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泽宇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篇导航
  • 1篇导航系统
  • 1篇地面沉降
  • 1篇地面沉降监测
  • 1篇应急监测
  • 1篇深基坑
  • 1篇数据处理
  • 1篇全球卫星
  • 1篇全球卫星导航
  • 1篇全球卫星导航...
  • 1篇卫星
  • 1篇卫星导航
  • 1篇卫星导航系统
  • 1篇基坑
  • 1篇非接触
  • 1篇非接触式
  • 1篇GB
  • 1篇IBI
  • 1篇INSAR技...
  • 1篇沉降

机构

  • 2篇北京市地质工...
  • 1篇长安大学

作者

  • 2篇刘智强
  • 2篇鲁泽宇
  • 1篇张双成
  • 1篇马静

传媒

  • 1篇城市地质
  • 1篇导航定位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北京市地面沉降监测高精度数据处理及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地面沉降是北京平原区最主要、影响面积最广泛且日趋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近年来地面沉降速率较大,累计沉降量不断增加,形成了多个沉降中心,沉降发育程度高的地区面积逐步增大。北京市早在2002年就开始建设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技术的监测系统,但随着北京城市的快速发展,一些监测点周边环境受到影响,势必会对监测成果精度产生一定影响。针对这个问题,简要介绍了北京市地面沉降监测项目,着重介绍了GNSS在北京市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包括地面沉降监测网的构成以及沉降监测数据处理方案。对北京市2020年的GNSS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及分析,结果显示基于GNSS得到的监测成果整体是可靠的,能够反映出北京市地面沉降发育的区域及发展态势。
曹炳强刘智强简程航鲁泽宇张双成罗强
关键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数据处理
非接触式GB-InSAR技术用于深基坑应急监测的可行性探讨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深基坑应急监测的需求,本文提出采用非接触式GB-In SAR技术,对已经发生较大位移的深基坑进行应急监测。介绍了GBIn SAR技术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监测方法,定量评价监测获取成像结果和干涉质量,采用设置角反射器为固定GCPs点的方法获取环境因素校正参数,消除湿度、温度、气压等环境因素造成大气折射的影响,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将基于GB-In SAR技术与全站仪监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其精度的可靠性,并进行深基坑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非接触式GB-In SAR技术,为深基坑快速、准确应急监测提供了一种新技术和新方法。
马静刘智强鲁泽宇安慧勇
关键词:深基坑应急监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