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艳
- 作品数:14 被引量:121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 ^(89)SrCl_2联合^(99)Tc-MDP治疗50例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 2016年
- 前列腺癌是发生在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60岁以上老年男性中比较常见,每年新增加的患病人数达到110万人,因为治疗不及时和发生转移造成30余万人死亡。
- 徐蓉生何文果梅艳康钰龄杨雯段云
- 关键词:89锶骨转移前列腺癌
-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清甲疗效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9
- 2016年
-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清甲疗效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清甲治疗患者128例临床资料,总结包括年龄、性别、病理分型、手术切除方式、肿瘤转移、肿瘤转移部位、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131)I治疗时间等临床特征对疗效的影响。结果:对不同性别、年龄、病理分型及肿瘤转移有无进行分组比较,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131)I治疗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行甲状腺全切、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血清TSH水平20~40mI U/L及^(131)I治疗时间≤6个月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131)I清甲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其他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除方式、血清TSH水平及^(131)I治疗时间是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效果独立因素。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清甲疗效与手术切除方式、血清TSH水平及^(131)I治疗时间具有相关性。
- 武鸿文段云赵力威梅艳
-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疗效影响因素
- B超引导下术中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评价
-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术中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97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在B超引导下术中植入125I粒子,观察患者的主观疗效、客观疗效、并发症及毒副反应等,并对该技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进行评...
- 段云梅艳赵力威舒斌何文果徐蓉生
- 关键词:胰腺癌近距离放射疗法B超
- 骨显像与肿瘤标志物检测在^(89)SrCl_2治疗晚期肺癌骨转移疗效评价中的价值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骨显像与几种常用肿瘤标记物检测在评价89SrCl2治疗肺癌晚期骨转移疗效方面的价值。方法 93例肺癌晚期骨转移患者在89 SrCl2治疗前、后分别行骨显像检查及肿瘤标记物(CYFRA21-1、NSE和CEA)检测,并进行评价。结果在治疗后1 w、2 w、1个月和3个月,患者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1);骨显像示部分患者治疗后病灶缩小,甚至消失,有效率为70.97%;治疗前、后血清CYFRA21-1、CEA和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未出现严重毒副反应。结论骨显像可显示晚期肺癌骨转移在89SrCl2治疗前、后病灶数目及大小变化;肿瘤标记物(CYFRA21-1、NSE和CEA)检测对评价89SrCl2治疗肺癌晚期骨转移患者的疗效无明显意义。
- 段云赵力威梅艳杨颖卓杨雯刘晓铃郑虹蕾徐蓉生
- 关键词:肺癌骨转移骨显像肿瘤标志物
- B超引导下术中^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评价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97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在B超引导下术中植入125I粒子,采用疼痛数字分级法、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和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242、19-9(CA242、CA19-9)的水平进行疗效评价,随访中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术前与术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018、0.022、0.034、0.045,P均〈0.05);肿瘤完全缓解患者8例、部分缓解46例、稳定34例、疾病进展9例,总有效率为55.67%(54/97);术前与术后1个月、3个月CA242、CA19-9的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027、0.029、0.017、0.022,P均〈0.05);治疗后中位生存时间为(8.0±4.5)个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 B超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癌痛缓解明显。
- 徐蓉生梅艳赵力威舒斌何文果段云
- 关键词:碘放射性同位素近距离放射疗法
- 青年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MSCT影像学表现及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分析青年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MSCT影像学表现及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16例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MSCT检查后根据颈部淋巴结有无转移分为转移组(86例)和未转移组(30例)。通过所得MSCT图像了解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者与未转移者MSCT影像学表现差异,进一步分析其MSCT影像学表现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者与未转移者在肿瘤直径、钙化、坏死、周围侵犯、强化特征CT征象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肿瘤直径多≥2cm,肿瘤内部多见钙化、坏死、周围侵犯现象,分别占76.74%(66/86)、77.80%(67/86)、87.20%(76/86),强化特点以重度强化为主,占94.18%(81/86);淋巴结为转移患者肿瘤直径常≥2cm,肿瘤内部有钙化、坏死、周围侵犯情况,但明显低于淋巴结转移组,53.33%为轻、中度强化。结论在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术前诊断中,如患者肿瘤直径≥2cm,重度强化且有坏死、钙化、周围侵犯等CT征象时,需高度怀疑存在淋巴结转移。
