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筱
- 作品数:14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 职业女性内外控人格特质、感知组织支持与职业成功的关系研究
- 期望职业成功是每个职业女性的梦想与目标。自20世纪以来,女性逐渐进入职业领域并取得越来越多的经济独立、政治独立,更多的女性走入职场,进入男性独有的职业“天下”。她们在组织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不断实现组织和自我的成功。...
- 惠筱
- 关键词:职业女性
- 文献传递
- 延安精神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 2016年
- 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国共产党传承的精神财富,对于进一步促进现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有利于大学生形成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集体合作观念和爱国主义精神。在延安精神的熏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全面有效地提升。
- 马小惠惠筱
- 关键词:延安精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角色定位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高校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是社会进步发展的主力军。然而,大学生处在青春期,各方面发展还不成熟,对待事物和问题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存在认知方面的偏差。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行为的监管者,对于大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文章结合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科学定位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角色,多措并举不断提升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 惠筱马小惠
-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角色定位
- 中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从传统的社会组织向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社区心理健康日益受到各界重视,逐渐完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建设已经迫在眉睫.本文是对国内、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的综述,提出了我国对改进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建议,以期促进社区建设的和谐发展.
- 惠筱
- 关键词:心理健康
- 自由主义与社会工作的“去社会化”被引量:2
- 2021年
- 社会工作是一种政治实践,而与政治密切相关的是意识形态。发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社会工作,便是其主导意识形态--自由主义的产物。社会工作的归因取向和实践方法都受到了自由主义思想的显著影响。具体而言,自由主义倾向于“责怪受害者”,认为贫穷、失业等都属于受害者的个人问题,这一理念被社会工作的源头--济贫法和慈善组织会社所吸收。同时,在这种归因取向的引导下,社会工作的实践目标便是“治疗受害者”,运用个别化的方法对受害者实施一对一的治疗,个案工作方法便由此发展而来。同时,继个案方法之后出现的团体工作同样以个人服务为主。个案工作、个人治疗的兴盛导致社会工作忽略了案主个人问题背后的结构性根源,抛弃了社会行动、社会变革的“社会”使命,即社会工作的“去社会化”。
- 李伟惠筱
- 关键词:社会工作自由主义
-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本研究为了解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现状,使用问卷调查了226名辅导员,发现辅导员职业认同感不高且离散程度较大;男性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好于女性的但情感认同不如女性的高;职业认同感在年龄上显著差异,且36~40岁的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最低.结合这一结论,提出了提升认同感的建议.
- 马素红惠筱
-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
- 大学生日常烦心事和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考察大学生日常烦心事、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整群抽取陕西某高校422名大学生,采用大学生日常烦心事量表、中文生命意义感量表和一般健康问卷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42.4%的大学生有明确的生活意义,45.5%的大学生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12.1%的大学生缺乏生命意义感;有明确生活意义的大学生其日常烦心事和负性情绪水平明显低于没有明确生活目标者(P<0.01);生命意义体验和总体生命意义与日常烦心事和心理健康各因子均呈显著相关(P<0.05);大学生的学业烦恼、生命意义体验和人际烦恼能显著预测其自我肯定水平(P=76.616,P<0.01);人际烦恼、未来担忧和生命意义体验能显著预测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P=70.398,P<0.01)。结论大学生日常烦心事、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
- 张海霞惠筱郭成
- 关键词:生命意义心理健康
- 大学生学校认同的因素研究
- 2016年
- 近些年对大学生学校认同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学校认同维度的划分,为后续的理论研究做参考。
- 惠筱申一修
- 关键词:维度
-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创新研究被引量:23
- 2016年
-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理论基础薄弱、目标取向偏离、整合理念模糊、工作方法方式单一等问题,限制其功能的充分发挥。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工作模式已成为当前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探讨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以及有效的实现途径。
- 孙一方马小惠惠筱
-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