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烽 作品数:12 被引量:30 H指数:3 供职机构: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建筑科学 化学工程 理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更多>>
Mannich法合成木质素胺型沥青乳化剂及其分析 被引量:11 2006年 以木质素、四乙烯五胺(TEPA)及甲醛为主要原料,通过M ann ich反应合成出一种阳离子沥青乳化剂———木质素胺。并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滴定剂,采用电导滴定法对产物进行分析,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温度(85±0.5)℃,甲醛∶TEPA(质量比)=3.9∶1,反应时间3 h,木质素的加入量31 g。乳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木质素胺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阳离子沥青乳化剂。 张万烽 林青 林健 汤建军 陆姗关键词:木质素胺 乳化沥青 电导滴定 MANNICH反应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013年 根据高分子合成原理,通过将不同分子量的烯丙基聚氧乙烯醚与丙烯酸、甲基丙烯磺酸钠、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在引发剂的两次引发的作用下,经自由基聚合而成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研究了各聚合因素对聚羧酸减水剂合成的影响,最终确出最佳的工艺条件。研制的TW-PS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已应用于福厦铁路客运专线及南昌铁路枢纽西环线改建工程等重大工程的高性能混凝土中,取得显著的经济效果与社会效益。 张万烽关键词: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引发剂 高性能混凝土 木质素胺型沥青乳化剂的合成研究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阳离子沥青乳液凭借其优异的使用性能,需求量随之日益增加。目前我国生产的沥青乳化剂存在着品种单一、价格昂贵等缺点,且大多无法满足稀浆封层道路养护技术中慢裂型沥青乳化剂的要求,因此,本文主要研... 张万烽关键词:沥青乳化剂 乳化沥青 MANNICH反应 木质素胺 电导滴定 文献传递 木质素胺型沥青乳化剂的合成初探 本文对木质素胺的两种合成工艺进行了阶段性的试验,并通过对这两种制备工艺条件进行比较,掌握了它的反应特性,并对下一步的优化实验奠定了基础;两种工艺所制备木质素胺对沥青的乳化效果皆良好,属慢裂型沥青乳化剂。 张万烽 林青 林建关键词:木质素胺 MANNICH反应 乳化 沥青乳化剂 文献传递 木质素的TETA胺化改性 被引量:1 2006年 以木质素为原料,通过Mannich反应与三乙烯四胺及甲醛合成木质素胺的实验方法。并采用电导滴定法对L9(34)正交实验进行分析,根据结果比较及分析选取各因素最佳的实验水平。乳化结果表明该木质素胺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阳离子沥青乳化剂。 张万烽 林青 林建 陆姗关键词:MANNICH反应 木质素胺 电导率 乳化沥青 木质素的TETA胺化改性 被引量:2 2006年 以木质素、三乙烯四胺和甲醛为原料,通过Mannich反应合成了木质素胺。采用电导滴定法对正交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反应温度65℃,三乙烯四胺与甲醛的质量比为3∶1,反应时间4h,木质素的加入量为31g。乳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木质素胺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阳离子沥青乳化剂。 张万烽 林青 林建关键词:MANNICH反应 木质素胺 木质素 三乙烯四胺 甲醛 聚羧酸型减水剂的合成工艺探讨 被引量:4 2008年 本文主要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对聚羧酸型减水剂合成的影响,并通过一系列的试验确定了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混凝土试验表明,该聚羧酸型减水剂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张万烽关键词:合成工艺 混凝土 超长结构无缝技术在福建大剧院地下室工程中应用 被引量:1 2007年 本文总结了这一方面的施工经验,并且介绍了控制混凝土变形裂缝而采用膨胀加强带合理取代混凝土后浇带的原理、方案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张万烽 蔡文尧 柯开展关键词:补偿收缩混凝土 无缝技术 后浇带 加强带 木质素胺的电导滴定 2006年 分别以不同浓度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对各木质素胺水溶液进行电导滴定,并根据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反应量及溶液电导率的变化,可确定滴定终点,从而能够对各木质素胺样品的改性率程度进行比较。 张万烽 林青 林建 陆姗关键词:电导滴定 木质素胺 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研究及探讨 被引量:1 2013年 作为分子可设计型的减水剂,在聚羧酸共聚物中选用合适的聚合单体、引入一些功能基团,优化共聚物分子结构以合成出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并进行了相关性能测试。混凝土试验表明,该聚羧酸型减水剂早强性能与某国外品牌的性能相当。 张万烽关键词: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