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学强

作品数:11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邢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动脉
  • 4篇动脉硬化
  • 4篇血管
  • 4篇下肢
  • 4篇下肢动脉
  • 4篇闭塞症
  • 3篇动脉硬化闭塞
  • 3篇动脉硬化闭塞...
  • 3篇腔内
  • 3篇下肢动脉硬化
  • 3篇下肢动脉硬化...
  • 3篇下肢动脉硬化...
  • 3篇介入
  • 3篇介入治疗
  • 2篇动脉闭塞
  • 2篇血管重建
  • 2篇手术
  • 2篇中药
  • 2篇中药外治
  • 2篇外治

机构

  • 11篇邢台医学高等...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邢台市人民医...
  • 1篇北京民航总医...

作者

  • 11篇张学强
  • 3篇王剑锋
  • 3篇李树森
  • 2篇郭靠山
  • 2篇刘皓
  • 2篇翟仁友
  • 2篇李成恩
  • 2篇张雪峰
  • 2篇时秀华
  • 2篇孟庆路
  • 2篇秦鹏
  • 2篇王洁霞
  • 1篇高堃
  • 1篇魏志贤
  • 1篇黄强
  • 1篇张瑞琴
  • 1篇张丽娜
  • 1篇魏宝杰
  • 1篇杨伟利
  • 1篇孔健

