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晓青
- 作品数:10 被引量:173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突发雾霾事件应急预案的合法性危机与治理被引量:6
- 2015年
- 为了准确把握突发雾霾事件的应急处置情况,本文选择突发雾霾事件应急预案作为具体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比较分析和规范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剖析其发展规律、现实状况、存在问题等诸多因素,描述了其所遭受的双重合法性危机,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治理方案。本文认为,突发雾霾事件属突发公共事件的一种,当前对其的应对虽然已"有法可依"但却没有取得应有之效果;从考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发展规律入手,可以发现其经历了一个从特殊到一般再到具体的过程,反映在立法上,是从个别或少数法律条款开始,逐步发展至专门立法的制定,继而产生一个专门性应急立法和总体预案与若干典型的具体预案相结合的体系;因此,对于当前出现的突发雾霾事件应急预案,也应当在应急预案的框架中,从"大预案"的角度理性看待;当下之应急预案,形式上统一化、相对单一,内容上同质化、被动应对,于是产生了合法性的危机,包括法律属性不明的形式合法性危机与内容编排不甚科学的实质合法性危机。本文建议,破解这种危机,一方面须规范其形式合法性,将其定性为法规或规章;另一方面须提高其实质合法性,确保其成为多方合意认可的行动方案。总之,要变单一应对为综合治理,重构突发雾霾事件应急预案。
- 熊晓青张忠民
- 关键词:应急预案合法性危机
- 中国农村能源正义的法律实现被引量:6
- 2016年
- 为了厘清中国能源正义的现况,为《能源法》的制定提供直接参考,本文选择中国农村能源正义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主要采用规范分析的研究方法,从能源正义和农村能源正义的概念界定入手,描述了中国农村能源不正义的事实现况和法律现况,指出了中国农村环境正义法律实现的路径,并阐释了法律实现的关键。本文认为,农村能源正义是指,能源的所有方、供给服务方、消费方等主体不因其农民的身份性质、农村的地域分布和农业的禀赋强弱等因素,而应在能源的勘探开发、加工转换、仓储运输、供给服务等领域享有平等的对待和实质的参与;农村能源不正义的事实现况主要表现为农村能源并未全面体现能源的自然、经济、安全和生态等多维价值,而其法律现况则主要表现为现有的能源立法并未对农村能源在分配、程序、矫正和社会正义上做系统的表达。本文指出,中国农村能源正义法律实现的路径,其逻辑起点在于保障农民的能源权,应首先从法律上正面规定公民的能源权,进而采用《能源法》的集中表达与相关法律部门的分散表达相结合的具体方式和步骤。本文建议,中国农村能源正义法律实现的关键是科学制定《能源法》,首先要明确其核心地位,处理好与《农业法》等法律部门之间的关系;其次要在总则中,重述立法目的、规定公民能源权、完善能源普遍服务;最后在《能源法》的分则中专设"农村能源"的章节,整合现有的《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的内容,并从原则、规划、保障、生态化、公众参与、授权、救济、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优化。
- 张忠民熊晓青
- 关键词:农村《能源法》
- 环境与健康法律制度的确立与展开被引量:5
- 2017年
- 环境法律制度是伴随国家环境立法的深化和展开而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的。从环境法的价值理念与手段方法出发,对于如何构建我国的环境法律制度、哪些制度应当成为环境法上的基本制度、哪些措施应当作为实施环境法的手段和方法等问题,实务部门与环境法学界长期以来见仁见智、意见不一。为此,本刊邀请几位学者分别就环境法的基本制度以及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下的环境法律制度创新等议题谈谈他们对构筑和创新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认识和体会,藉以为创新中国环境法律制度理论提供一些研究路径和方法。
- 熊晓青
- 关键词:环境污染法律制度《环保法》个人权益公众健康民族发展
- 台湾地区《公害纠纷处理法》的评析及其启示被引量:3
- 2011年
- 行政处理是环境纠纷解决中极其重要的一环,然而目前中国大陆之相关立法却并不完善,这使得环境纠纷的行政解决途径得不到有效的制度性保障。为更有效解决日益增多的环境纠纷,使受害人能够得到充分的法律救济,需要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环境纠纷行政处理之立法与实践经验来完善大陆的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台湾地区《公害纠纷处理法》为大陆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参照。
