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倩
- 作品数:5 被引量:134H指数:2
-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贵州省科技厅社会发展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刺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QoR-40量表被引量:21
- 2015年
- 目的采用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量表)评价针刺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妇科腹腔镜术患者60例,年龄20~60岁,体重指数18.5~28.0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对照组(C组)常规全麻;针刺组(Acu组)常规全麻+针刺处理。Acu组于切皮前和术毕即刻针刺双侧内关穴、合谷穴30min。分别于术前1d(T1)、术后24h(T2)和48h(T3)时采用QoR-40量表综合评价患者术后恢复质量;记录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记录补救镇痛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Acu组T2,3,时QoR-40量表总评分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升高,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和补救镇痛率降低(P〈0.05)。结论针刺可改善妇科腹腔镜术患者的术后早期恢复质量。
- 陈冰凝章放香张竞超方华赵倩刘承铭梁文通
- 关键词:针刺腹腔镜检查麻醉恢复期
- 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连续腰丛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被引量:112
- 2017年
- 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连续腰丛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65 ~ 85岁,体重50~71 kg,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0.5、1.0 μg/ml右美托咪定混合0.1%罗哌卡因组(D1组、D2组).麻醉方式采用腰丛-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术毕时开启连续腰丛神经阻滞镇痛泵,背景输注速率8 ml/h,PCA剂量4 ml,锁时30 min.D1组镇痛药液配方为0.5 μg/ml右美托咪定+0.1%罗哌卡因;D2组镇痛药液配方为1.0μg/ml右美托咪定+0.1%罗哌卡因,持续镇痛48 h,维持VAS评分≤3分.接自控静脉镇痛泵(含吗啡50 mg,0.9%氯化钠稀释至50 ml)作为爆发疼痛时的补救镇痛药,PCA剂量1 mg,锁时5 min,无背景输注.术后VAS评分>3分时,由患者自控优先使用神经阻滞泵,若15 min后无效则自控吗啡泵.记录镇痛有效例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D1组比较,D2组镇痛有效率升高、恶心呕吐及瘙痒发生率降低(P<0.05),2组均未见心动过缓、低血压、镇静过度、呼吸抑制、尿潴留和局部皮肤感染的发生.结论 1.0 μg/ml右美托咪定混合0.1%罗哌卡因连续腰丛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较好.
- 曾德亮章放香余相地赵倩彭晶许国琴
-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酰胺类神经传导阻滞腰骶丛
- 姜黄素对染锰BV2细胞活性及炎症因子TNF-α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姜黄素对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细胞)低、中、高剂量锰暴露后存活率及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经预实验筛选出锰浓度和处理时间以及姜黄素干预浓度。设置空白对照组,低、中、高染锰组,低锰+姜黄素(低、中、高)组、中锰+姜黄素(低、中、高)组、高锰+姜黄素(低、中、高)组。采用MTT法测定吸光度值,并计算各组细胞存活率。用ELISA法测定姜黄素干预染锰BV2细胞后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单纯染锰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01);低剂量染锰组的BV2细胞在低浓度的姜黄素干预后细胞活力未见明显增加(P>0.05),但中、高剂量的姜黄素干预后均能使BV2细胞活力显著增加(P<0.05);中、高剂量染锰组的BV2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进行干预后均能使细胞存活率显著增加,随姜黄素浓度的升高作用越明显,且各干预组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ELISA结果显示,染锰组TNF-α水平明显增高(P<0.001),姜黄素可显著降低染锰BV2细胞TNF-α的水平(P<0.001)。结论姜黄素能增加染锰BV2细胞的存活率且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姜黄素抑制染锰BV2细胞炎症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有关。
- 韦黎平赵才志赵倩杨力戴婷宋具鸿赵华
- 关键词:姜黄素锰细胞活性TNF-Α
- 异氟醚后处理的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 目的:通过观察异氟醚后处理对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异氟醚后处理的脑保护效应、后处理时间窗以及JNK信号通道在异氟醚后处理诱导脑保护中的作用。 方法:健...
- 赵倩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ASPASE-3蛋白脑组织保护
- 文献传递
- 异氟醚预处理通过上调海马AMPA受体GluR1亚基表达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学习记忆功能
- 2016年
- 目的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36只雄性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异氟醚预处理组,每组12只。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异氟醚预处理组每天吸入1.5%异氟醚1h,连续5d,末次预处理后24h制作MCAO模型。MCAO后24h时采用2,3,5.氯化二苯四氮唑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MCAO后1、3、7和14d时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modified Neurobgical Severity Score,mNSS);MCAO后9d时采用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学习记忆;14d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缺血侧海马组织谷氨酸受体1(glutamate receptor1,GluR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未见明显梗死灶,异氟醚预处理组大鼠梗死体积较脑缺血再灌注组显著缩小[(26.383±3.128)%对(19.107±1.661)%;P〈0.05]。假手术组未见神经功能缺损(0分),异氟醚预处理组MCAO后1、3、7和14d时mNSS评分较缺血再灌注组均显著降低[1d:(9.000±1.195)分对(11.500±1.414)分;3d:(6.625±1.407)分对(6.625±1.407)分;7d:(5.875±0.707)分对(7.375±1.407)分;14d:(3.375±1.187)分对(5.125±1.246)分;P均〈0.05]。水迷宫实验显示,异氟醚预处理组MCAO后1~5d时逃避潜伏期分别为(95.992±15.734)S、(70.949±14.708)S、(39.660±7.413)S、(22.692±5.778)S和(14.906±4.336)S,显著短于缺血再灌注组的(103.008±11.654)S、(94.705±14.709)S、(65.716±10.155)S、(35.240±8.553)S和(22.890±10.381)S(P均〈0.05)。异氟醚预处理组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为(4.556±1.333)次和(33.014±5.223)%,显著多于和高于脑缺�
- 罗云鹏章放香张竞超陈冰凝赵倩张伟晶
- 关键词:异氟醚神经保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