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极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协和医院青年科研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刺激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癌
  • 2篇胰腺癌患者
  • 2篇深部脑刺激
  • 2篇深部脑刺激法
  • 2篇全身
  • 2篇全身型
  • 2篇腺癌
  • 2篇脑刺激
  • 2篇脑深部
  • 2篇脑深部电刺激
  • 2篇结局影响
  • 2篇患病
  • 2篇患病率
  • 2篇肌肉
  • 2篇肌张力
  • 2篇肌张力障碍
  • 2篇癌患者
  • 1篇电刺激术

机构

  • 6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6篇付极
  • 3篇李卓
  • 3篇于康
  • 3篇王方
  • 2篇万新华
  • 2篇王任直
  • 2篇王琳
  • 2篇马文斌
  • 2篇窦万臣
  • 2篇杨英麦
  • 2篇郭毅
  • 2篇李春微
  • 1篇林国乐

传媒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健康管理...
  • 1篇中华临床营养...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脑深部电刺激系统治疗全身型肌张力障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国产脑深部电刺激(DBS)系统治疗全身型肌张力障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7月至2016年9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应用国产DBS系统治疗的20例全身型肌张力障碍患者,其中原发性13例,继发性7例。其中10例以苍白球内侧部(GPi)为DBS靶点(GPi—DBS组),另10例以丘脑底核(STN)为DBS靶点(STN—DBS组)。分别于术前,术后3、6、12个月采用Burke—Fahn—Marsden肌张力障碍运动评分量表(BFMDRS—M)和功能障碍评分量表(BFMDRS—D)评估患者的运动和功能障碍情况,计算术后12个月的评分改善率,评价国产DBS系统治疗全身型肌张力障碍的有效性。比较GPi.DBS组和STN—DBS组的评分改善情况及其刺激参数。结果原发性和继发性全身型肌张力障碍患者术后12个月的BFMDRS—M评分改善率(中位数)分别为86.1%和43.9%,BFMDRS—D评分改善率(中位数)分别为66.7%和4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GPi—DBS和STN—DBS治疗全身型肌张力障碍有效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Pi—DBS组的刺激电压、频率、波幅均显著高于STN—DBS组(均尸〈0.05)。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20例患者中,仅2例在程控中出现异动,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国产DBS系统能明显改善全身型肌张力障碍患者的症状,其治疗安全、有效。
付极窦万臣万新华王琳杨英麦郭毅马文斌王任直
关键词:深部脑刺激法
肌肉衰减症在胰腺癌患者的患病率及其对临床结局影响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肌肉衰减症在胰腺癌患者中的患病率及其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自建库至2020年10月26日的关于肌肉衰减症在胰腺癌患者的患病率及其对临床结局影响的研究。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采用NOS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评价文献质量。首要结局指标为总体生存期;次要结局指标包括胰瘘、重大并发症和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0 d内死亡及住院时间等。结果:共纳入18项高质量队列研究(亚洲12篇、欧洲1篇、北美洲5篇),共计4346例研究对象。肌肉衰减症以身高校正的第三腰椎平面骨骼肌指数、双侧腰大肌面积指数,或身高校正的四肢骨骼肌指数进行诊断。胰腺癌患者肌肉衰减症的平均患病率为42%(95%CI=32%~53%)。与非肌肉衰减症比较,肌肉衰减症患者总体生存期缩短(HR=1.62,95%CI=1.34~1.95,P<0.01)。胰瘘(RR=0.86,95%CI=0.58~1.28,P=0.459),住院时长(标准化均值差=0.02,95%CI=-0.12~0.16,P=0.743),重大并发症(RR=0.95,95%CI=0.79~1.15,P=0.604),术后30 d死亡发生率(RR=1.39,95%CI=0.42~4.59,P=0.590),总体并发症发生率(RR=1.00,95%CI=0.88~1.12,P=0.962)在肌肉衰减症组和非肌肉衰减症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胰腺癌患者肌肉衰减症患病率较高。伴肌肉衰减症的胰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期缩短。
聂小栋于康李卓付极王方李春微
关键词:胰腺癌患病率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对临床结局、副反应的影响及成本效果分析被引量:16
2021年
目的:探讨营养状况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临床结局、治疗副反应和成本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北京协和医院2018年5月1日至9月1日同步放化疗宫颈癌患者。根据判定标准将患者分为营养异常和营养正常两组分别为81例和94例,记录血常规、肝功能及相关治疗和营养支持费用;观察两组呕吐、腹泻、骨髓抑制、感染等发生率;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及临床结局。结果:与营养正常组比较,营养异常组感染率(27.2%比14.9%,χ^(2)=4.007,P=0.045)、骨髓抑制发生率(86.4%比69.1%,χ^(2)=7.36,P=0.007)、骨髓抑制治疗费用[324.0(164.2~648.0)比587.8(243.6~1728.0),Z=2.698,P=0.007]和治疗成本[(71.4(45.2~123.7)比85.1(57.0~198.9),Z=1.994,P=0.030)]均显著升高。临床结局不佳者也显著多于营养正常组(29.6%比8.5%,χ^(2)=12.987,P<0.001)。仅7.2%患者曾就诊营养门诊,营养干预比例极低。结论:同步放化疗宫颈癌患者存在较高比例的营养异常。营养异常患者感染、骨髓抑制等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成本更高,临床结局更差。