- 熊晓青
- 关键词:环境纠纷行政处理
- 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法制保障被引量:2
- 2016年
- 智能电网依托信息化对于传统电力系统进行提升,充分整合传统电力基础设施以及现代化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使得电网更加经济、安全和绿色。智能电网的利益主体多元化,其本应关涉的法制谱系较为宽泛,而我国当前的现状却近乎缺位。不论是美国还是欧洲,都强调立法或规范的先行对于智能电网建设的价值,并存在不少的共性。我国应采取系统的法律应对和集中的法律表达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法制保障。
- 张忠民熊晓青
-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网建设法制保障
- 农村环境保护困境的立法应对被引量:1
- 2018年
- 近年来,由于农村生产和生活自身造成的环境污染加大以及城市环境污染不断向农村转移,农村环境保护面临着农村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和城乡环境不正义问题突出两大困境。通过分析我国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立法现状可知,相关的立法还存在空白较多、层级较低、理念落后、目的缺失甚至相互冲突等问题。在我国已经具备农村环境保护立法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以及环境法制基础的情况下,本文从立法模式、立法称谓、立法目的和框架结构这四个方面为农村环境保护的立法应对提出建议,以期推动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为城乡环境正义的实现提供法律保障,完善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
- 熊晓青姚俊智
-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
- 中国环境司法现状调查--以千份环境裁判文书为样本被引量:143
- 2011年
- 裁判文书是司法现状的重要载体,通过对调查收集的近千份环境案件裁判文书的分析和中国的环境司法现状的梳理,发现并就裁判文书中所涉及到的相关要素和变量,主要包括案件数量、裁判种类、文书性质、诉讼参加人、事实认定、裁判理由、裁判结果、案件终结等情况进行了分析,从裁判文书角度探寻中国环境司法救济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 吕忠梅张忠民熊晓青
- 关键词:环境司法司法救济
- 建立系统、超脱和灵活的环境监管体制——以《环境保护法》的修改为契机被引量:3
- 2013年
- 现行环境监管体制存在"着眼相对片面、发力较为拘束、运转过于呆板"等问题。因此,应当以《环境保护法》的修改为契机,建立"着眼系统、强调综合决策,力求超脱、落实环境职责,讲究灵活、追求监管效果"的环境监管体制。
- 熊晓青
- 关键词:环境保护法
- 多元共治视阈下的三峡清漂长效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为保护三峡大坝安全及库区水生态环境,三峡库区每年都须进行漂浮物清理。由于三峡清漂中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市场机制也较为行之有效,加之社会公众并不“缺席”且一定程度“发力”,可以认为多元主体参与治理之格局已初步形成。尽管如此,三峡清漂之多元共治还是因责任落实不够、统一监管缺失以及市场与社会公众乏力而陷入“浅治”而非“根治”、“暂治”而非“长治”、“分治”而非“共治”等困境。究其根本,乃是因为三峡清漂中“权力—权利”力量显著失衡又缺乏良好互动、“权力—权力”间配置不尽合理且制衡不足所致。为落实三峡清漂长效机制,应当加快制定《长江保护法》,厘清多元主体权力(利)责任、明确统一监管机构、强化政府有效监管、激励市场主体积极发力、拓宽社会公众参与路径,以推动三峡清漂中多元共治的真正实现。
- 熊晓青
- 关键词:多元共治
- 影响环境正义实现之因素研究——以环境司法裁判文书为视角被引量:2
- 2012年
- 身份、贫富、地域等是影响环境正义实现的可能性因素,而环境司法裁判文书则是判断环境正义实现的重要载体。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千余份环境裁判文书中身份、贫富、地域等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说明了身份、贫富、地域等因素影响环境正义实现的现实。因此,有关中国环境正义的研究和实践应当加强对于这些影响因素的关注。
- 熊晓青张忠民
- 关键词:环境正义贫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