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坤
- 作品数:23 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 基于Moldflow注塑件翘曲分析及工艺优化被引量:11
- 2016年
- 以一款测试仪下盖板为研究对象进行翘曲缺陷分析,确定注塑件开裂的原因。首先,通过对注塑件三维原模型进行针对性的结构修改,对修改前后的模型分别进行模流分析;其次,重点对注塑件结构尺寸、模具温度、注塑温度和保压曲线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使修改后注塑件翘曲变形降低;最后,结合注塑件模具成型工艺,得到最优注塑工艺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注塑件翘曲变形量为1.032mm,存在明显的收缩不均,为导致产品开裂的主要原因。
- 杨忠坤缪炳荣史艳民谭仕发李旭娟
- 关键词:注塑件模流分析翘曲
- 高速列车横风作用下的非定常气动载荷计算模拟被引量:3
- 2016年
- 为模拟横风环境下高速列车所受气动载荷,选择Karman修正风速谱为目标谱,采用线性滤波法(AR模型)模拟了随列车移动点的脉动风速时程。基于风速风压关系,分析了气动栽荷的计算方法,引入气动导纳函数,计算了高速列车横风作用下的非定常气动载荷,最后通过MATLAB编程实现非定常气动力的模拟。通过对列车运行速度70m/s、平均风速为25m/s工况下的脉动风速及非定常气动力的计算模拟,结果表明,风速时程能量主要集中在0—3Hz频域段,与列车系统固有的一些振动频率相近,存在引起列车系统共振、引发倾覆事件的可能。
- 谭仕发缪炳荣杨忠坤王名月
- 关键词:脉动风线性滤波法气动导纳
- 有轨电车复合材料车顶板结构仿真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以某型有轨电车SFY06复合材料车顶板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等效性建模仿真方法,利用前处理软件Hypermesh建立其有限元模型。按照欧洲铁路车辆车体结构要求EN12663-1-2010强度评估标准对其进行强度计算,验证车顶板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对车顶板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验证车顶板动态特性设计是否合理。结果表明,该复合结构车顶板静态强度、刚度及动态特性均能满足相关要求,结构中无明显薄弱环节,车顶板结构设计合理。
- 杨忠坤缪炳荣陈翔宇周凤
- 关键词:有轨电车
- 含损伤板的动载荷识别精度研究
- 2018年
- 为了深入研究动载荷识别问题,改善识别精度受测点信息和传感器布置数目限制的影响。首先采用逆问题正分析的方法,在时域正演法识别的理论基础上,研究结构损伤对载荷识别结果的影响,然后分析讨论测点位置、采样时间间隔对识别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板结构有损伤的情况下,该方法能有效地识别出非损伤处的载荷且计算效率较高,但对于损伤处载荷的识别精度较低。另外,通过优化传感器的布置以及选择合适的采样时间间隔,可较大程度提高识别精度,为载荷识别的准确性提供参考。
- 周凤缪炳荣陈翔宇王名月杨忠坤
- 关键词:振动与波载荷识别
- 板梁结构载荷识别和损伤识别的多功能试验台
- 本发明公开一种板梁结构载荷识别和损伤识别的多功能试验台,包括T型槽平台、支撑装置、可移动升降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立柱,支撑立柱的底部安装在T型槽平台上,支撑立柱有4个,两排两列排布,可移动升降台可拆卸安装在T型槽平台上、...
- 缪炳荣杨忠坤李旭娟王名月史艳民陈翔宇周凤
- 文献传递
- 高速列车车体结构多学科优化研究
- 高速列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车体作为其主要承载结构,除需要满足基本的强度和刚度要求外,还要考虑涉及空气动力学、多体动力学、碰撞安全性以及结构轻量化设计等多种学科问题。为了较系统全面的考虑列车运行过程中轻量化设计的车体所...
- 杨忠坤
- 关键词:高速列车气动载荷多体系统动力学安全性多目标优化
- 文献传递
- 板梁结构载荷识别和损伤识别的多功能试验台
- 本发明公开一种板梁结构载荷识别和损伤识别的多功能试验台,包括T型槽平台、支撑装置、可移动升降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立柱,支撑立柱的底部安装在T型槽平台上,支撑立柱有4个,两排两列排布,可移动升降台可拆卸安装在T型槽平台上、...
- 缪炳荣杨忠坤李旭娟王名月史艳民陈翔宇周凤
- 文献传递
- 基于多学科疲劳优化设计技术在轨道车辆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 针对传统结构疲劳设计技术进行轨道车辆结构关键部件的损伤与寿命预测方法的不足,考虑现代车辆结构振动疲劳的设计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多体系统为核心的多学科疲劳优化设计技术。建立轨道车辆的具有56 自由度(DOF)的全悬挂系统的车...
- 缪炳荣杨忠坤杨树旺周凤陈翔宇蒋钏应
- 关键词:高速列车
- 多点激励荷载下比例车体疲劳强度及载荷谱研究试验台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点激励荷载下比例车体疲劳强度及载荷谱研究试验台,包括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机械部分包括T型槽实验台、支撑装置、比例车体等;电气部分包括系统主控制器、伺服控制器等。比例车体通过支撑装置连接在T型槽实验台上...
- 缪炳荣张卫华谭仕发史艳民李旭娟杨忠坤王名月
- 文献传递
- CZ200型单轨转向架构架结构强度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以重庆轻轨3号线跨坐式单轨交通作业车辆转向架构架为研究对象,建立其有限元离散模型。参照国内跨坐式单轨车辆相关设计标准确定转向架构架的载荷条件,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构架进行静强度和模态计算,验证构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根据车辆试验运行时采集的各测点动应力值,采用Goodman疲劳极限图进行构架疲劳强度校核,所有测点应力值均被包络在所用材料的疲劳强度极限图内。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转向架构架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满足相关静强度和疲劳强度设计要求。
- 杨忠坤缪炳荣陈建政史艳民
- 关键词:跨坐式单轨车辆转向架构架静强度模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