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晓军
- 作品数:11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民勤县第一中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 一枝一叶总关情——从民俗文化角度解读长妈妈被引量:2
- 2003年
- 常晓军
- 关键词:民俗文化文化角度《阿长与〈山海经〉》语文教学
- 论追问与课堂内在逻辑的构建——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为例被引量:1
- 2023年
- 一节课应该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链条,在不断的追问中成为一个富有逻辑的完整结构。我们尝试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教学为例,探究如何通过富有逻辑的问题链设计,建立课堂的内在逻辑,在不断追问中深入理解文本,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呈现出一种紧张和活力,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 常晓军
- 关键词:问题链
- 多文本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新高考背景之下,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语文教学的要求。根据历年高考语文阅读材料试题内容来看,阅读材料的题材与内容的选择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这也迫切要求高中生重视语文阅读,广泛参与课外阅读,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知识量。因此,多文本阅读在阅读教学的运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基于此,本文就多文本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进行分析,帮助教师开展多文本阅读教学,确保学生的阅读质量与水平。
- 常晓军
-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价值
- 诗歌和人格
- 2021年
- 本文拟组建以《归园田居其一》为中心的文本群,以陶渊明归隐为中心,探讨其归隐的精神意义。诗人选择归隐代价沉重,由此成就其高尚的人格道德,而其对归隐生活的心灵记录、卓越书写,使其成为伟大诗人。二者相较,前者关乎生命本体力量,故人格高于诗歌。
- 常晓军
- 关键词:诗歌人格陶渊明
- 人生价值与千秋之名——读张溥《五人墓碑记》
- 2008年
- 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贤专权,对当时主张开放言路、改良政治的东林党人进行残酷迫害,杨涟、左光斗、魏大昌等相继被杀。天启六年,魏忠贤又派爪牙到苏州逮捕周顺昌,苏州市民群情激愤,奋起反抗,发生暴动。事后,统治者大范围搜捕暴动市民,首领颜佩韦等五人为了保护群众,挺身而出,英勇就义。次年,魏党失势,周顺昌得以昭雪,五位烈士也被厚葬。
- 常晓军
- 关键词:《五人墓碑记》明朝末年东林党人魏忠贤统治者
- 留诗武侯祠 《蜀相》寄心曲被引量:1
- 2019年
- 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春天,杜甫拜谒了成都武侯祠,写下《蜀相》一诗。诗歌以"蜀相"作为题目,说明丞相这个身份在诗人心中有着异乎寻常的意义。登上丞相之位是古代以兼济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因为这样他们才能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杜甫一生就怀抱"致君尧舜上"的梦想,故杜甫主要是借此诗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心愿。
- 常晓军
- 关键词:《蜀相》杜甫
- 写实和虚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对比阅读
- 2024年
-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的痛苦及对英雄人物的仰慕之情。在词作中,辛弃疾对孙权和刘裕的事迹完全写实,苏轼对周瑜的事迹却有虚构。根本原因在于辛弃疾的人生目标是收复中原,这是时代境遇和人生经历决定的,指向偏向现实需要满足的价值观,写实即可表达词人的志向。苏轼有对生命理想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建构的需要,单纯满足现实需要并不足以实现其对生命丰富性的追求,所以虽然周瑜功业赫赫,但苏轼仍然要基于自我需要对其形象进行塑造。
- 魏宏常晓军
- 关键词:写实虚构事功
- 伤心人别有怀抱——读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 2018年
- 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写昭君的故国之思.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诗人自己的寄托.杜甫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虽然“漂泊西南天地间”,但依然“葵藿倾太阳”“每饭不忘君”.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作者寄托在昭君身上的儒家的忠爱缠绵.
- 常晓军
- 关键词:故国眷恋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