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峰
- 作品数:4 被引量:33H指数:2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和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23
- 2016年
- 周围神经损伤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题,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本文综述了神经吻合技术、神经移植物以及神经营养因子和基因治疗在周围神经损伤治疗的现状和进展。
- 张升波刘海飞陈峰王向阳季爱玉叶发刚
-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神经损伤修复显微外科技术神经营养因子移植物
-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双相接种法构建组织工程骨被引量:2
- 2016年
- 背景:使用富血小板血浆(PRP)等凝胶样物质作为接种介质的双相接种法可优化组织工程骨构建,但PRP的促成骨作用仍存在较大争议。目的:进一步探讨自体PRP凝胶用于双相接种法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可行性,及其促成骨性能。方法:实验组利用自体PRP凝胶接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于β-磷酸三钙(β-TCP)支架构建组织工程骨,对照组采用常规的DMEM静态接种法构建。体外实验:通过MTT实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骨钙素(OC)放免测定,比较两种方法对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影响。体内实验:将构建材料植入兔桡骨大段骨缺损,通过组织学观察、X线检查、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检查比较两种方法构建材料的成骨性能。结果:体外实验表明PRP组MSCs显示良好的增殖和成骨分化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体内实验表明PRP组修复大段骨缺损的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自体PRP具有良好的促成骨性能,可有效构建组织工程骨。
- 扈延龄王向阳王开陈峰张升波金丹
-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接种
- 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骨盆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 比较利伐沙班(Rivaroxaban)与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预防骨盆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符合条件的骨盆骨折患者,其中22例患者应用利伐沙班,26例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12例患者作为空白对照,比较3组患者的下肢DVT 形成情况、血红蛋白量变化、D-二聚体变化及药物应用不良反应.结果 1. 利伐沙班组及低分子肝素组DVT 发生率分别为4.54 %及7.69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均显著性低于空白对照组(33.33%,P〈0.05).2. 利伐沙班组、低分子肝素组、空白对照组术后7天及14天患者血红蛋白下降值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 利伐沙班组及低分子肝素组术后 D-二聚体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4. 利伐沙班组及低分子肝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应用利伐沙班及低分子肝素均可有效预防骨盆骨折术后患者下肢DVT 形成.利伐沙班具有良好的用药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 宫海峰张成栋何蕾陈峰方源叶发刚
-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骨盆骨折
- 自制双腔生物反应器构建组织工程骨软骨复合体的体外性能被引量:2
- 2015年
- 背景:关节软骨损伤往往并发软骨下骨损伤形成骨软骨复合缺损,其治疗仍为骨科急待解决的问题,利用组织工程学构建骨软骨复合体为治疗该类疾患提供了新思路。目的:探讨利用自行设计制造的双腔搅拌式生物反应器构建一体化组织工程骨软骨复合体的可行性。方法:在双腔搅拌式生物反应器内对复合于β-磷酸三钙支架材料的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同时进行成骨和成软骨诱导,并根据施加剪切应力分为动态培养组和静态培养组。利用MTT试验、RT-PCR和扫描电镜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和诱导分化情况。结果与结论:MTT试验和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良好。成骨和成软骨相关基因RT-PCR检测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良好,动态培养组要优于静态培养组。提示利用自行设计制作的双腔搅拌式生物反应器进行骨软骨复合体的体外构建是可行的,力学刺激环境下的构建效果要优于静态环境。
- 扈延龄王爱荣宫海峰刘海飞陈峰乔光曦
-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生物材料软骨Β-磷酸三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