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德勇

作品数:18 被引量:50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乌鲁木齐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关节
  • 5篇韧带
  • 5篇手术
  • 5篇关节镜
  • 4篇前交叉韧带
  • 4篇交叉韧带
  • 3篇韧带重建
  • 3篇肉瘤
  • 3篇前交叉韧带重...
  • 3篇细胞
  • 3篇交叉韧带重建
  • 3篇骨肉瘤
  • 3篇MIR
  • 2篇导板
  • 2篇体感
  • 2篇重建术
  • 2篇截骨
  • 2篇关节手术
  • 2篇本体感觉
  • 2篇META分析

机构

  • 17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河南省洛阳正...

作者

  • 17篇杨德勇
  • 15篇舒莉
  • 6篇孙荣鑫
  • 6篇马强
  • 6篇柴浩
  • 5篇巨啸晨
  • 4篇陈洪涛
  • 3篇刘旭
  • 1篇姜侃
  • 1篇郭晓斐

传媒

  • 2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医正骨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3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节镜下残端保留在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效果及对关节稳定性和本体感觉的影响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残端保留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效果及对关节稳定性和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关节外科拟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患者5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保残组(26例)和保残组(26例),非保残组采用常规关节镜下残端清理重建术式,保残组采用保留残端重建术式,比较2组患者主客观膝关节功能(IKDC评分、Tegner评分和Lysholm评分)、膝关节稳定性(KT-2000测试)、本体感觉恢复及胫骨、股骨隧道扩张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2组患者术后6、12和24个月的IKDC评分、Tegner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术后KT-2000测试均明显降低(P<0.01),且保残组术后各时段IKDC评分、Tegner评分和Lysholm评分及KT-2000测试均优于非保残组(P<0.05,P<0.01);2组患者术后6、12和24个月重现角度均明显低于术前(P<0.01),且保残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重现角度均明显低于非保残组(P<0.01)。与术后1个月相比,2组患者术后6和12个月的胫骨和股骨隧道扩张度均明显升高,且保残组术后12个月的骨隧道扩张度明显低于非保残组(P<0.01)。结论关节镜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保留残端术后的运动功能较好,能够有效提高关节稳定性并降低骨隧道扩张程度,显著促进本体感觉的恢复。
舒莉郭晓斐柴浩杨德勇孙荣鑫
关键词:关节镜前交叉韧带重建稳定性本体感觉
MiR-30c对骨肉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究微小RNA(microRNA,miR)-30c在骨肉瘤细胞中可能发挥的生物学功能。方法荧光定量PCR检测6种骨肉瘤细胞系及人正常成骨细胞中miR-30c的表达水平,筛选目的细胞系;将细胞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及miR-30c过表达组,克隆形成和CCK-8实验检测miR-30c对骨肉瘤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miR-30c对骨肉瘤细胞凋亡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实验分析骨肉瘤细胞体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改变;裸鼠皮下成瘤实验验证miR-30c在体内对骨肉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U2OS、Saos2、Mg63、HuO9、KIKU、143B 6种OS细胞系中miR-30c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hFOB1.19细胞,U2OS细胞中miR-30c表达水平最低(P<0.05)。miR-30c过表达组克隆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随时间延长,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呈升高趋势,但miR-30c过表达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miR-30c组U2OS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5)。miR-30c过表达组细胞转染miR-30c mimic后侵袭细胞数和迁移细胞数明显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5)。裸鼠皮下接瘤4周后,miR-30c过表达组小鼠体内移植瘤体积和重量明显小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miR-30c可能作为抑癌基因参与骨肉瘤细胞U2OS的增殖及转移。
舒莉巨啸晨柴浩杨德勇孙荣鑫
关键词:骨肉瘤微RNAS生物学功能