付极于康王方李卓聂小栋
关键词:宫颈癌同步放化疗营养状态副反应
肌肉衰减症及肌肉衰减型肥胖在胰腺癌患者的患病率及其对临床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探讨肌肉衰减症和肌肉衰减型肥胖在胰腺癌患者的患病率及其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 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自建库至2020年12月11的关于肌肉衰减症和肌肉衰减型肥胖在胰腺癌患者的患病率及其...
聂小栋于康李卓付极王方李春微
关键词:胰腺癌
分子诊断技术在结直肠癌个体化精准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6年
精准治疗,是指以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为患者定制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结直肠癌作为一种高发癌症.手术效果和化疗药物使用均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基因组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让我们进一步理解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并通过分子诊断技术。对患者的预后和化疗药物反应进行分析,从而指导临床治疗。结直肠癌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异质性,本文将介绍这一领域的新发现。遗传异质性方面主要包括微卫星不稳定(MSI)表型的分子机制与临床表现和化疗反应之间的关系;高突变亚型和零星突变与特殊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本文还将梳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RAS、P13K/AKT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方面研究的新进展,以及通过与之相关的分子诊断筛选患者接受靶向治疗取得更佳疗效方面的经验。并介绍检测循环肿瘤DNA(ctDNA)这一技术手段,帮助识别高危复发患者,提示化疗耐药风险;还通过动态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基因变化.进一步揭示肿瘤耐药的机制。
付极林国乐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分子诊断技术微卫星不稳定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儿童全身型肌张力障碍的疗效分析
2019年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儿童全身型肌张力障碍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7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采用DBS治疗的儿童全身型肌张力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2例。基因检测显示5例为DYT-1型,1例为DYT-6型,6例为特发型。所有患儿术前均行头颅MRI磁敏感加权成像定位靶点。采用Burke-Fahn-Marsden肌张力障碍评分量表(BFMDRS)评估患儿的临床疗效。另纳入12例该院数据库中性别、基因型等匹配的成人全身型肌张力障碍患者。对比分析儿童与成人患者苍白球内侧部(GPi)解剖位置的差异,评估手术的可行性。结果所有患儿均成功植入电极,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12~47(19.8±9.6)个月。术后3个月、1年的BFMDRS中位数分别为15.5(10~50)、12.5(4~48)分,与术前的49.0(28~103)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3个月、1年BFMDRS的改善率分别为(60.3±17.7)%(34.9%~84.6%)、(68.9±15.6)%(38.5%~93.8%)。儿童组的前联合-后联合(AC-PC)的距离为(23.0±1.1)mm(20.9~24.7 mm),成人组为(23.6±1.0)mm(22.0~25.6 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1);儿童组GPi距颅骨外板的距离为(74.5±5.1)mm(65.5~82.8 mm),成人组为(77.1±3.1)mm(71.8~84.0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剔除儿童组年龄最小的2例患儿(4.8岁、5.7岁),>8岁的10例患儿GPi距颅骨外板的距离为(75.5±4.7)mm(70.0~82.8 mm),与成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0)。结论初步研究结果提示,DBS治疗可以改善病因明确的儿童全身型肌张力障碍患儿的临床症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8岁患儿的GPi解剖位置与成人相比差异不大,但患儿长期预后和电极移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仍需进一步随访研究。
付极窦万臣万新华王琳杨英麦郭毅马文斌王任直
关键词:肌张力障碍儿童深部脑刺激法全身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