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贤军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介入
  • 2篇动脉介入
  • 2篇动脉旁路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移植术
  • 2篇旁路移植
  • 2篇旁路移植术
  • 2篇介入术
  • 2篇经皮冠状动脉...
  • 2篇经皮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 2篇冠状动脉旁路
  • 2篇冠状动脉旁路...
  • 2篇冠状动脉旁路...
  • 2篇病变

机构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胡贤军
  • 2篇林先和
  • 1篇薛成年
  • 1篇金功文
  • 1篇丁道芳
  • 1篇孙明
  • 1篇张成鑫
  • 1篇钱广兵
  • 1篇李华平
  • 1篇马洁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与血液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oronary slow flow phenomenon,CSFP)与血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红细胞压积(Hct)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相关性。方法:对因胸闷、胸痛症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其中CAG显示心外膜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但存在CSFP的121例患者作为CSFP组(SCF组),另将CAG证实心外膜冠状动脉完全正常且血流正常的606例患者设为正常血流组(NCF组)。比较两组患者UA、Hcy、Hct及RDW的差异,并分析CSFP与上述指标、UA与其他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SCF组UA、Hcy、Hct水平均较NCF组升高(P<0.001);两组RDW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UA、Hcy、Hct均为CSFP的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及偏相关性分析示UA与Hcy正相关(P<0.001)。结论:UA、Hcy、Hct是CSFP发生的危险因素,UA与Hcy可能协同促进CSFP的发生发展。
胡贤军刘宏磊丁道芳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血流血尿酸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分布宽度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了解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率,为正确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3年5月在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送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率。结果 80例患者共送检痰标本193次,培养出病原菌15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9株、革兰阴性菌72株、真菌36株,分别占31.21%、45.86%、22.93%;革兰阳性菌对替考拉宁、亚胺培南、万古霉素的敏感性较高,>55.00%,对阿奇霉素、氧氟沙星、青霉素的敏感性低,<50.00%;革兰阴性菌72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敏感性高,>60.00%,对头孢噻肟、阿米卡星、氨曲南等敏感性低,<50.00%;真菌36株对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及伏立康唑的敏感性均为100.00%。结论革兰阴性菌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真菌比例有所上升,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理的抗菌药物。
金功文李华平薛成年胡贤军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药敏
一站式复合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对比研究
背景和目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的最佳血运重建策略一直是一个争论的话题。20世纪末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手段,将外科与内科技术完美的结合起来,保持了各自手术的优点,同时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各自的缺点。这种新的方法就是复合冠状动...
胡贤军
关键词: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老年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效果比较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老年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老年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102例,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各51例。A组采用CABG治疗,B组采用PCI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完全血运重建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手术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及术后随访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术后,A组完全血运重建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B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与术前相比,两组LVEF升高,LVEDD、LVESD明显减小,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期间,两组各项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BG与PCI治疗老年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效果及安全性基本一致,均能有效改善心功能,而前者更易实现完全血运重建,后者则有利于术后恢复与减轻经济负担。
胡贤军林先和张成鑫钱广兵
关键词:冠状动脉病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血浆sLRP-1水平及MHR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
2023年
目的 探究血浆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sLRP-1)水平及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后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接受介入治疗的240例ACS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后均随访12个月,根据随访期间MACE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MACE组55例和非MACE组185例。比较2组的一般资料、血浆sLRP-1水平及MH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sLRP-1水平及MHR对ACS患者介入治疗后发生MACE的诊断价值;采用Cox回归分析探讨ACS患者介入治疗后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非MACE组比较,MACE组血浆sLRP-1水平、MHR、肌钙蛋白I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血浆sLRP-1水平及MHR联合预测ACS患者介入治疗后发生MACE的敏感度为83.60%,特异度为82.70%,曲线下面积为0.892(95%CI:0.833,0.951),高于二者单独预测。血浆sLRP-1水平及MHR是ACS患者介入治疗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浆sLRP-1水平及MHR对ACS患者介入治疗后近期发生MACE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胡贤军马洁孙明任朋林先和
关键词:肌钙蛋白I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