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军

作品数:43 被引量:181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篇标准

领域

  • 31篇生物学
  • 6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蜱螨
  • 8篇甲螨
  • 8篇甲螨亚目
  • 6篇蜱螨亚纲
  • 6篇狼蛛
  • 6篇狼蛛科
  • 6篇尘螨
  • 5篇蜘蛛
  • 5篇直翅目
  • 4篇新纪录种
  • 4篇新种记述
  • 4篇蜘蛛目
  • 3篇新纪录属
  • 3篇英文
  • 3篇蟋蟀科
  • 3篇过敏
  • 2篇新记录属
  • 2篇新记录种
  • 2篇哑蟋属
  • 2篇雨生红球藻

机构

  • 31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国科学院烟...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北京协和医院
  • 3篇河北师范大学
  • 3篇大连大学
  • 3篇河北大学
  • 3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合肥学院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宁波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安徽科技学院
  • 1篇山东省果树研...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深圳大学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

  • 41篇陈军
  • 6篇孙劲旅
  • 6篇宋大祥
  • 6篇刘冬
  • 5篇郑哲民
  • 5篇秦松
  • 4篇张宏誉
  • 3篇王惠芙
  • 3篇乔格侠
  • 3篇崔红利
  • 3篇秦松
  • 2篇吴东辉
  • 2篇乔文娟
  • 2篇唐贵明
  • 2篇沈莲
  • 1篇刘正一
  • 1篇吴克
  • 1篇戚泽明
  • 1篇石福明
  • 1篇王慧芙