3 D打印技术辅助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跟骨骨折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系统评价3 D打印技术辅助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跟骨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中关于3 D打印技术辅助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跟骨骨折的随机对照或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检索时限为1998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3 D打印组采用3 D打印技术辅助传统手术方法治疗,传统手术组采用单纯传统手术方法(钢板或螺钉内固定)治疗。由2名研究者独立检索、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估,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纳入的非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估。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426篇文献,经逐层筛选,最终纳入16篇文献,共涉及835例患者,其中3 D打印组415例、传统手术组42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3 D打印组术后跟骨宽度小于传统手术组[MD=-0.76,95%CI(-1.28,-0.24),P=0.004]、术后跟骨高度大于传统手术组[MD=0.69,95%CI(0.10,1.28),P=0.020]、术后Bhler角大于传统手术组[MD=0.51,95%CI(0.17,0.86),P=0.003]、术后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评分高于传统手术组[MD=3.07,95%CI(1.90,4.25),P=0.000]、手术时间短于传统手术组[SMD=-2.43,95%CI(-3.00,-1.85),P=0.000]、术中出血量小于传统手术组[SMD=-2.42,95%CI(-3.10,-1.73),P=0.000]、术中X线透视次数少于传统手术组[SMD=-1.25,95%CI(-1.54,-0.96),P=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于传统手术组[RR=0.52,95%CI(0.35,0.77),P=0.001],2组术后Gissane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02,95%CI(-0.25,0.21),P=0.890]。按照手术入路不同进行亚组分析的结果显示,2组术后Gissane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形切口:SMD=-0.21,95%CI(-0.51,0.08),P=0.160;跗骨窦切口:SMD=0.25,95%CI(-0.14,0.65),P=0.210;
杨德勇程蓓蓓姜钧耀李志强
关键词:跟骨骨折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ramp损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合并内侧半月板后角纵行破裂(ramp injury)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该科2005年1月~2010年6月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半月板损伤的144例患膝的临床资料,急性期组(伤后6周内)79例,慢性期组(伤后6周~3年)65例。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71例,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55例,合并内外侧半月板损伤18例。经关节镜确诊为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ramp损伤49例。其中,47例术中行移植自体四束股薄肌、半腱肌重建前交叉韧带,29例ramp损伤行半月板后角破裂处缝合,18例ramp损伤行半月板后角破裂处切除术。术前术后行Lysholm评分。结果急性期组79例,内侧半月板损伤分布占34.2%,外侧半月板损伤分布占49.4%,内外侧半月板损伤分布占16.5%,ramp损伤发病率21.5%。慢性期组65例,内侧半月板损伤分布占67.7%,外侧半月板损伤分布占24.6%,内外侧半月板损伤分布占7.7%,ramp损伤发病率49.2%。慢性期组ramp损伤发病率高于急性期组(P<0.01)。前交叉韧带重建合并半月板缝合29例,术前评分(40.8±10.5)分,术后评分(87.±811.7)分。前交叉韧带重建合并半月板切除18例,术前评分(41.4±9.6)分,术后评分(67.8±9.6)分。两者组内手术前后比较,术后均优于术前(P<0.01)。前交叉韧带重建合并半月板缝合组优于前交叉韧带重建合并半月板切除组(P<0.01)。结论对于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早期行前交叉韧带重建可减少继发的ramp损伤。半月板缝合术是治疗ramp损伤的有效方法。
孙荣鑫姜侃杨德勇巨啸晨
关键词:关节镜前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
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与传统全膝关节置换下肢力线准确性对比的Meta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近年许多学者将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技术应用在全膝关节置换中,然而相较于传统手术,3D打印个性化截骨技术能否获得更好的下肢力线和疗效,仍存在较大争议。采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和传统全膝关节置换下肢力线的准确性和疗效。方法:分别在中文数据库(万方医学、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和英文数据库(Ovid,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和传统手术全膝关节置换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使用Cochrane 5.1.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估,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通过制定的检索式共检索出中英文文献775篇,最终纳入30项随机对照试验;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手术组相比,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组髋-膝-踝角偏差值(MD=-0.51,95%CI:-0.66至-0.36,P<0.00001)、冠状面股骨组件角偏差值(MD=-0.33,95%CI:-0.39至-0.27,P<0.00001)及偏差人数(RR=0.52,95%CI:0.44-0.63,P<0.00001)、冠状面胫骨组件角偏差值(MD=-0.21,95%CI:-0.32至-0.10,P=0.0002)、矢状面股骨组件角偏差值(SMD=-0.16,95%CI:-0.26至-0.07,P=0.00009)、冠状面胫骨组件角偏差值(MD=-0.21,95%CI:-0.32至-0.10,P=0.0002)、术后引流量(SMD=-1.11,95%CI:-1.49至-0.74,P<0.0001)、出血量(MD=-48.60,95%CI:-68.50至-28.69,P<0.0001)均显著降低,KSS功能评分明显改善(MD=3.29,95%CI:1.35-5.23,P=0.0009)。结论:现有的研究证据表明,相比较传统全膝关节置换,全膝关节置换中应用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技术,能获得更加准确的下肢力线和假体位置。
