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骶尾部皮肤表现的脊髓拴系综合征74例临床分析 2018年 目的总结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患者骶尾部的皮肤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骶尾部皮肤表现的74例TCS患者的皮肤表现类型、就诊年龄、首诊原因及合并系统表现的情况。结果 74例患者中共有脂肪瘤50例、潜毛窦19例、脊髓脊膜膨出12例、脊膜膨出10例、血管瘤8例、皮赘2例、藏毛囊肿2例、脊髓表皮窦1例。其中一种表现39例、两种表现29例、三种表现6例。明显类33例、非明显类41例。以皮肤表现首诊者48例,其中皮肤肿物33例、血管瘤8例、皮肤凹陷6例、皮肤缺损1例。结论脊髓拴系综合征常合并骶尾部皮肤表现,且常为首发的单一症状,临床易忽视,臀沟不对称和血管瘤皮损为预示因素之一,早期识别并行神经系统相关检查,可以尽早诊断和治疗。 刘建中 李萍 唐鹏跃 李建红 罗珍 冯思航关键词:脊髓拴系综合征 皮肤表现 骶尾部 Hutchinson-Gilford早老综合征LMNA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报告1例Hutchinson—Gilford早老综合征,并进行分子遗传学诊断。方法提取1例Hutchinson—Gilford早老综合征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DNA,对LMNA基因11号外显子和侧翼序列进行测序,并以150例无关系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患者男,12月龄。出现躯干部紧张如硬皮病样改变、脱发,头皮静脉明显9个月。身高和体重低于同龄儿童平均值2个标准差。头部皮肤菲薄,头皮静脉清晰可见。躯干皮肤紧张变硬有光泽,干燥,少许细小脱屑,皮肤有斑点状色素加深和色素减退夹杂,鹅卵石样的皮肤硬化肥厚,下肢有皮下脂肪凹陷。x线片示指骨末端吸收。患儿LMNA基因11号外显子C.1824C〉T杂合点突变(dbSNP:m58596362),父母及健康人对照均未检测到该位点突变。结论LMNA基因11号外显子的c.1824C〉T突变为该例Hutchinson—Gilford早老综合征的发病原因。 阳芳 李乾 郑利雄 冯思航 房思宁 姚勇丰关键词:早衰 分子诊断技术 一种医疗护理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疗护理盘,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外壳的顶端设置有滑板,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一,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一,固定板一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二,固定板一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软垫,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 李丹 魏海琴 冯思航幼年黄色肉芽肿85例临床分析 2021年 回顾性分析85例经病理确诊的幼年黄色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85例患者中男54例,女31例,中位发病年龄为395天。60例患者(71%)为单发皮损,25例(29%)为多发皮损。皮损主要颜色为黄色(44例,52%)和红色(29例,34%)。85例患者共有108处皮损,其中位于头面部的皮损占31.5%(34/108)、躯干占34.2%(37/108)和四肢占28.7%(31/108)。黄色和红色皮损中更容易见到Touton巨细胞、以泡沫细胞为主的浸润和嗜酸粒细胞。85例患者均未发现系统受累。 唐鹏跃 李建红 冯进云 李丹 刘建中 罗珍 冯思航 朱思虹 石航 李萍关键词:黄色肉芽肿 幼年 大鼠胫神经损伤后远侧端髓鞘和轴索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大鼠胫神经损伤时远侧端髓鞘和轴突的再生速度。方法:大鼠54只,建立神经原位桥接动物模型,其中36只大鼠用于荧光示踪注射,根据缝合口神经远端荧光示踪剂注射点位置不同,分为10 mm组和30 mm组各18只,分别于术后4、8、12周三个时间点进行处理,每组每个时间点6只;其他18只大鼠用于髓鞘染色,分别于术后4、8、12周三个时间点进行处理。结果:术后8、12周,10 mm和30 mm组的L3~L6脊神经节内有荧光标记细胞,30 mm组明显少于10 mm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8、12周,患侧的损伤神经远侧端有大量排列有序的有髓神经纤维,10 mm组与30 m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 mm和30 mm组术后8、12周的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高于术后4周,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各时间点,患侧的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低于正常对照(健侧),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大鼠胫神经损伤后远侧端髓鞘和轴索生长速度不一致。 