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萌
-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妊娠相关问题被引量:1
- 2016年
-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好发于育龄期,女性患者在妊娠,分娩期可出现IBD活动或暴发加剧,使患者病情复杂化.IBD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育龄患者对药物或手术治疗干预的潜在需求,使得IBD患者妊娠问题的关注度逐年提高,患者也往往就生育,妊娠及母乳喂养问题进行咨询.本文就IBD患者的生育,妊娠及药物安全性进行探讨,建议临床医生指导患者消除恐惧心理,于静止期计划受孕,接受风险最小的个体化治疗,以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 戴萌金雷熊毅敏徐维田郑国荣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生育力妊娠哺乳分娩方式
- 白光胃镜下胃食管结合部早癌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研究胃食管结合部(GEJ)早癌在普通白光胃镜下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GEJ早癌Siewert各型的好发部位、普通白光胃镜下的特征及与Barrett食管、肠上皮化生的关系。结果 GEJ早癌中SiewertⅡ型最多占64%,SiewertⅠ型中伴Barrett食管比例最高(占85%),而Siewert各型间伴肠上皮化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iewertⅠ型病变好发于右前壁,SiewertⅡ型好发于后壁。Siewert各型的病变均以Type 0~Ⅱ型为主,普通白光内镜下GEJ早癌最显著的特征为清晰的边界(占89%)和表面不规则(占81%),而病变色调变化则以发红为主(占76%)。结论 GEJ早癌在普通白光内镜下具有细微特征性改变,了解并重视上述特点的观察将有助于提高GEJ早癌的诊断率。
- 戴萌金雷高娟熊毅敏王一鸣
- 关键词:早癌胃食管结合部
- 鼻胆管负压引流在急性梗阻性胆管炎ERCP术后的疗效评价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评价急性梗阻性胆管炎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鼻胆管负压引流疗效及意义.方法选取180例急性结石性胆管炎患者行ERCP治疗,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行常规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试验组行ENBD负压引流,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刻各项监测指标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术后24、48、72 h试验组胆汁总引流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术后24、72 h试验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 5).未出现术后胰腺炎(Post-endoscopic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pancreatitis,PEP)及高淀粉酶血症患者中,试验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术后2、24 h试验组血清淀粉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胰腺炎PEP及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6.67%,6/90;10%,9/90)显著低于对照组(11.1%,10/90;17.18%,16/90)(P<0.05).2组患者术后均出现未出现重症胰腺炎.结论急性梗阻性胆管炎ERCP术后负压ENBD引流疗效确切,能更有效减轻胆管炎症,降低PEP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金雷戴萌顿珊珊吴娟李蜀豫
- 关键词:急性梗阻性胆管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鼻胆管引流术后胰腺炎
- 艾普拉唑四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在幽门螺杆菌补救方案中的疗效评价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评价不同给药时机及疗程的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联合艾普拉唑(Ilaprazole)四联疗法在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补救治疗方案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80例H.pylori感染的初治失败患者随机分成4组.A组给予艾普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胶体果胶铋治疗14 d.B组在A组方案上联用双歧杆菌14 d.C、D组分别在A、B组方案前分别口服双歧杆菌28 d.所有患者治疗结束4 wk后行C13-尿素呼气试验(urea breath test,UBT)记录H.pylori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51例完成治疗和随访.意向性治疗(intention-totreat,ITT)分析A、B、C、D组H.pylori根除率依次为:62.85、71.43、75.71、77.14;符合方案集(per-protocol,PP)分析,各组根除率依次为:72.13、79.36、84.13、84.38.B、C、D组根除率显著高于A组(P<0.05);C、D组根除率显著高于B组(P<0.05);C、D组间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患者治疗完成率分别为:87.14(61/70)、90.00(63/70)、90.00(63/70)、91.43(64/70).B、C、D组治疗完成率显著高于A组(P<0.05);D组治疗完成率略高于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92、10.61、7.46、6.06.B、C、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C、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能有效提高补救治疗方案的H.pylori根除率,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补救方案中在四联疗法前服用双歧杆菌28 d是最优选择.
