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小龙
- 作品数:2 被引量:39H指数:2
-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06例老年人残冠残根保存与修复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老年人残冠残根保留与修复的临床方法。方法根据老年人牙体缺损的程度,采用不同的术式进行修复。若残留的牙体组织有足够的抗力形与固位形,并且损坏未累及牙髓的患牙可直接行树脂充填术或嵌体修复术;若损坏已累及牙髓需先进行完善根管治疗后,再行桩核或冠修复。纵裂后牙钢丝结扎后行冠修复。若为前牙且开髓孔周围牙体组织完整,根管治疗后可直接行纤维桩核修复。当牙体组织大部分缺损,残留的牙体组织没有足够的抗力形与固位形的患牙需先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采用牙冠延长术、正畸牵引术或分根术予以保留。6 w后可行单冠、固定义齿、可摘局部义齿、固定-可摘联合义齿、附着体义齿或覆盖义齿修复。老年人重度磨耗的患牙可选择固定义齿修复或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结果 106例老年残冠残根的患者,修复后观察6个月~2年。成功100例、良好5例,失败1例,成功率为99%。结论根据老年人牙体缺损的程度,采用不同的保留术式和修复方法,最终可以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
- 郭灿灿王丹黄勤武段小龙赵兴起朱广海
- 关键词:残冠残根缺损修复
- 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在临床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29
- 2015年
- 目的探讨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经过完善牙周治疗并伴有牙列缺损的患者,使用德国vitallium2000制作的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并修复其缺损牙列。在修复后1、3、6、12个月复诊,对临床修复效果进行评价,并检查患者菌斑控制情况和牙周情况,记录治疗前及每次复诊时的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结果 PLI在治疗后1个月无统计学差异(P>0.05),3、6、12个月有统计学差异(P<0.05);GI在治疗后1、3、6个月无统计学差异(P>0.05),12个月有统计学差异(P<0.05);PD治疗后各次测量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在3个月对于可摘式恒久夹板的咀嚼功能、舒适度和发音均能达到7.5分,而对于其修复体的美观满意评分均在6分左右。结论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病例采用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技术修复,既可有效固定松动牙,使其牙周袋变浅,又可恢复咀嚼功能和提供较为舒适的修复体;每隔3~6个月1次的牙周维护治疗,是影响其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 段小龙王丹郭灿灿黄勤武
- 关键词:牙周病牙列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