- 梅艳徐蓉生王乔赵力威段云武鸿文
- 关键词:MSCT影像学表现颈部淋巴结转移
- The Kinase Activity of DNA-PKcs is Dispensible for DNA Double Strand Break Repair during Radiation-Induced G2 Arrest
- 张石川梅艳黄建鸣樊晋川郎锦义
- 血清MIP-1α、S-TK1对于甲状腺癌术后放射性^(131)I治疗效果评估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8
- 2021年
- 背景与目的:血清胸苷激酶1(serum-thymidine kinase 1,S-TK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α,MIP-1α)均是肿瘤血清标志物,其在血清中的水平与甲状腺癌的严重程度、预后密切相关,探讨S-TK1、MIP-1α表达水平对甲状腺癌术后放射性^(131)I治疗效果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58例术前疑似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12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MIP-1α、S-TK1表达水平,对所有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清甲治疗后分为清甲成功组(58例)和未成功组(40例)以及转移阳性组(20例)和转移阴性组(78例),比较各组血清MIP-1α、S-TK1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两组患者甲状腺组织中MIP-1α、S-TK1表达水平,并对影响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和良性组相比,恶性组患者MIP-1α、S-TK1表达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次^(131)I治疗前清甲成功组血清MIP-1α、S-TK1表达水平相比清甲未成功组显著降低(P<0.05),转移阳性组患者血清MIP-1α、S-TK1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转移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恶性组患者甲状腺组织中MIP-1α蛋白阳性表达率(70.41%)显著高于良性组(18.33%),且恶性组组织中S-TK1蛋白阳性表达率(68.37%)显著高于良性组(15.00%)(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病灶最大直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MIP-1α及S-TK1表达水平对甲状腺癌术后首次^(131)I清甲疗效具有明显影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病灶最大直径、TSH、MIP-1α及S-TK1表达水平是影响术后首次清甲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甲状腺癌患者血清MIP-1α、S-TK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甲状腺癌患者发生转移后MIP-1α、S-TK1表达水平显著升
- 武鸿文梅艳王乔袁佳赵立威
- 关键词:甲状腺癌血清胸苷激酶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疗效评估
- 甲状腺球蛋白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关系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球蛋白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关联性。方法选取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212例,根据患者在第三次131I治疗时是否出现转移及转移灶的不同将其分为无转移组、淋巴结转移组、肺部转移组、骨转移组、颈部转移组及其它转移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中甲状腺球蛋白水平。结果淋巴结转移组、肺部转移组、骨转移组、颈部转移组及其它转移组患者血清中甲状腺球蛋白水平要高于无转移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甲状腺球蛋白水平与转移灶大小和数目呈明显正相关性,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2.317,P<0.05;R=3.018,P<0.05)。结论甲状腺球蛋白在判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是否出现转移灶及转移灶大小和数目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武鸿文赵力威段云梅艳
- 关键词:甲状腺球蛋白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
- 分化型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转移的联合诊断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联合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FNA-Tg)检测在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侧颈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颈部淋巴清扫术治疗的87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超声检查共筛查出124枚可疑淋巴结,其中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转移性淋巴结76枚(转移淋巴结组),非转移性淋巴结48枚(非转移淋巴结组)。所有患者均行FNA-C、FNA-Tg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FNA-C、FNA-Tg、FNA-C联合FNA-Tg的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结果转移淋巴结组FNA-Tg浓度为(232.45±41.32)μg/L,高于非转移淋巴结组的(14.67±3.2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NA-C联合FNA-Tg诊断的灵敏度为96.05%,准确度为94.29%,阴性预测值为93.62%,均高于FNA-C的76.32%、83.87%、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NA-C联合FNA-Tg诊断的灵敏度高于FNA-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NA-C联合FNA-Tg检查有助于提高DTC侧颈淋巴结转移诊断效能。
- 梅艳王乔武鸿文徐蓉生赵力威
-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