- 金雷李蜀豫代凤玲戴萌徐维田
- 关键词:双歧杆菌幽门螺旋杆菌
- TGF-β_1中和抗体对TNBS慢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纤维化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_1,T G F-β_1)中和抗体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慢性结肠炎动物模型中小鼠肠道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48只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TNBS模型组、治疗对照组和TGF-β_1抗体组,TNBS 6 wk灌肠造模,TGF-β_1抗体组于每次TNBS灌肠后24 h给予TGF-β_1抗体灌肠治疗,光镜下观察结肠组织学变化,RT-PCR检测各组小鼠肠道中Ⅰ、Ⅲ、Ⅴ型胶原蛋白及TGF-b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结肠中TGF-β_1水平并分析结果 .结果 (1)HE染色和VG胶原蛋白染色发现,TGF-β_1抗体组小鼠未见大量胶原蛋白聚集,固有肌层明显增厚,较TNBS模型组、治疗对照组改善;(2)TGF-β_1抗体组结肠Ⅰ、Ⅲ、Ⅴ型胶原蛋白及TGF-bmRNA较TNBS模型组及治疗对照组均降低(P<0.05);(3)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发现TGF-β_1抗体组较TNBS模型组及治疗对照组结肠内TGF-β_1均降低(P<0.05).结论 TGF-β_1中和抗体拮抗TGF-β_1,下调小鼠结肠组织中胶原蛋白的表达,抑制TNBS慢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纤维化.
- 戴萌金雷徐维田熊毅敏王一鸣郑国荣
- 关键词:胶原蛋白
- 药物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结石复发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评价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及胆宁片(DN)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治疗后预防胆总管结石复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10例经ERCP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采用完全随机化分组法分为3组。对照组不服药,TUDCA组口服TUDCA,DN组口服DN。术后药物治疗并随访24个月定期复查胆道超声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比较3组患者胆总管结石复发率、胆固醇饱和度指数(CSI)、血脂水平。结果 190例患者完成治疗及随访。(1)术后24个月内对照组、TUDCA组、DN组结石复发率为17.46%(11/63)、6.34%(4/63)、10.94%(7/64);TUDCA组、DN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UDCA组复发率明显低于DN组(P<0.05);(2)术后第10天,TUDCA组CSI值明显低于对照组、DN组(P<0.05);DN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结石未复发患者中,TUDCA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明显低于对照组、DN组(P<0.05);而TUDCA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高于对照组、DN组(P<0.05),DN组HDL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治疗后口服TUDCA及DN均能有效降低结石复发率,且TUDCA效果更优于DN。
- 金雷戴萌李蜀豫陈可顿珊珊吴娟
- 关键词:牛磺熊去氧胆酸胆宁片复发
- 美常安在根除幽门螺杆菌补救治疗方案中的疗效评价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评价美常安不同给药时机及疗程在H.pylori补救治疗方案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40例H.pylori感染的初治失败患者随机分成4组:D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胶体果胶铋治疗2周。A组在D组方案上联用美常安2周。B、C组在D组方案前分别口服美常安4周、2周。治疗结束4周后,行13C-UBT评估H.pylori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27例完成治疗和随访。意向性治疗(ITT)分析显示,A、B、C、D组根除率分别为73.33%、81.67%、75.00%及61.67%;符合方案集(PP)分析显示,A、B、C、D组根除率分别为77.19%、85.96%、80.36%、64.91%;A、B、C组显著高于D组(P<0.05);B组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02%、5.26%、7.14%、12.28%;A、B、C组显著低于D组(P<0.05),A、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常安能有效提高补救治疗方案的H.pylori根除率,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补救方案中在四联疗法前服用美常安4周是最优选择,值得临床推广。
- 金雷戴萌代凤玲李蜀豫朱文成
- 关键词:美常安幽门螺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