冯思航 冯登殿关键词:神经再生 髓鞘 轴索 神经元 婴儿纤维性错构瘤 被引量:4 2019年 报告1例婴儿纤维性错构瘤。患儿男,9个月,出生时发现右下肢屈侧一处暗红色斑块,无特殊不适,逐渐长大并增多。皮肤科检查:右小腿屈侧腘窝下可见2处暗红色斑块,表面光滑,靠近腘窝处皮损明显突出皮面,其上可见数根毛发,质韧,无触痛。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和皮下组织中有3种成分组成交叉排列,表现为成熟脂肪、致密呈束状排列的成纤维细胞,疏松间质中漩涡状排列的小圆形原始间叶细胞。诊断:婴儿纤维性错构瘤。行外科手术切除全部病灶,远期疗效随访中。 罗珍 李建红 冯思航 魏海琴 李丹 吴燕凤 刘汝静 李萍关键词:错构瘤 纤维性 婴儿 儿童丛状血管瘤5例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5例儿童丛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儿童丛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治疗转归,并复习了相关文献。结果:5例患者年龄4个月-1岁6个月,4例为出生后患病,1例为出生时即出现。皮损首发时常以鲜红或暗红的丘疹、斑块为主,质韧或硬,多发或单发,丘疹可逐渐融合成斑块,可有触痛。之后可逐渐进展,也可相对稳定。均未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及其他系统表现。1例皮损位于臀部的患者5年后出现跛行。部分病例尝试治疗但效果欠佳。结论:丛状血管瘤临床少见,易误诊为血管瘤、鲜红斑痣,需皮肤组织病理确诊。治疗无特效方法。 罗珍 李建红 刘建中 唐鹏跃 冯思航 李萍关键词:血管瘤 丛状 儿童 Ⅳ型Waardenburg综合征致病基因突变分析 2024年 目的报告1例Ⅳ型Waardenburg综合征(Waardenburg syndrome type 4,WS4)患儿并探讨其基因突变特点。方法采集先证者及其父母的临床资料和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全外显子组高通量测序技术筛查先证者致病基因,对先证者及其父母进行变异位点的Sanger测序验证。结果先证者SOX10基因4号外显子发生c.777del杂合突变(NM_006941.4),导致SOX10蛋白从第259位氨基酸开始发生移码(第259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转变为谷氨酸),到其后第27位氨基酸位置时终止[c.777del(p.D259Efs*27)]。先证者父母SOX10基因序列测序分析该位点无变异,因此患儿该位点为自发突变。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指南和ClinGen序列变异解释专家组对指南标准的应用建议,该变异为可能致病性(PVS1_Strong+PP4+PM2_Supporting)。结论SOX10基因移码突变c.777del(p.D259Efs*27)为新发现的突变,该杂合突变是此例患儿WS4的致病原因。 冯思航 姜北雪 陆炎 李建红 石莉 李萍 阳芳关键词:WAARDENBURG综合征 突变 Bart综合征3例 被引量:2 2017年 报告3例Bart综合征。患儿为2女1男。出生后2例女童表现为单侧从膝部至足背皮肤缺损,男童表现为双侧从膝部至足背皮肤缺损。3例患儿均采用保守治疗,缺损皮肤恢复良好。随访至今,3例患儿皮肤缺损处表现为色素减退样瘢痕。该文对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 罗珍 曾伟彬 罗均芬 冯思航 唐鹏跃 李萍关键词:先天性皮肤缺损 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临床和皮损表现特点。结果 20例患者首发有皮损11例(55.00%)、骨损害所致骨骼痛或皮下包块6例(30.00%)、淋巴结肿大2例(10.00%)、尿崩症1例(5.00%)。表现为单系统受累4例(20.00%),多系统受累16例(80.00%)(其中14例<2岁);风险器官受累11例(55.00%);死亡1例(5.00%)。15例(75.00%)患者有皮肤损害,均合并系统受累,躯干、头面部最常见。皮疹主要表现为丘疹、斑块、结节和脂溢性湿疹样损害两类。皮损发生年龄最早1个月,最晚11岁6个月,12例在1岁以前出现。结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皮肤表现多样,早期容易误诊。2岁以下儿童易发生多系统和风险器官受累,预后差。 李建红 李萍 唐鹏跃 罗珍 冯思航 刘建中关键词: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