柴浩杨德勇张磊舒莉
关键词:3D打印META分析
三维打印截骨导板对膝关节置换平衡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比较三维(3D)打印截骨导板技术与传统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本体感觉及平衡功能的差异。方法:50例因重度骨关节炎拟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分为3D打印截骨导板组和传统手术组,每组各25例。术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畸形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冠状面髋-膝-踝角(HKA)偏差值、冠状面股骨假体组件角偏差值、冠状面胫骨假体组件角偏差值、股骨后髁角(PCA)、髌骨横轴-股骨通髁线角(PFA);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临床评分、KSS功能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用P-K252平衡仪评估患者本体感觉及平衡能力差异。结果:两组病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3D打印截骨导板组冠状面股骨假体偏差值、股骨后髁角及PFA小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打印截骨导板组KSS功能评分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打印截骨导板组运动轨迹面积、运动轨迹周长小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大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髋-膝-踝角偏差值、冠状面胫骨假体偏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KSS临床评分、WOMAC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和平均摆动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应用3D打印截骨导板能够获得更好的下肢稳定性。
凯沙尔·百合提亚尔陈殿卿张磊努尔买买提·艾尼瓦尔杨德勇舒莉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本体感觉
一种骨科髋关节镜手术模拟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科髋关节镜手术模拟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双向螺纹杆,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双向螺纹杆相互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外部的两侧对称设有内螺纹套管,所述内螺纹套管的顶部设有...
舒莉马强杨德勇吴萍凯沙尔·百合提亚尔刘旭那次克道尔吉陈洪涛
一种关节手术固定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关节手术固定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内腔的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左侧与底板的内腔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涡轮,所述涡轮的下端啮合连接有蜗杆,所述涡轮与蜗杆相互配合,所述丝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移动...
凯沙尔·百合提亚尔舒莉杨德勇马强吴萍陈洪涛
一种用于运动医学肩袖损伤手术中缝合钩的组合工装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运动医学肩袖损伤手术中缝合钩的组合工装,包括底板、折弯组件、打磨组件、废屑收集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折弯组件安装在底板的顶部中心处,所述打磨组件设置在折弯组件的旁侧,所述废屑收集组...
杨德勇舒莉凯沙尔·百合提亚尔巨啸晨吴萍
MiR-30c调控骨肉瘤细胞增殖及转移的机制研究
2020年
目的:探究miR-30c调控骨肉瘤细胞增殖及转移的机制。方法:通过TargetScan、MiRGen等数据库分析预测miR-30c可能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候选靶基因与miR-30c的靶向相关性,构建U2OS细胞miR-30c mimic/inhibitor细胞系,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B)验证miR-30c对候选靶基因表达的影响。收集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接受骨肉瘤切除术的37例患者的癌组织与癌旁组织,qRT-PCR及WB检测miR-30c与候选靶基因在体内组织中表达相关性,免疫组化检测组织水平候选靶基因的表达分布。CCK8、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用于检测miR-30c与候选靶基因对U2OS细胞增殖及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数据库筛选预测miR-30c与SIRT1存在靶向结合的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显示野生型SIRT1报告基因质粒共转染miR-30c mimic后荧光素酶活性较对照组受到抑制(P<0.001),U2OS细胞内miR-30c高表达抑制SIRT1蛋白表达而对SIRT1 mRNA表达无影响。体内组织学水平检测显示miR-30c与SIRT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06),免疫组化结果表明SIRT1高表达于miR-30c低表达的肿瘤组织中。过表达miR-30c抑制U2OS细胞增殖及转移能力,miR-30c mimic共转染SIRT1真核表达载体后,细胞增殖及转移能力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iR-30c可能通过负调控SIRT1的表达参与骨肉瘤细胞U2OS的增殖及转移。
舒莉巨啸晨柴浩杨德勇孙荣鑫
关键词:骨肉瘤SIRT1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