传媒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临床荟萃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3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0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重建联合中药外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
刘皓孟庆杰刘俞辛张万胜霍铁锤李栋苗青杨卫玲张路郭靠山张学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周围血管病中的多发病、疑难病,临床表现多样,单一的治疗方法难以奏效,该研究采用现代医学的血管重建技术结合传统医学的中药外用,解决临床常见的“血管重建良好,溃疡不愈合”这一难题。课题其创新点:1、通过该...
关键词: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重建中药外治
逆行突破技术在股-腘动脉闭塞症腔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 探讨股-腘动脉闭塞症患者腔内介入治疗逆行穿刺的再通成功率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股-腘动脉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当顺行开通失败后,在DSA和/或超声引导下逆行穿刺病变远端动脉,逆行或双向突破完成腔内再通治疗,评价逆行穿刺技术的再开通成功率,并观察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 本组16例患者逆穿技术成功率及再通治疗成功率均为100%。患者术前平均踝臂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0.329±0.109,术后5~7天平均ABI值0.693±0.122,有显著统计学差异(t=12.381,P〈0.01);腘动脉穿刺点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6.25%(1/16)。结论 股-腘动脉闭塞症逆行开通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作为股腘动脉顺行再通失败患者的首选补救术式,能有效提高腔内治疗成功率。
张学强时秀华李成恩秦鹏李树森赵淑娥王剑锋
关键词:动脉闭塞症逆行穿刺踝臂指数介入治疗
活血化瘀法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采用活血化瘀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探讨芪麦通络饮加减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5月,于我科就诊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0例,单盲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女16例,男14例;平均年龄(56.08±9.71)岁;对照组女15例,男15例;平均年龄(56.98±9.43)岁。2组年龄、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和前列地尔治疗。治疗组:基础治疗和芪麦通络饮加减治疗。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采集静脉血,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下肢超声检测股浅动脉和足背动脉的血流量、血管内径和峰值流速。结果:2组患者组内比较治疗后除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升高(P<0.05)外,其余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均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对FBG、2 h PG、TG、TC、LDL等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对HDL的升高水平也优于对照组(P<0.05)。2组组内比较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水平均比治疗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和全血黏度低切等血液流变学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2组治疗后股浅动脉和足背动脉血流量、血管内径均比治疗前大(P<0.05),峰值流速较治疗前慢(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显著提高股浅动脉和足背动脉血流量、血管内径(P<0.05),同时明显降慢峰值流速(P<0.05)。结论:芪麦通络饮加减可以通过活血化瘀的方法改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血小板功能,同时改善血液高凝状态,疗效显著。
孟庆路张学强魏志贤
关键词:活血化瘀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重建联合中药外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观察血管重建联合中药外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疗效。方法选择ASO患者108例,依据CT血管造影(CTA)、核磁血管造影(MRA)或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结果,适合"杂交"手术者入观察1组,适合膝下小球囊扩张成形术者入观察2组,每组依据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及药物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1组及观察2组的临床治愈率,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外治联合血管重建治疗ASO,总有效率无明显提高,但能显著提高ASO的临床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孟庆杰刘皓张万胜霍铁锤郭靠山张学强
关键词: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重建中药外治
多种腔内技术在急慢性下肢动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评价动脉接触性溶栓(intraarterial 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ICDT)联合球囊扩张(PTA)、导管取栓等综合腔内技术在急慢性下肢动脉血栓栓塞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下肢动脉急慢性血栓、栓塞患者共26例,采取ICDT为基础,联合PTA、导管取栓等多种腔内技术治疗,评价技术成功率及近中期疗效。结果 26例共28条肢体,3例急性血栓患者血栓完全溶解,5例6条下肢急性栓塞患者联合PTA和(或)导管取栓再通成功,18例19条下肢二期行腔内血管重建,17例成功,共植入21枚支架,1例失败,治疗总有效率96.4%(27/28)。结论以ICDT为基础,联合PTA、导管取栓等综合腔内技术对于下肢急慢性血栓治疗安全有效,对动脉闭塞症伴血栓形成的复杂病变可以降低手术难度,提高腔内治疗成功率。
张学强王剑锋
关键词:闭塞性动脉硬化机械溶栓
左肱动脉入路在主髂动脉闭塞腔内再通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左肱动脉入路在主髂动脉闭塞病变腔内再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主髂动脉闭塞症患者14例,其中单侧髂动脉闭塞11例,Leriche综合征3例,采用左肱动脉穿刺入路,在6F90cm长鞘支撑下,顺行突破主髂动脉闭塞段,观察再通技术成功率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4例患者中,11例行球囊/支架血管成形术,3例行动脉导管接触性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血管成形术,14例患者共植入血管支架31枚,手术成功率100%,术后症状缓解率100%。发生手术并发症3例,无腹主动脉夹层、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左肱动脉入路顺行性腔内再通技术操作安全,成功率高,严重并发症少,可作为主髂动脉闭塞病变的首选操作路径。
张学强赵淑娥王洁霞秦鹏李树森吴广迎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血管成形术肱动脉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病变的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治疗中的价值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月期间49例怀疑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随访资料。结果:肝动脉造影共检出肝动脉并发症26例。肝动脉狭窄21例,其中6例轻中度狭窄未处理;15例为重度狭窄给予肝动脉支架置入术,3例随访期间发现支架再狭窄。假性动脉瘤形成2例,其中1例行覆膜支架置入术,封堵良好;1例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复查造影显示肝动脉闭塞,随访期至1.5个月时出现广泛胆道坏死,行经皮肝穿胆汁引流术。肝动脉血栓形成3例,其中1例溶栓后随访23个月未出现血栓形成;1例动脉溶栓效果不佳者,介入治疗3 d后接受了二次肝移植术;1例肝动脉闭塞但侧支循环已建立未给予治疗。结论:介入治疗能有效地解除肝移植术后多种肝动脉并发症,在保证肝移植手术成功、延长患者生存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王剑锋张学强杨伟利翟仁友魏宝杰高堃黄强
关键词:肝移植肝动脉手术后并发症
腔内血管重建技术在下肢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研究
张学强李成恩孟庆路王剑锋王洁霞时秀华张雪峰秦鹏李树森王俊波张彦栋
该研究以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2013.5-2015.5收治的下肢缺血性病变的患126例为基础,着重研究了多种腔内微创新技术和器材在下肢缺血病变中的应用,并从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症状缓解率、保肢率等方面进...
关键词:
关键词:下肢缺血性病变微创技术
置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防治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置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对策。方法:将103例病人在X线透视下经右锁骨下静脉穿刺行中心静脉输液港置入术,回顾性分析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并探讨防治对策。结果:101例病人成功完成手术,成功率达98.06%,2例手术失败。发生相关并发症为19例(18.45%)。结论:完善围手术期处理,加强临床护理培训,可有效地降低中心静脉输液港置入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张学强
关键词:置入术并发症
两种中心静脉置管法在肿瘤治疗中的价-效比、生活质量分析及相关临床研究
张学强张建中时秀华孔健张瑞琴张雪峰张丽娜张瑞
该课题总结2004年至2009年两家医院成功实施PCS和PICC置管共158例跟踪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导管平均留置时间、生活质量评分,使用中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等。从临床医学研究、经济学指标分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3个方面,...
关键词:
关键词:肿瘤治疗中心静脉置管手术治疗输液方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