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忠辉
- 作品数:22 被引量:94H指数:6
- 供职机构:武警江苏总队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数字化定制胫骨骨折个体化内固定钢板及其微创手术用模板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个体化有限接触动态加压钢板(limited contact dynamic compression plate,LC-DCP)及其模板的定制过程、方法,以及临床初步使用疗效。方法利用螺旋CT三维图像重建、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以及数控仿真加工技术定制出应用于胫骨骨折微创手术的数字化LC-DCP和模板,并用于治疗胫骨骨折6例。结果定制出胫骨骨折的个体化LC-DCP并成功应用于临床,所有患者平均20月随访发现,术后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根据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5例,良1例。结论个体化钢板制作流程简单,可行性强,结合微创技术治疗胫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骨折复位固定满意、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鲍军国陆忠辉童松林潘志军
- 关键词:图像重建胫骨骨折内固定钢板微创手术
- 数字化定制胫骨骨折个体化内固定钢板及其微创手术用模板的研究
-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完全个体化有限接触动态加压钢板(简称:LC-DCP)及其模板的定制过程和方法。方法利用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简称:CAD/CAM)及数控仿真加工技术(简称CNC)定制出应用于...
- 陆忠辉童松林徐仲棉
- 文献传递
- 全厚皮片植皮修复指端缺损26例体会被引量:8
- 2008年
- 陆忠辉童松林
- 关键词:指损伤全厚皮片
- 锁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原因及预防被引量:4
- 2002年
- 胡国锋许杏清陆忠辉
- 关键词:锁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术后并发症
- 6例锁骨骨折重建钢板内固定失效原因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随着高能量创伤的增多,锁骨骨折病人也很多.约占全身骨折的5.98%。大多数病人通过保守治疗也达到了良好的功能恢复.少量有锁骨骨折手术适应证的病人。本院自1997年至2007年共行锁骨骨折手术230例,其中195例应用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共发生6例固定失败。现报告如下。
- 陆忠辉童松林
- 关键词:锁骨骨折手术钢板内固定失效高能量创伤重建接骨板全身骨折
- 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用于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肝癌麻醉的比较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分别联合丙泊酚用于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疗法( percutaueous microwave co-agulation therapy,PMCT)治疗肝癌的麻醉效果。方法 ASAⅠ~Ⅱ级预行PMCT治疗肝癌患者40例,随机分成芬太尼组( F组,n=20)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n=20)。开放静脉后,F组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 /kg,D组静脉微量泵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 /kg(注射时间为10 min),继以0.5μg/(kg· h)静脉维持至PMCT结束前5 min左右。局部麻醉下超声引导定位后,F组和D组分别以丙泊酚1~2 mg/kg和0.5 mg/kg(注药速度4 ml/10 s)静脉注射诱导,分别以丙泊酚6~8 mg/(kg· h)和3~4 mg/(kg· h)静脉输注维持至PMCT结束;术中出现呻吟不适或身体扭动者追加丙泊酚20~30 mg/次。观察两组患者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术中BP、HR和SpO2的变化,以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结束后30 min进行VRS疼痛评分并调查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结果丙泊酚用量D组显著低于F组(P<0.01),苏醒时间D组明显长于F组(P<0.01)。 F组SBP、DBP和HR在PMCT治疗前后波动大于D组(P<0.05)。 F组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暂停和注射痛发生率分别为30%、20%、30%及90%,D组患者未有以上情况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注射痛P<0.01,余P<0.05)。治疗结束后30 min ,VRS疼痛评分F组明显高于D组(P<0.01),患者满意率D组明显高于F组(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能满足PMCT治疗肝癌的需要,但右美托咪定除苏醒时间延长外,能显著减少丙泊酚用量,且不良反应少,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更小,患者满意率更高。
- 陆忠辉周逸刚许君
- 关键词:芬太尼丙泊酚肝癌
- 复杂性桡骨远端骨折AO分类与治疗被引量:2
- 2007年
- 2000年2月以来笔者对69例复杂性桡骨远端骨折进行AO/ASIF分类,对不同的类型进行不同的固定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陆文杰童松林陆忠辉施绒舟陈坚样
-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AO/ASIF
- 个体化接骨板治疗胫骨多段复杂骨折的效果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个体化接骨板治疗胫骨多段复杂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将2010年3月—2014年3月慈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胫骨多段复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研究组30例,采用数字化骨科内固定技术制造的个体化接骨板进行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的固定技术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与对比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观察发现,研究组的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等,都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31,8.257,8.965,7.665,P均<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可见数字化骨科内固定技术制造的个体化接骨板治疗效果更好,2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8.765,P<0.05)。结论在对胫骨多段复杂骨折的患者进行治时,采用个体化接骨板进行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且并发症较少,患者恢复时间短,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陆忠辉郑远圆童松林
- 关键词:胫骨骨折内固定技术
- 小剂量咪唑安定、异丙酚和芬太尼合用于颈丛阻滞甲状腺手术的应用
- 2014年
- 目的:通过观察小剂量的咪唑安定、异丙酚和芬太尼合用于颈丛阻滞甲状腺手术的镇静、遗忘、并发症及术中血液动力学变化等,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协会(ASA)麻醉分级,也称为麻醉分级的Ⅰ-Ⅱ级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和观察组(B组),每组30例。B组患者于颈丛阻滞前5min缓慢静注咪唑安定1.5~2.0mg,颈丛阻滞后微量泵输注异丙酚3mg/(kg·h)、芬太尼1.125μg/(kg·h)。A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前缓慢静注异丙酚1 mg/kg、芬太尼0.05mg,继以异丙酚4~6mg/(kg·h)输注维持。监测并记录入室时(T0)、颈丛阻滞后10min(T1)、20min(T2)、30min(T3)、手术开始后30min(T4)及术毕(T5)时的BP、HR和SpO2,并计算MAP。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术后遗忘程度。结果:与T0比较,A组患者在T1、T2、T3时MAP显著升高、HR显著加快(P〈0.01),B组患者术中MAP、HR变化不明显(P〉0.05);B组MAP、HR在T1、T2、T3时明显低于A组(P〈0.01)。A组呼吸暂停发生率(36.7%)明显高于B组(0%)(P〈0.01)。B组患者术后颈丛阻滞操作遗忘率和手术过程的Ⅲ级遗忘率高于A组(P〈0.01)。结论:小剂量的咪唑安定、异丙酚和芬太尼合用于颈丛阻滞甲状腺手术,镇静效果满意,能有效抑制颈丛阻滞后的心血管反应,对患者呼吸循环功能影响小,不良反应少,术后对颈丛阻滞操作和手术过程遗忘作用强,可提高患者的麻醉质量。
- 陆忠辉谢景明周逸刚
- 关键词:咪唑安定异丙酚芬太尼颈丛阻滞甲状腺手术心血管反应
- 开放性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 2005年
- 童松林张晓杰陆忠辉
- 关键词:开放性PILON骨折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