨叶絮李澄宇蔡晓东谢玮刘凌冯莹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地塞米松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