传媒

  • 8篇动物分类学报
  • 8篇蛛形学报
  • 3篇Entomo...
  • 2篇昆虫学报
  • 2篇生物学杂志
  • 2篇陕西师大学报...
  • 1篇世界环境
  • 1篇国外医学(呼...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昆虫知识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生物学通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国外医学(寄...
  • 1篇Zoolog...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生命世界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6
  • 2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1
  • 2篇1999
  • 2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4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舞蛛属三新种记述(蜘蛛目:狼蛛科)被引量:1
2001年
记述我国舞蛛属Alopecosa3新种,即耳舞蛛A. aurita sp. nov.、胡氏舞蛛A. hui sp. nov.和纳帕海舞蛛A. nagpag sp. nov.。耳舞蛛A. aurita近似于俄氏舞蛛(A.ermolaeji Saveljeva,1972),但本种外雌器中隔宽,基部3/5两侧的生殖板及端部2/5两侧角向中央隆起,而A.ermolaevi的中隔较窄,基部1/3两侧的生殖板向中央隆起,端部2/3两侧很大部分生殖板隆起。胡氏舞蛛A. hui近似于耳毛舞蛛A. auripilosa (Schenkel, 1953),二者除在腹部背面斑纹上有区别外,前者外雌器中隔膨大部前缘几乎呈直线,触肢器中突脊状突起中央有一个三角形小突起,插入器较宽大;后者外雌器中隔膨大部前缘明显呈波状,触肢器中突脊状突起中央有一针状小突起,插入器呈窄片状。纳帕海舞蛛A. nagpag雌蛛近似于针舞蛛A. spinata Yu et Song, 1988,二者区别在于背甲斑纹、外雌器交配管形状等方面;雄蛛近似于A. alpicola (Simon, 1876),但该种触肢器中突上缘较直,触肢跗节端部粗短,而A. alpicola中突上缘明显呈波浪状,触肢跗节端部较尖长。新种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陈军宋大祥金胄弼
关键词:蜘蛛目
中国豹蛛属一新种(蜘蛛目 :狼蛛科 )(英文)被引量:1
2001年
记述采自我国海南岛的豹蛛属Pardosa 1新种 :针豹蛛P .aciculiferasp .nov .。新种以其独特的外雌器和触肢器而易与本属其它已知种区别。由于其外雌器和触肢器十分独特 ,目前暂不能将新种归入本属已划定的种组。模式标本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陈军宋大祥李枢强
关键词:蜘蛛目狼蛛科豹蛛属
雨生红球藻低覆盖度基因组草图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开展雨生红球藻基因组测序研究,对于解读绿藻起源与进化及生物逆境胁迫响应机制,以及推动雨生红球藻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Illumina Hiseq 2500对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进行高通量测序,获得低覆盖度全基因组草图。通过计算k-mer分布预测该基因组草图大小约为547Mb,GC含量为59.2%,为纯合或单倍体。共得到11 059个预测基因,平均基因长度为1 711bp,平均CDS长度为681bp;平均每个基因包含3.2个外显子,外显子的平均长度为353bp。代谢通路分析表明,具有完整的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嘌呤和嘧啶合成等基本代谢通路。
陈军郑华军刘亚铭赵国屏秦松
关键词:雨生红球藻基因组测序基因预测功能注释
家庭致敏螨类概述被引量:16
2010年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呈不断上升趋势,受到人们的日益重视,其中家庭螨类是最主要的过敏原之一。本文对蜱螨、家庭螨类的组成及可导致人体过敏性疾病的种类作了简要介绍,并编制了家庭螨类常见目、亚目和科及麦食螨科Pyroglyphidae物种成螨检索表。此外,本文结合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相关医学知识及对未来主要研究方向的展望,为螨过敏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沈莲孙劲旅陈军
关键词:蜱螨尘螨
绿潮暴发期间我国青岛漂浮铜藻的分子鉴定被引量:10
2016年
2013年6月份,我国黄海连续第7年暴发绿潮灾害,同时出现了漂浮褐藻规模聚集现象,进一步增大了山东半岛绿潮防控工作的难度。为了对漂浮褐藻进行分子鉴定,采用PCR扩增和序列测定的方法,获得了漂浮褐藻的5.8S r DNA-ITS序列。通过与已经报道的其他马尾藻属5.8S r DNA-ITS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对绿潮暴发期间山东青岛近海出现的漂浮褐藻样品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该漂浮褐藻的5.8S r DNA-ITS基因序列全长1366 bp,其中ITS1序列长度为647 bp,5.8S r DNA序列长度为155 bp,ITS2序列长度为717 bp。序列比对分析显示,2013年绿潮暴发期间青岛海域的漂浮褐藻与我国浙江省和韩国江陵海区分布的铜藻样品遗传相似度高达99%。系统发育分析为马尾藻属铜藻(Sargassum horneri)。
陈军王寅初余秋瑢毕燕会何培民刘正一秦松
关键词:分子鉴定
一种基于个人电脑及外设的黑白点线特征草图覆墨方法被引量:1
2006年
介绍了一种利用扫描仪、数位板等计算机外围设备在个人电脑中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下对分类学研究黑白点线特征草图进行覆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输入草图、定稿、覆墨、排版、输出等步骤。
陈军邓艳
关键词:个人电脑外设
雨生红球藻PHOT的基因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本文旨在获得雨生红球藻中蓝光受体向光素(Phototropin,PHOT)的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分析。【方法】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结合的方法获得雨生红球藻中编码HaePHOT的c DNA序列全长,并对HaePHOT进行生物信息分析。【结果】HaePHOT的开放阅读框全长为2139 bp,编码712个氨基酸,预测的等电点8.66,理论分子量78.73 k D。经BLASTP程序分析,与拟南芥来源PHOT的相似性达到58%,与莱茵衣藻来源PHOT的相似性达到68%。通过序列比对和结构域分析,PHOT蛋白的典型结构域存在于HaePHOT中,包括发色团结合和激酶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高等植物和真核绿藻来源PHOTs来自共同祖先。【结论】首次从雨生红球藻中获得编码PHOT的基因序列,为下一步雨生红球藻中PHOT的表达和功能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为解析蓝光调控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合成的分子机制提供线索。
崔红利陈军王林萍胡章立秦松
关键词:向光素CDNA全长结构域系统进化雨生红球藻
尘螨与过敏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04年
孙劲旅张宏誉陈军王惠芙
关键词:尘螨过敏性疾病人体疾病
中国小赫甲螨属一新种记述(甲螨亚目,小赫甲螨科)(英文)
2011年
记述了采自我国西藏和甘肃的小赫甲螨属1新种,郑氏小赫甲螨Hermannniella zhengi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郑氏小赫甲螨,新种Hermanniella zhengisp.nov.(图1~16)新种以后背板背面小孔状花纹与杜氏小赫甲螨H.dubininiSitnikova,1973、微毛小赫甲螨H.microsetosa Hammer,1966、长毛小赫甲螨H.longisetosaHammer,1966相似,但新种以吻端有凹陷和后背板第3若螨毛f1指向前而不同于这3个已知种。除此之外,新种与杜氏小赫甲螨的区别为:新种梁毛与梁间毛端部尖,感器端部无膨大,被稀疏小刺,后背板背面小孔状花纹的6个点(有时为5或7个)间由细线连接成规则多边形,后缘成体毛4对,光滑;杜氏小赫甲螨梁毛和梁间毛端部钝圆,感器端部被小刺且略膨大,后背板背面花纹为无细线相连的不规则分散小孔,后缘5对成体毛,略被小刺。新种与微毛小赫甲螨的区别为:新种吻毛外表面被小刺,后背板背面花纹为大小均一的小孔,小孔之间有细线连成规则多边形;微毛小赫甲螨吻毛光滑,后背板上的小孔状花纹排列规则,成行但不连接成多边形。新种与长毛小赫甲螨的区别为:新种吻毛外表面被小刺,后背板背面小孔间距均一,后背板14对毛,后背板后缘成体毛形似第3若螨毛,后背板上最长毛长度为后背板长度的1/4;长毛小赫甲螨吻毛光滑,后背板小孔间距变化很大,后背板16对毛,后背板后缘毛呈鞭状,和第3若螨毛区别很大,后背板最长毛长度可达后背板长度的1/2。王慧芙等2001年将采自我国西藏色季拉山的14头标本鉴定为杜氏小赫甲螨H.dubininiSitnikova,1973,并作为我国新纪录种进行了报道。在本研究中,作者检视了其中的1头标本(No.10),发现其应为郑氏小赫甲螨H.zhengisp.nov.。由于未检视其它13头标本,所以目前不能否定杜氏小赫甲螨H.dubininiSitnikova,1973在我国有分布。正模,
乔文娟唐贵明陈军
关键词:甲螨亚目
食用螺旋藻粉质量通则
本文件规定了食用螺旋藻粉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及储存。本文件适用于以规模化人工培养的钝顶螺旋藻(Arthrospira platensis)或极大螺旋藻(Arthrospira maxima )为...
秦松王联珠王琦陈军葛保胜宋立荣严小军郑立董乃畅高志刚郑行向文洲薛命雄徐青山谭应宏王志忠苏勇宁肖玉朋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