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越

作品数:14 被引量:182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肺癌
  • 4篇肺癌患者
  • 4篇癌患者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3篇病理
  • 2篇诊疗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肺肿瘤
  • 2篇病理类型
  • 1篇代谢
  • 1篇低龄
  • 1篇电话随访
  • 1篇胸水
  • 1篇胸水患者
  • 1篇炎症

机构

  • 14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

  • 14篇程越
  • 12篇李为民
  • 10篇周永召
  • 8篇刘丹
  • 8篇李镭
  • 7篇张立
  • 7篇周萍
  • 7篇余何
  • 6篇邱志新
  • 6篇景玉婷
  • 6篇宋娟
  • 5篇赵爽
  • 5篇李亚伦
  • 4篇何彦琪
  • 2篇陈勃江
  • 2篇刘青
  • 1篇伍林飞
  • 1篇王成弟
  • 1篇黄媚娟
  • 1篇田捷

传媒

  • 5篇2014中华...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医学信息学杂...
  • 1篇中华健康管理...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肿瘤影像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00
2017年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CB)作为常见的气道炎症,其发病机制涉及炎症反应及相关通路、氧化应激、黏液高分泌、气道表面脱水及气道重塑等多种方式,这些机制都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发展、慢性迁延等密切相关。其中炎症反应是CB发生发展的核心机制,除其他炎症相关因子包括肺泡表面活性蛋白、瘦素等参与外,炎症介质包括前列腺素类、激肽系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活化细胞内丝裂原蛋白激酶、蛋白酶激活受体等均在炎症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氧化应激为炎症反应的中心环节,黏液高分泌、气道表面脱水、气道重塑等则为炎症的继发表现,其机制的阐明均对CB管理及转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如何阐明各参与因素之间的关系,实现从基础研究向临床实践的转化,将成为现今一大课题。该文就慢性支气管炎相关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程越邱志新李为民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炎症机制氧化应激黏液高分泌气道重塑
828例肺癌并发胸水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宋娟李镭刘丹张立景玉婷程越邱志新余何周永召周萍李为民
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探讨初次诊断小细胞肺(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癌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12例初次诊断未经治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ROC曲线确定NLR的cutoff值。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获得患者生存情况等资料。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不同临床特征组间NLR水平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高低NLR组间患者总体生存时间比较采用Kaplan-Meier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所有检验均为双侧。结果患者NLR平均值为(3.88±2.54),其中高NLR组(NLR≥4.5)中患者32例,低NLR组中(NLR<4.5)患者80例。NLR在不同年龄、分期、血清ALB及LDH水平分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NLR组患者总体生存时间显著高于高NLR组(中位生存时间17月vs 10月,2=13.043,Log-Rank P=0.000)。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初诊患者NLR(HR1.658,95%CI 1.036-2.653 P=0.035)、年龄(HR:1.795,95%CI:1.163-2.771,P=0.008)及肿瘤分期(HR:2.535,95%CI:1.523-4.220,P=0.000)是SCLC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初次诊断小细胞肺癌的患者,临床采用NLR对评估患者的临床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黄燚刘丹李为民张立李镭余何李丹程越景玉婷周萍宋娟周永召甘云翠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预后
早期肺癌患者细胞及肿瘤相关因子表达研究
目的 肺癌早期诊断对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有极大的价值,本研究检测早期确诊的肺癌患者中多个细胞因子及肿瘤相关因子表达水平变化.材料与方法 抽取确诊的早期肺癌患者血样标本及健康对照标本(各2例),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提取RN...
张立李为民刘丹蒲丹李亚伦何彦琪李镭罗壮邱志新赵爽周永召景玉婷程越周萍宋娟余何
重症肺炎患者皮肤微生态中致病菌及致病风险明显增加
研究背景:长期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重症肺炎患者皮肤菌群严重紊乱,是院内相关继发感染的重要来源,但是关于此类患者皮肤菌群的二代测序研究还很少。研究方法:本研究纳入30例重症肺炎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收集皮肤拭子。
周永召李亚伦陆思芬程越伍林飞李为民
关键词:重症肺炎皮肤菌群致病菌
