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洪玉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氮转化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厌氧
  • 1篇氧化速率
  • 1篇营养化
  • 1篇源解析
  • 1篇生物地球
  • 1篇生物地球化学
  • 1篇太湖
  • 1篇太湖沉积物
  • 1篇同位素
  • 1篇同位素分馏
  • 1篇柱样
  • 1篇稳定同位素
  • 1篇硝化
  • 1篇硝化作用
  • 1篇湖泊
  • 1篇湖泊富营养化
  • 1篇湖沉积物

机构

  • 3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篇曾洪玉
  • 2篇李荣富
  • 2篇阮晓红
  • 1篇万宇
  • 1篇万宇
  • 1篇刘丛强
  • 1篇张亚平
  • 1篇罗跃辉

传媒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r-IPT_(ra)与r-IPT_V在淡水沉积物脱氮速率研究中的对比分析
2018年
正确评估淡水环境中沉积物脱氮效应对理解淡水系统氮循环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修正^(15)N同位素配对技术(revised ^(15)N isotope pairing techniques,r-IPT)可同时评估沉积物柱样中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速率及其脱氮贡献。本文利用流动柱样培养实验,首次在淡水系统中对比了利用泥浆实验提供参数的r-IPT_(ra)与由柱样培养实验本身提供参数的r-IPT_V计算沉积物脱氮速率的差异性,并评估了秋季太湖不同沉积环境脱氮速率。研究表明:(1)泥浆实验结果表明,太湖梅梁湾与胥湖沉积物中均存在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作用。(2)r-IPT方法的基本假设在研究区域均成立。其中,r-IPT_V得到的两湖区沉积物原位脱氮速率均与添加15NO-3浓度无关,表明r-IPT_V对沉积物脱氮速率评估具有更好的计算精度。(3)r-IPT_V计算结果表明,梅梁湾与胥湖沉积物反硝化、厌氧氨氧化、脱氮速率分别为3.09、1.47、4.56μmol/(m2·h)与0.69、0.02、0.71μmol/(m^2·h),厌氧氨氧化对两湖区沉积物脱氮贡献率(ra)分别为32.2%与3.3%。(4)对比r-IPT_(ra)与r-IPT_V在两个湖区的计算结果,当ra较低时(3.3%),r-IPT_(ra)与r-IPT_V计算的沉积物脱氮速率及厌氧氨氧化速率接近;而当ra较高时(32.2%),r-IPT_(ra)显著高估沉积物脱氮速率,低估厌氧氨氧化贡献率。
曾洪玉阮晓红李荣富万宇万宇
关键词:ISOTOPEPAIRING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环境水体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6年
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地表环境中最复杂的物质循环之一.近年来,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氮的来源、物理迁移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过程的认识,完善了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理论体系.本文综述了在环境水体中应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及统计模型,将氮的溯源研究从定性识别拓展到定量解析;应用稳定同位素分馏理论及同位素配对技术,实现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转化途径的判别及其转化速率的定量解析;重点提出应进一步开展不同转化途径、不同水体环境要素对氮同位素分馏特征的影响研究,逐步完善环境水体氮循环同位素分馏理论体系,为准确认识氮循环和加强水环境保护奠定科学基础.
李荣富罗跃辉曾洪玉阮晓红刘丛强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同位素分馏源解析
太湖沉积物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速率及其动力学特征研究
湖泊富营养化可引发蓝藻爆发、水生生物死亡、水质恶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是全球水环境面临的重要难题。过量氮素输入是导致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微生物驱动下的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作用是湖泊水环境脱氮的主要途径,开展沉积物反硝...
曾洪玉
关键词:湖泊富营养化反硝化作用氧化速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