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秀珍

作品数:21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辽宁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6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精神分裂症
  • 6篇分裂症
  • 5篇心理
  • 5篇抑郁
  • 5篇抑郁症
  • 3篇心理资本
  • 3篇资本
  • 3篇精神科
  • 2篇心理防御
  • 2篇心理防御机制
  • 2篇药物疗法
  • 2篇医学生
  • 2篇抑郁症患者
  • 2篇症状
  • 2篇治疗精神分裂...
  • 2篇中介
  • 2篇中介作用
  • 2篇情绪
  • 2篇网络成瘾
  • 2篇疗法

机构

  • 20篇沈阳市精神卫...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山西中医学院
  • 1篇上海市精神卫...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六...
  • 1篇北京回龙观医...
  • 1篇河北省精神卫...
  • 1篇天津市第四中...
  • 1篇武汉市精神卫...
  • 1篇重庆市精神卫...
  • 1篇河北省荣军医...
  • 1篇湖南省脑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西安市精神卫...
  • 1篇沈阳市第六人...

作者

  • 20篇王秀珍
  • 4篇王美娟
  • 3篇韩佩英
  • 3篇倪晓梅
  • 3篇刘长辉
  • 3篇曹杨
  • 3篇颜鸿飞
  • 3篇赵宏
  • 3篇黄晓艳
  • 2篇刘巨友
  • 2篇潘国良
  • 2篇黄晓燕
  • 2篇都弘
  • 2篇方传荣
  • 1篇刘敏
  • 1篇张昌
  • 1篇邵丽影
  • 1篇王超英
  • 1篇苏荣坤
  • 1篇金魁和