四川地区2008年-2013年3,663例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流行趋势分析被引量:14
2016年
背景与目的肺癌作为全球男女性中致死率最高的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些年来,各个地区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研究旨在分析四川地区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流行趋势,了解肺癌地区与时间分布特点及差异。方法收集2008年-2013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四川地区肺癌患者,分析川中、川南、川北、川西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流行趋势。结果纳入患者3,663例(川中2,378例,川南469例,川北584例,川西232例)。患者平均年龄59.6岁,各个地区患者平均年龄不同(P<0.001),以川中最大,为61.0岁。患者以男性为主(68.4%),不同地区患者男性构成比存在差异(P=0.014),以川北最高,为73.3%。此外,各个地区的病理类型构成比也存在差异(P=0.014),腺癌和鳞癌都在川西构成比最高,分别为57.8%和30.2%,小细胞癌则在川北构成比最高(19.9%)。2013年腺癌与鳞癌构成比较2008年均有所降低,早期肺癌及淋巴结转移构成比有所上升。此外,不同地区肺癌患者3年生存率不同(P=0.021),以川西最低,仅为13.6%,可能与该地区采用姑息治疗患者比率高相关。结论近六年于我院就诊的四川地区肺癌患者以川中为主,男性多见,中老年为甚,腺癌居多,且腺癌和鳞癌的构成比与六年前相比均有下降,早期肺癌及淋巴结转移构成比上升。不同地区肺癌患者的平均年龄、男性构成比、病理类型及3年生存率均有差异。
赵爽李镭邱志新程越景玉婷周永召李为民
关键词:肺肿瘤流行病学特征
304例低龄肺癌患者临床病例特征分析
景玉婷李为民张立刘丹何彦琪李亚伦邱志新赵爽李镭程越周永召余何周萍
6458例肺癌患者临床特征及诊疗现状分析被引量:29
2017年
目的归纳总结原发性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并了解其诊断、治疗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4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诊的6 458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病理分型与年龄、性别、TNM分期等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并归纳总结其诊断、治疗状况。结果 6 458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中男4 291例、女2 16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9.22岁,其中40岁以下者占5.1%(335例),50~70岁在各病理类型中均为高发年龄段,约占所有肺癌人群的61.1%;首诊时Ⅰ期患者仅10.5%(675例),绝大部分患者在首诊时即为Ⅳ期(53.3%)。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腺癌(3 523例,54.44%),其次为鳞癌(1 637例,25.35%)及小细胞肺癌(916例,14.18%)。在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及其他类型肺癌中,最主要的诊断方式均为纤支镜及手术等获取的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诊断;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为手术及化疗。结论近七年于我院就诊的原发性肺癌患者仍以中老年男性为主,腺癌居多;手术及纤支镜获取的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是最主要的诊断方式,而手术及化疗则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李镭刘丹张立周萍宋娟程越余何赵爽李为民
关键词:肺癌临床流行病学病理类型诊治现状
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的研究现状与挑战被引量:12
2022年
有效的筛查与早期诊断能显著改善肺癌的预后,减少肺癌死亡率.目前低剂量CT(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LDCT)是肺癌最主要的筛选方法.同时,肺癌自身抗体、人工智能等也被逐渐应用于临床肺癌的筛查与早期诊断.径向支气管内超声、虚拟导航等呼吸介入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早期肺癌的精准诊断.另外,新型技术,如液体活检、呼出气分析也有望为肺癌的筛查与早期诊断提供重要支持.然而,各种技术方法均有其局限性,优化组合可能是最佳选择.本文就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的研究现状与挑战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罗汶鑫杨澜王成弟周永召程越李亚伦陈勃江刘丹李为民
关键词:肺癌
基于影像组学的肺肿瘤良恶性预测
2018年
目的使用影像组学方法构建一个影像组学标签分类模型,对肺肿瘤良恶性进行分类预测。方法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80例怖肿瘤患者的CT影像学数据,分割肿瘤区域,提取肿瘤形状、大小、强化程度、纹理和小波变换共485个影像组学特征。利用Lasso算法筛选出与肿瘤良恶性鉴别最密切的组学特征,并使用Logistic回归构建诊断肿瘤良恶性的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来评估该影像组学标签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效能。结果选取3个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出影像组学标签,具有很好的预测分类效果。训练集的AUC为0870(95%CI:0760-0978J,灵敏度为0.870,特异度为0.818;验证集的AUC为0.853(95%CI:0.717-0.989),灵敏度为0.882,特异度为0.778。结论随着CT在临床诊断中的广泛使用,真有望成为辅助检测肿瘤良恶性的非侵入手段。
陈震东陈勃江方梦捷董迪甘芸翠程越朱信忠李为民李为民
关键词:肺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