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俊名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广元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肠癌
  • 1篇牙槽
  • 1篇药性分析
  • 1篇右半结肠
  • 1篇右半结肠癌
  • 1篇预后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手术
  • 1篇手术切口
  • 1篇术后
  • 1篇术后预后
  • 1篇糖类抗原
  • 1篇糖类抗原12...
  • 1篇评分系统
  • 1篇腔道
  • 1篇切口
  • 1篇切口感染
  • 1篇全结肠
  • 1篇肿瘤

机构

  • 5篇广元市中心医...

作者

  • 5篇范灵
  • 5篇陈俊名
  • 1篇淳林

传媒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探讨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及CEA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2年
探讨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及CEA?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胃癌患者、胃部良性病变(胃息肉、胃良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实验组(胃癌312例)和对照组(胃息肉89例,胃良性溃疡171例),比较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及CEA?的水平和阳性率,以及各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精确度。结果?实验组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各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各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单独检测,各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高于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与单独检测的特异度和精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及CEA?对胃癌的诊断有参考价值,且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及CEA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李长瑞尚休新范灵陈俊名崔仕健
关键词:胃癌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糖类抗原125
一种导管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胃肠导管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导管固定器。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块,固定块正面中部开设有夹紧孔,所述固定块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胃管的夹紧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块中部开设的夹紧孔,配合设置在夹紧孔内部的孤形夹...
李长瑞范灵陈俊名 崔仕健
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在右半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研究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右半结肠癌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腹腔镜组与对照组。腹腔镜组患者行腹腔镜CME,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中间入路根治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切面评级、生存率、复发率、转移率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略高于对照组(P>0.05),标本长度、淋巴结清扫数、阳性淋巴结数、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略低于对照组(P>0.05),3年生存率略高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系膜内面、系膜平面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固有肌层平面。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64,P>0.05)结论腹腔镜CME是治疗右半结肠癌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转归,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范灵陈俊名淳林
关键词:腹腔镜右半结肠癌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23年
分析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后的细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研究广元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39例行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分析其感染切口菌株及耐药性。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9例细菌感染患者,其中22例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17例为革兰氏阳性杆菌感染。在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中,常见的细菌类型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而革兰氏阳性菌主要为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针对不同类型的细菌,其对药物的耐药性也存在不同。普遍情况下,革兰氏阴性菌对青霉素、一代二代头孢、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的耐药性非常高,其耐药率在50.00%-90.10%之间。而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性相对较高,范围在13.6%-36.4%之间。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性比较低,只有4.5%的情况表现出耐药现象。相比之下,革兰氏阳性菌对于青霉素、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性非常高,范围在52.90%-70.60%之间。四环素、喹诺酮类和庆大霉素的耐药性相对较高,在5.90%-47.10%之间变化。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利奈唑胺未发现耐药菌株。结论 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种类较多,对广谱抗生素耐药性高,建议合理使用抗生素。
崔仕健范灵陈俊名李长瑞
关键词:切口感染病原菌耐药菌
NOSES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及术后预后评分系统的建立与验证
2024年
目的:探究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分析直肠癌患者预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死亡风险评分系统。方法:选择2013年02月至2018年03月本院189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2例行NOSES治疗,87例行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根据预后情况,将行NOSES术患者分成生存组和死亡组,多因素分析患者预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和验证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及预后评分系统。结果: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接受NOSES手术治疗后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流质饮食时间更短(P<0.05);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更低(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5年内无疾病生存率更高(P=0.00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癌胚抗原(CEA)阳性、糖链抗原19-9(CA19-9)阳性、脉管浸润(LVI)阳性、神经浸润(PNI)阳性、高水平肿瘤间质比(TSR)是直肠癌患者在进行NOSES手术后预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区分度。对各影响因素进行风险评分,结果显示随着评分增加,直肠癌患者预后死亡风险增加。ROC评价结果显示,评分模型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842(95%CI:0.813~0.879),认为模型区分度良好。结论:NOSES手术相较传统腹腔镜手术在治疗直肠癌上有更好的疗效。CEA阳性、CA19-9阳性、LVI阳性、PNI阳性、高水平TSR是影响患者行NOSES术治疗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据死亡风险预测模型构建的评分系统对直肠癌患者预后死亡有良好的预测性。
李长瑞范灵陈俊名崔仕健尚休新
关键词:直肠癌疗效预后评分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