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红梅

作品数:8 被引量:84H指数: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建筑
  • 2篇民居
  • 1篇当代乡土
  • 1篇一期工程
  • 1篇医技
  • 1篇医技科室
  • 1篇医技楼
  • 1篇医疗建筑
  • 1篇医疗建筑设计
  • 1篇语境
  • 1篇展示区
  • 1篇整体论
  • 1篇绍兴黄酒
  • 1篇生活质量
  • 1篇适应性
  • 1篇土建
  • 1篇企业
  • 1篇文物建筑
  • 1篇乡村城市化
  • 1篇乡土

机构

  • 8篇清华大学
  • 2篇清华大学建筑...

作者

  • 8篇姚红梅
  • 3篇王彦
  • 1篇单德启
  • 1篇刘玉龙
  • 1篇张晋芳
  • 1篇庄惟敏
  • 1篇胡珀

传媒

  • 2篇规划师
  • 2篇城市建筑
  • 1篇建筑学报
  • 1篇新建筑
  • 1篇中国医院建筑...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04
  • 1篇1999
  • 1篇1997
  • 2篇199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关于“当代乡土”的几点思考被引量:60
1999年
几十年来的大量建设造就了大批无个性的“普通城市”,特色危机迫使建筑师反思过去,而“当代乡土”的提出无疑是一种启示,传统建筑中蕴含着许多现代设计理念,为“当代乡土”建筑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并从中国国情出发,寻求“当代乡土”的最佳生长点,指出传统村镇建设不仅是“当代乡土”的最佳生长点,而且是建筑师设计实践的一个发展方向。
姚红梅
关键词:传统村镇建筑师当代乡土
绍兴传统水街民居集落的保护与更新——兼论发达地区乡土建筑之命运
该论文选择了处于经济'热地'长江三角洲的全国经济'百强县'之一的绍兴传统水街民居集落作为研究对象,从现实的矛盾和冲突出发,通过直接参与绍兴传统水街民居的建设实践,并结合调研、分析、综合提高等动态研究方法,试图探索对传统水...
姚红梅
文献传递
校园语境中的建筑的定位创作——清华大学信息技术大楼被引量:3
2004年
通过清华大学信息技术大楼的设计实践阐述了一个设计原则,即如何恰如其分地给建筑“定位”,并从环境、功能、文化三个层面上探讨了恰当的“定位”对建筑创作的意义。
庄惟敏姚红梅张晋芳
关键词:建筑创作校园建筑环境建筑语境传统建筑
典雅与现代的结合——徐州市中心医院内科医技大楼设计方案
2012年
徐州市中心医院内科医技大楼是以内科病房为主,兼有医技科室、小外科等医疗功能用房的单体病房医技楼。总建筑面积为59100m^2,地上14层,建筑面积5041Om^2,地下2层,建筑面积8690m^2,建筑高度57m。
姚红梅王彦
关键词:内科病房医技科室建筑医技楼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一期工程被引量:2
2015年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已经从产业驱动向生活质量提升转变,这对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公共文化、环境保护等公共产品的供给提出了巨大的需求.尤其是在人口结构变化的压力下.医疗市场整体环境利好不断,国家政策、市场反映均有积极的举措。
刘玉龙王彦姚红梅胡珀
关键词:一期工程城镇化发展生活质量基础教育
基于复杂性科学的医疗建筑设计——徐州中心医院新城区分院设计思考被引量:3
2012年
复杂性是现实世界普遍的基本存在,医疗建筑设计因其功能复合化、空间城市化以及人文主义的关怀,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本文以徐州中心医院新城区分院设计为例,基于复杂性科学理论,从整体论方法与适应性原则两方面,探讨新的市场形势下医疗建筑设计的应对之策。
王彦姚红梅
关键词:整体论适应性医疗建筑
绍兴东浦水街的保护与更新
1996年
“历史文物建筑的概念,不仅包含个别的建筑作品,而且包含能够见证某种文明、某种有意义的发展或某种历史事件的城市或乡村环境.这不仅适用于伟大的艺术品,也适用于由于时光流逝而获得文化意义的在过去比较不重要的作品”《威尼斯宪章》一、小集镇、大视野处于新经济“热带”长江三角洲的绍兴小镇东浦,近年来不仅经济持续发展,而且注重城镇建设,保护了几尽灭绝的传统水街,又提出“保护地方特色,抓好老街修复”,这是因为他们突破了短期和短视行为,放眼未来,立足长远……
芮文宣姚红梅单德启
关键词:酒文化历史文物建筑绍兴黄酒展示区经济持续发展民俗生活
从地区角度看传统民居集落的保护与更新
1997年
现代社会的发展之快,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村与村、镇与镇之间“同质同构”的关系,正在向“异质异构”转变。传统民居集落必然会受到这种变化的影响,所以从区域角度、结合村镇建设、正确把握其功能的更新,是传统民居集落保护与更新成功的关键。一、乡镇结构的转变和“乡村城市化”的误解1、从“同质同构”到“异质异构”1994年4月初传媒报导了这样一条信息:宁波邱二村兼并了两个邻村,江阴璜土镇的黄市村被并入镇办企业东阴第二合成化工厂,但仍保留村名,一篇名为《乡村结构面临挑战》的文章评论说:“传统农村的格局基本是平面的,村与村之间是同质的,……大家务农,不分轩辕,但自从有了乡镇工业,不过一二十年时间,就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表现为“村际关系发生了变化,村与村同质,平面结构的状态被打破了”。
姚红梅
关键词:传统民居乡村城市化集镇发展集镇建设乡镇企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