传媒

  • 3篇中国民康医学
  • 2篇健康心理学杂...
  • 2篇沈阳医学院学...
  • 2篇沈阳医学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上海精神医学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首届全国网络...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6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培酮口服液治疗合并躯体疾病的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2006年
王秀珍
心理救援的伦理原则及工作内容被引量:3
2012年
心理救援是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下实施心理辅导和心理支持的一项工作。专业性的心理救援工作要实现其专业助人的使命,除了要具备一套完善的、成熟的专业方法和专业技巧,还必须遵循救援的伦理原则[1,2]。
王秀珍
关键词:心理救援
医学生网络成瘾与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关系
目的:研究医学生网络成瘾与情绪及其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对466名医学生进行网络成瘾问卷、应付方式问卷、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测试。结果:网络成瘾检出率为8.39%,女生检出率0.72%,男生检出率15.89%,不同性...
刘长辉倪晓梅曹杨王秀珍
关键词:医学生网络成瘾情绪
文献传递
心理干预对HIV/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量影响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索心理干预对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数量的影响,通过心理干预提高HIV/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延缓发病。方法使用16种人格因素问卷、应对方式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入组的HIV/AIDS患者进行心理评测,制定试验组的心理干预措施,检测CD4+T淋巴细胞数量指标。对完成本次研究的436例(干预组229例,对照组207例)心理干预前后的CD4+T淋巴细胞数量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心理干预与CD4+T淋巴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结果干预组的脱落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干预组CD4+T淋巴细胞数量的提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提高HIV/AIDS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延缓CD4+T淋巴细胞数量下降的速度。
闫玉光颜迎春张明香都弘王秀珍
关键词:心理学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例对照研究
精神科护士组织支持感、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的关系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职业紧张与工作投入的关系及心理资本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在18所精神卫生中心的精神科护士中,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900人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精神科护士的组织支持感与工作投入呈正相关,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呈正相关。结论:精神科护士组织支持感和心理资本是工作投入的重要预测变量,心理资本在组织支持感和工作投入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黄晓艳颜鸿飞王秀珍赵宏
关键词:精神科护士组织支持感心理资本
抑郁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防御方式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使用"防御方式问卷(DSQ)"、"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符合CCMD-Ⅲ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试,并与正常人群对照,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结果:抑郁症患者多采用不成熟及中间型防御机制,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父母教养方式中,研究组父亲的"温暖理解"、"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及母亲的"温暖理解"、"过分干涉保护"、"惩罚严厉"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父亲惩罚"、"父亲拒绝"、"父亲保护"、"母亲惩罚"与不成熟的防御机制显著相关;"父亲惩罚"、"父亲干涉"、"父亲拒绝"、"母亲偏爱"与中间型防御机制相关。结论:抑郁症患者的防御机制与其父母教养方式显著相关。
王美娟王秀珍韩佩英刘巨友田丹
关键词:抑郁症防御机制父母教养方式
巴戟天寡糖胶囊用于轻、中度抑郁症患者巩固期治疗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巴戟天寡糖胶囊用于治疗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24周巩固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开放、单臂、多中心设计,纳入已完成巴戟天寡糖急性期治疗的成人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继续给予巴戟天寡糖胶囊24周,巩固期维持治疗剂量不变,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严重度(CGI-S)和亚利桑那性体验量表(ASEX)评估治疗前后的变化,评估患者的缓解率、复燃率及复燃时间,观察患者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HAMD-17评分分别为(6.60±1.87)和(5.85±4.18)分,HAMA评分分别为(6.36±3.02)和(4.93±3.09)分,CGI-S评分分别为(1.49±0.56)和(1.29±0.81)分,ASEX评分分别为(15.92±4.72)和(15.57±5.26)分,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用药24周末,患者的缓解率为54.59%(202例/370例),复燃率为6.49%(24例/370例),复燃时间为(64.67±42.47)d。巴戟天寡糖胶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5%(64例/417例)。结论巴戟天寡糖胶囊能用于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巩固期治疗,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周书喆韩祖成王秀珍陈燕清呼亚玲余雪芹王斌红樊国珍桑红海英贾智捷王占敏魏琰朱建国宋学勤刘志东况利王洪明田峰李玉欣张玲林海吴斌王超英刘畅孙佳凡闫少校刘君谢守付房茂胜宓为峰张鸿燕
关键词:抑郁症疗效安全性
多巴胺D_3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沈阳地区汉族人群中多巴胺D3受体基因(DRD3)第一外显子第9密码子A→G单核苷酸置换多态性(Ser9Gly多态)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94名健康对照者进行基因分型鉴定。比较患者组与对照组DRD3多态性分布频率、精神分裂症早发组与非早发组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并与其他国家人群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等位基因分布无明显差异,早发组与非早发组亦未发现明显差异,而该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巴西、英国人群有明显差异。结论:研究人群中未发现DRD3基因Ser9Gly多态与精神分裂症存在明显关联。
杨焕王秀珍金魁和王美娟王德林黄永进秦和平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多巴胺D3受体
沈阳市电话心理咨询分析被引量:5
2001年
分析沈阳市电话心理咨询热线服务的有关资料 ,发现当今时代存在心理问题的人较多 ,而求咨者中以学生、文化素养较高者为众。建议提高咨询队伍的专业水平 。
王秀珍刘月娟刘敏齐俊茹曹杨
关键词:心理问题电话心理咨询
多家庭治疗对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疗效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多家庭治疗对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将133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随机分成多家庭治疗组45例、个别家庭治疗组45例和单纯药物治疗组43例。在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对其进行评定。结果:通过计算PANSS和PSP总分,多家庭治疗组和个别家庭治疗组在治疗结束、结束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单纯药物治疗组在3个测试时间点上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家庭治疗组和个别家庭治疗组的PANSS、PSP总分除了治疗结束与治疗结束后3个月组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多家庭治疗组PANSS总评分更低、PSP总评分更高。组间差异分析显示,多家庭治疗组在治疗结束及结束后3个月的PANSS、PSP总分均高于个别家庭治疗组及单纯药物治疗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论是近期效果还是远期效果上,多家庭治疗在改善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和社会功能方面比个别家庭治疗、单纯药物治疗均具有明显的优势。
王秀珍苏荣坤李泓锦黄晓燕邵丽影倪晓梅
关键词:儿童精神分裂症家庭治疗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