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广超

作品数:3 被引量:58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小麦
  • 2篇旱地
  • 2篇旱地小麦
  • 1篇对植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调控
  • 1篇异速生长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共生
  • 1篇生长冗余
  • 1篇水分
  • 1篇水分关系
  • 1篇水分运输
  • 1篇株型
  • 1篇理想株型
  • 1篇密度调控
  • 1篇菌根
  • 1篇菌根真菌
  • 1篇互作关系
  • 1篇非水

机构

  • 3篇兰州大学
  • 2篇甘肃省科学院

作者

  • 3篇吕广超
  • 2篇李朴芳
  • 2篇熊友才
  • 2篇祝英
  • 1篇王建永
  • 1篇熊俊兰
  • 1篇王兆滨
  • 1篇程正国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根源信号调控下旱地小麦产量形成与异速生长关系研究
非水力根源信号(Non-hydraulic root-sourced signal, nHRS)是迄今为止唯一被认定的作物对干旱胁迫的积极主动响应,对旱地小麦的水分利用、个体大小、能量分配和产量形成起到关键调控作用,但其...
吕广超
关键词:旱地小麦异速生长密度调控
文献传递
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共生对植物水分关系的影响及机理被引量:34
2015年
自1885年Frank首次提到菌根(mykorhiza)概念以来,大量的试验证实了丛枝菌根真菌(AMF)与植物根系之间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共生体,促进植物生长并提高干旱耐受能力,在干旱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该研究多集中在对宿主植物生理生态的影响及其机制方面,然而菌根共生对宿主植物水分吸收和信号产生、传递的影响研究少而分散,缺少系统总结。综述了最近四十多年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共生体对宿主植物干旱适应性影响研究进展,讨论了菌根共生对植物根冠通讯的影响及机理。干旱胁迫下AMF与植物共生,通过影响宿主植物一系列生理生态过程,提高宿主植物横向根压和纵向蒸腾拉力。经典的Ohm吸水模型是该方向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该模型揭示了菌根共生的根外菌丝具有不同于根细胞的细胞结构和水分运输性能,这为宿主植物提供一种特殊的快速吸水方式,可提高植物对土壤水分的吸收和运输能力。研究表明,AMF会影响宿主植物根冠通讯过程,如诱发信号级联反应,诱导根系尽早感知水分胁迫并产生非水力根源信号,提高宿主对干旱的耐受性。讨论了AMF在根冠通讯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途径,展望了AMF在干旱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潜力。
祝英熊俊兰吕广超Asfa Batool王兆滨李朴芳熊友才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水分运输
旱地小麦理想株型与生长冗余被引量:24
2015年
自1968年Donald提出作物理想株型(ideotype)以来,众多学者在如何减少生长冗余、塑造理想株型方面做了大量努力,在旱地小麦育种策略和栽培管理模式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而该方面的进展有限,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理想株型和生长冗余的认识存在严重分歧。综述了近年来旱地小麦理想株型研究进展,以过去20年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的观测数据为主进行了集成分析,将产量分别与根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株高等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勾画了旱地小麦在根系、茎秆和分蘖等器官中生长冗余的演变趋势,对生长冗余产生的生态学机制展开了分析,并对理想株型与生长冗余的互作关系进行了讨论。已有的研究进展表明,旱地小麦理想株型演变是一个不断消减生长冗余,但又无法完全消除冗余的复杂过程,一定程度的冗余存在是理想株型发生的物质基础。旱地小麦理想株型育种必须以基因型和环境互作关系为基础,通过减少个体间的竞争强度和个体大小不整齐性,促进物质和能量更多地向籽粒迁移,最终提高种群产量。综上所述,旱地小麦理想株型选择需建立在生长冗余理论基础上,根据生态学基本原理对基因型和表现型进行耦合分析与选择权衡。
王建永李朴芳程正国Asfa Batool吕广超祝英熊友才
关键词:旱地小麦理想株型生长冗余互作关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